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史籍 >
隋書
作者:魏徵 主編

  《隋書》共85卷,其中帝紀5卷、志30卷、列傳50卷。記載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共38年歷史。《隋書》是現存最早的隋史專著,也是修史水平較高的史籍之一。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陳、北齊、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議。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編修,但數年過後,仍未成書。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總知其務」,並主編《隋書》。參加隋書編修的還有顏師古、孔穎達、許敬宗等人。貞觀十年(636年),隋書的帝紀、列傳和其他四朝史同時完成,合稱「五代史」。
封面
原書目錄
高祖紀·楊堅 (2) (3) (4) (5)
煬帝紀·楊廣 (2) (3) (4)
恭帝紀·楊侑
禮儀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音樂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律志 (2) (3) (4) (5)
曆志 (2) (3) (4) (5) (6) (7) (8) (9) (10) (11)
天文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五行志 (2) (3) (4) (5) (6) (7) (8)
食貨志 (2) (3)
刑法志 (2) (3)
百官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理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經籍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後妃列傳
李穆李渾李詢李崇李敏傳
梁睿傳
劉昉傳
鄭譯傳
柳裘傳
皇甫績韋紘傳
盧賁傳
于義于宣道于宣敏傳
陰壽陰世師陰骨儀傳
竇榮定傳
元景山傳
源雄傳
豆盧勣豆盧毓勣豆盧通傳
賀若誼傳
梁士彥梁剛梁默傳
宇文忻傳
王誼傳
元諧傳
王世積傳
虞慶則傳
元胄傳
高熲傳
蘇威蘇夔傳
李德林李百藥傳 (2)
河間王弘(子慶)傳
楊處綱傳
楊子崇傳
觀德王雄(弟達)傳
滕穆王瓚(嗣王綸)傳
道悼王靜傳
衛昭王爽(嗣王集)傳
蔡王智積傳
文四子傳 (2)
趙煚傳
趙芬傳
楊尚希傳
長孫平傳
元暉傳
韋師傳
楊異傳
蘇孝慈蘇沙羅傳
李雄傳
張煚、劉仁恩、郭均、馮世基、厙狄颭傳
韋世康韋洸韋藝韋沖韋壽傳
柳機柳述柳旦柳肅柳雄亮柳謇之柳昂柳調傳
楊素楊約楊文思楊文紀傳 (2) (3)
牛弘傳 (2)
宇文慶傳
李禮成傳
元孝矩元褒傳
郭榮傳
龐晃傳
李安傳
長孫覽長孫熾長孫晟傳 (2)
韓擒虎韓僧壽韓洪傳
賀若弼傳
達奚長儒傳
賀婁子幹傳
史萬歲傳
劉方、馮昱、王璟、李充、楊武通、陳永貴、房兆傳
王長述傳
李衍傳
伊婁謙傳
田仁恭傳
元亨傳
杜整傳
李徹傳
崔彭傳
杜彥傳
高勱傳
爾朱敞傳
周搖傳
獨孤楷傳
乞伏慧傳
張威傳
和洪傳
侯莫陳穎傳
盧愷傳
令狐熙傳
薛胄傳
宇文弼傳
張衡傳
楊汪傳
盧思道盧昌衡傳
李孝貞傳
薛道衡薛孺傳
明克讓傳
魏澹傳
陸爽侯白傳
杜台卿傳
辛德源傳
柳䛒傳
許善心傳
李文博傳
煬三子傳
崔仲方傳
于仲文于顗於璽傳
段文振傳
宇文述雲定興傳
郭衍傳
王韶傳
元岩傳
劉行本傳
梁毗傳
柳彧傳
趙綽傳
裴肅傳
樊子蓋傳
史祥傳
元壽傳
楊義臣傳
衛玄傳
劉權傳
李圓通傳
陳茂傳
張定和傳
張奫傳
麥鐵杖傳
沈光傳
來護兒傳
魚俱羅傳
陳棱傳
王辯斛斯萬善傳
周羅睺傳
周法尚傳
李景傳
慕容三藏傳
薛世雄傳
王仁恭傳
權武傳
吐萬緒傳
董純傳
趙才傳
李諤傳
鮑宏傳
裴政傳
柳莊傳
源師傳
郎茂傳
高構傳
張虔威傳
榮毗榮建緒傳
陸知命傳
房彥謙傳
虞世基傳
裴蘊傳
裴矩傳
宇文愷傳
閻毗傳
何稠、劉龍、黃亙、黃袞傳
王劭傳
袁充傳
楊玄感傳
李子雄傳
趙元淑傳
斛斯政傳
劉元進傳
李密傳
裴仁基傳
誠節傳 (2) (3)
孝義傳
循吏傳 (2)
酷吏傳 (2)
儒林傳 (2) (3)
文學傳 (2) (3)
隱逸傳 (2)
藝術傳 (2) (3)
外戚傳
列女傳 (2) (3)
東夷傳 (2)
南蠻傳
西域傳 (2) (3)
北狄傳 (2) (3)
逆臣傳序
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馬德戡裴虔通傳
王世充傳
段達傳
宋本原跋

返回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