《農民》第一部於一八三四年著手寫作,斷斷續續寫了十年之久。最初設想的篇名是「一有地,爭戰起」(即後來第一章的標題),主題是農民對抗封建主的鬥爭。一八三五年,作家又擬以「大地主」為題,描寫大地主與資產階級之間的鬥爭,最後決定將兩個主題合併,篇名改為《農民》。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三日至二十一日,《農民》第一部在《新聞報》上連載,劃分為十三章。巴爾札克原計劃於一八四五年完成第二部,後來卻投入《貝姨》和《邦斯舅舅》的寫作,《農民》第二部從此擱淺。直至一八四七年,在《新聞報》主編吉拉爾丹的催逼下,才交出第二部的前四章。一八五〇年,巴爾札克去世,韓斯卡夫人根據他的手稿續成後六章,於一八五五年四月一日至六月十五日在《巴黎雜誌》上連載,同年由波泰書屋出版。
《農民》是《人間喜劇·鄉村生活場景》中最有深度的一部作品,也是巴爾札克自稱他「決心要寫的作品中最艱巨的一部」。雖然是一部未竟之作,卻已相當深刻地揭示了法國大革命以後農村中錯綜複雜的階級矛盾,準確地刻畫了各個階級之間,特別是資產階級和貴族之間的殊死鬥爭。作者不無遺憾地寫出這場惡鬥不可避免地以貴族莊園經濟的慘敗告結束,艾格莊的土地終於被分割成小塊出售;另一方面也極有見地地指出農民只是表面上取得了勝利,真正的勝利者卻是資產階級,因為農民在取得土地的同對,又陷入了高利貸及其他剝削形式的蛛網之中,小農經濟畢竟不能使農民擺脫貧困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