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隋書 | 上頁 下頁
經籍志(9)


  《論語》十卷鄭玄注。梁有《古文論語》十卷,鄭玄注;又王肅、虞翻、譙周等注《論語》各十卷。亡。
  《論語》九卷鄭玄注,晉散騎常侍虞喜贊。
  《集解論語》十卷何晏集。
  《集注論語》六卷晉八卷,晉太保衛瓘注。梁有《論語補闕》二卷,宋明帝補衛瓘闕,亡。
  《論語集義》八卷晉尚書左中兵郎崔豹集。梁十卷。
  《論語》十卷晉著作郎李充注。
  《集解論語》十卷晉廷尉孫綽解。梁有盈氏及孟整注《論語》各十卷,亡。
  《集解論語》十卷晉兗州別駕江熙解。
  《論語》七卷盧氏注。梁有晉國子博士梁覬、益州刺史袁喬、尹毅、司徒左長史張憑及陽惠明、宋新安太守孔澄之、齊員外郎虞遐及許容、曹思文注,釋僧智略解,梁太史叔明集解,陶弘景集注《論語》各十卷;又《論語音》二卷,徐邈等撰。亡。
  《論語難鄭》一卷梁有《古論語義注譜》一卷,徐氏撰;《論語隱義注》三卷,《論語義注》三卷。亡。
  《論語難鄭》一卷
  《論語標指》一卷司馬氏撰。
  《論語雜問》一卷
  《論語孔子弟子目錄》一卷鄭玄撰。
  《論語體略》二卷晉太傅主簿郭象撰。
  《論語旨序》三卷晉衛尉繆播撰。
  《論語釋疑》三卷王弼撰。
  《論語釋》一卷張憑撰。
  《論語釋疑》十卷晉尚書郎欒肇撰。梁有《論語釋駁》三卷,王肅撰;《論語駁序》二卷,欒肇撰;《論語隱》一卷,郭象撰;《論語藏集解》一卷,應琛撰;《論語釋》一卷,曹毗撰;《論語君子無所爭》一卷,庾亮撰;《論語釋》一卷,李充撰;《論語釋》一卷,庾翼撰;《論語義》一卷,王濛撰;又蔡系《論語釋》一卷,張隱《論語釋》一卷,郤原《通鄭》一卷,王氏《修鄭錯》一卷,薑處道《論釋》一卷。亡。

  《論語別義》十卷範暠撰。梁有《論語疏》八卷,宋司空法曹張略等撰;《新書對張論》十卷,虞喜撰。
  《論語義疏》十卷褚仲都撰。
  《論語義疏》十卷皇侃撰。
  《論語述義》十卷劉炫撰。
  《論語義疏》八卷
  《論語講疏文句義》五卷徐孝克撰,殘缺。
  《論語義疏》二卷張沖撰。梁有《論語義注圖》十二卷,亡。

  《孔叢》七卷陳勝博士孔鮒撰。梁有《孔志》十卷,梁太尉參軍劉被撰,亡。
  《孔子家語》二十一卷王肅解。梁有《當家語》二卷,魏博士張融撰,亡。
  《孔子正言》二十卷梁武帝撰。

  《爾雅》三卷漢中散大夫樊光注。梁有漢劉歆,犍為文學、中黃門李巡《爾雅》各三卷,亡。
  《爾雅》七卷孫炎注。
  《爾雅》五卷郭璞注。
  《集注爾雅》十卷梁黃門郎沈琁注。
  《爾雅音》八卷秘書學士江漼撰。梁有《爾雅音》二卷,孫炎、郭璞撰。
  《爾雅圖》十卷郭璞撰。梁有《爾雅圖贊》二卷,郭璞撰,亡。
  《廣雅》三卷魏博士張揖撰。梁有四卷。
  《廣雅音》四卷秘書學士曹憲撰。
  《小爾雅》一卷李軌略解。

  《方言》十三卷漢揚雄撰,郭璞注。
  《釋名》八卷劉熙撰。
  《辯釋名》一卷韋昭撰。

  《五經音》十卷徐邈撰。
  《五經正名》十二卷劉炫撰。
  《白虎通》六卷
  《五經異義》十卷後漢太尉祭酒許慎撰。
  《五經然否論》五卷晉散騎常侍譙周撰。
  《五經拘沈》十卷晉高涼太守楊方撰。
  《五經大義》三卷戴逵撰。梁有《通五經》五卷,王氏撰;《五經諮疑》八卷,周楊撰;《五經異同評》一卷,賀緌撰;《五經秘表要》三卷。亡。
  《五經大義》十卷後周縣伯中大夫樊文深撰。
  《經典大義》十二卷沈文阿撰。
  《五經大義》五卷何妥撰。
  《五經通義》八卷梁九卷。
  《五經義》六卷梁七卷。梁又有《五經義略》一卷,亡。
  《五經要義》五卷梁十七卷,雷氏撰。
  《五經析疑》二十八卷邯鄲綽撰。
  《五經宗略》二十三卷元延明撰。
  《五經雜義》六卷孫暢之撰。
  《長春義記》一百卷梁簡文帝撰。

  《大義》九卷
  《游玄桂林》九卷張譏撰。
  《六經通數》十卷梁舍人鮑泉撰。
  《七經義綱》二十九卷樊文深撰。
  《七經論》三卷樊文深撰。
  《質疑》五卷樊文深撰。
  《經典玄儒大義序錄》二卷沈文阿撰。
  《玄義問答》二卷
  《六藝論》一卷鄭玄撰。
  《聖證論》十二卷王肅撰。
  《鄭志》十一卷魏侍中鄭小同撰。
  《鄭記》六卷鄭玄弟子撰。
  《諡法》三卷劉熙撰。
  《諡法》十卷特進、中軍將軍沈約撰。
  《諡法》五卷梁太府卿賀緌撰。
  《江都集禮》一百二十六卷

  右七十三部,七百八十一卷。通計亡書,合一百一十六部,一千二十七卷。

  《論語》者,孔子弟子所錄。孔子既敘六經,講於洙、泗之上,門徒三千,達者七十。其與夫子應答,及私相講肄,言合於道,或書之於紳,或事之無厭。仲尼既沒,遂緝而論之,謂之《論語》。漢初,有齊、魯之說。其齊人傳者二十二篇,魯人傳者二十篇。齊則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宗畸、御史大夫貢禹、尚書令五鹿充宗、膠東庸生。魯則常山都尉龔奮、長信少府夏侯勝、韋丞相節侯父子、魯扶卿、前將軍蕭望之、安昌侯張禹,並名其學。張禹本授《魯論》,晚講《齊論》,後遂合而考之,刪其煩惑。除去《齊論·問王》、《知道》二篇,從《魯論》二十篇為定,號《張侯論》,當世重之。周氏、包氏為之章句,馬融又為之訓。又有古《論語》,與《古文尚書》同出,章句煩省,與《魯論》不異,唯分《子張》為二篇,故有二十一篇。孔安國為之傳。漢末,鄭玄以《張侯論》為本,參考《齊論》、古《論》而為之注。魏司空陳群、太常王肅、博士周生烈,皆為義說。吏部尚書何晏又為集解。是後諸儒多為之注,《齊論》遂亡。古《論》先無師說,梁、陳之時,唯鄭玄、何晏立于國學,而鄭氏甚微。周、齊,鄭學獨立。至隋,何、鄭並行,鄭氏盛於人間。其《孔叢》、《家語》,並孔氏所傳仲尼之旨。《爾雅》諸書,解古今之意,並五經總義,附於此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