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隋書 | 上頁 下頁
音樂志(9)


  皇帝初獻黃帝,奏《雲門舞》:

  三光儀錶正,四氣風雲同。戊己行初曆,黃鐘始變宮。平琮禮內鎮,陰管奏司中。齋壇芝曄曄,清野桂馮馮。夕牢芬六鼎,安歌韻八風。神光乃超忽,佳氣恆蔥蔥。

  皇帝初獻配帝,奏舞:

  四時鹹一德,五氣或同論。猶吹鳳凰管,尚對梧桐園。器圜居土厚,位總配神尊。始知今奏樂,還用我《雲門》。

  皇帝初獻白帝,奏《雲門舞》:

  肅靈兌景,承配秋壇。雲高火落,露白蟬寒。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獸霜輝,祥禽雪映。司藏肅殺,萬保鹹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皇帝初獻配帝,奏舞:

  金行秋令,白帝朱宣。司正五雉,歌庸九川。執文之德,對越彼天。介以福祉,君子萬年。

  皇帝初獻黑帝,奏《雲門舞》:

  北辰為政玄壇,北陸之祀員官。宿設玄圭浴蘭,坎德陰風禦寒。次律將回窮紀,微陽欲動細泉。管猶調于陰竹,聲未入於春弦。待歸余於送曆,方履慶於斯年。

  皇帝初獻配帝,奏舞:

  地始坼,虹始藏。服玄玉,居玄堂。沐蕙氣,浴蘭湯。匏器潔,水泉香。陟配彼,福無疆。君欣欣,此樂康。

  宗廟歌辭:

  皇帝入廟門,奏《皇夏》:

  肅肅清廟,嚴嚴寢門。欹器防滿,金人戒言。應懸鼓,崇牙樹羽。階變升歌,庭紛象舞。閑安象設,緝熙清奠。春鮪初登,新萍先薦。僾然入室,儼乎其位。悽愴履之,非寒之謂。

  降神奏《昭夏》:

  永惟祖武,潛慶靈長。龍圖革命,鳳曆歸昌。功移上墋,德耀中陽。清廟肅肅,猛虡煌煌。曲高大夏,聲和盛唐。牲牷蕩滌,蕭合聲香。和鑾戾止,振鷺來翔。永敷萬國,是則四方。

  俎入,皇帝升階,奏《皇夏》:

  年祥辯日,上協龜言。奉酎承列,來庭駿奔。雕禾飾斝,翠羽承樽。敬殫如此,恭惟執燔。

  皇帝獻皇高祖,奏《皇夏》:

  慶緒千重秀,鴻源萬里長。無時猶戢翼,有道故韜光。盛德必有後,仁義終克昌。明星初肇慶,大電久呈祥。

  皇帝獻皇曾祖德皇帝,奏《皇夏》:

  克昌光上烈,基聖穆西籓。崇仁高涉渭,積德被居原。帝圖張往跡,王業茂前尊。重芬德陽廟,疊慶壽陵園。百靈光祖武,千年福孝孫。

  皇帝獻皇祖太祖文皇帝,奏《皇夏》:

  雄圖屬天造,宏略遇群飛。風雲猶聽命,龍躍遂乘機。百二當天險,三分拒樂推。函谷風塵散,河陽氛霧晞。濟弱淪風起,扶危頹運歸。地紐崩還正,天樞落更追。原祠乍超忽,畢隴或綿微。終封三尺劍,長卷一戎衣。

  皇帝獻文宣皇太后,奏《皇夏》:

  月靈興慶,沙祥發源。功參禹跡,德贊堯門。言容典禮,褕狄徽章。儀形溫德,令問昭陽。日月不居,歲時宛晚。瑞雲纏心,閟宮惟遠。

  皇帝獻閔皇帝,奏《皇夏》:

  龍圖基代德,天步屬艱難。謳歌還受瑞,揖讓乃登壇。升與芒刺重,入位據關寒。卷舒雲氾濫,遊揚日浸微。出鄭終無反,居桐竟不歸。祀夏今惟舊,尊靈諡更追。

  皇帝獻明皇帝,奏《皇夏》:

  若水逢降君,窮桑屬惟政。丕哉馭帝籙,鬱矣當天命。方定五雲官,先齊八風令。文昌氣似珠,太史河如鏡。南宮學已開,東觀書還聚。文辭金石韻,毫翰風飆豎。清室桂馮馮,齋房芝詡詡。甯思玉管笛,空見靈衣舞。

  皇帝獻高祖武皇帝,奏《皇夏》:

  南河吐雲氣,北斗降星神。百靈鹹仰德,千年一聖人。書成紫微動,律定鳳凰馴。六軍命西土,甲子陳東鄰。戎衣此一定,萬里更無塵。煙雲同五色,日月並重輪。流沙既西靜,盤木又東臣。凱樂聞朱雁,鐃歌見白麟。今為六代祀,還得九疑賓。

  皇帝還東壁,飲福酒,奏《皇夏》:

  禮殫裸獻,樂極休成。長離前掞,宗祀文明。縮酌浮蘭,澄罍合鬯。磬折禮容,旋回靈貺。受厘徹俎,飲福移樽。惟光惟烈,文子文孫。

  皇帝還便坐,奏《皇夏》:

  庭闋四始,筵終三薦。顧步階墀,徘徊餘奠。六龍矯首,七萃警途。鼓移行漏,風轉相烏。翼翼從事,綿綿四時。惟神降嘏,永言保之。

  太祖輔魏之時,高昌款附,乃得其伎,教習以備饗宴之禮。及天和六年,武帝罷掖庭四夷樂。其後帝娉皇后于北狄,得其所獲康國、龜茲等樂,更雜以高昌之舊,並于大司樂習焉。採用其聲,被于鐘石,取《周官》制以陳之。

  明帝武成二年,正月朔旦,會群臣於紫極殿,始用百戲。武帝保定元年,詔罷之。及宣帝即位,而廣召雜伎,增修百戲。魚龍漫衍之伎,常陳殿前,累日繼夜,不知休息。好令城市少年有容貌者,婦人服而歌舞相隨,引入後庭,與宮人觀聽。戲樂過度,遊幸無節焉。

  武帝以梁鼓吹熊羆十二案,每元正大會,列於懸間,與正樂合奏。宣帝時,革前代鼓吹,制為十五曲。第一,改漢《朱鷺》為《玄精季》,言魏道陵遲,太祖肇開王業也。第二,改漢《思悲翁》為《征隴西》,言太祖起兵,誅侯莫陳悅,掃清隴右也。第三,改漢《艾如張》為《迎魏帝》,言武帝西幸,太祖奉迎,宅關中也。第四,改漢《上之回》為《平竇泰》,言太祖擁兵討泰,悉擒斬也。第五,改漢《擁離》為《複恆農》,言太祖攻複陝城,關東震肅也。第六,改漢《戰城南》為《克沙苑》,言太祖俘斬齊十萬眾于沙苑,神武脫身至河,單舟走免也。第七,改漢《巫山高》為《戰河陰》,言太祖破神武於河上,斬其將高敖曹、莫多婁貸文也。第八,改漢《上陵》為《平漢東》,言太祖命將平隨郡安陸,俘馘萬計也。第九,改漢《將進酒》為《取巴蜀》,言太祖遣軍平定蜀地也。第十,改漢《有所思》為《拔江陵》,言太祖命將擒蕭繹,平南土也。第十一,改漢《芳樹》為《受魏禪》,言閔帝受終於魏,君臨萬國也。第十二,改漢《上邪》為《宣重光》,言明帝入承大統,載隆皇道也。第十三,改漢《君馬黃》為哲皇出,言高祖以聖德繼天,天下向風也。第十四,改漢《稚子班》為《平東夏》,言高祖親率六師破齊,擒齊主於青州,一舉而定山東也。第十五,改古《聖人出》為《擒明徹》,言陳將吳明徹侵軼徐部,高祖遣將盡俘其眾也。宣帝晨出夜還,恆陳鼓吹。嘗幸同州,自應門至赤岸,數十里間,鼓樂俱作。祈雨仲山還,令京城士女於衢巷奏樂以迎之。公私頓敝,以至於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