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隋書 | 上頁 下頁 |
禮儀志(17) |
|
壯武、勇、烈、猛、銳、威、毅、志、意、力等十壯將軍,驍雄、桀、猛、烈、武、勇、銳、名、勝、迅等十驍將軍,雄猛、威、明、烈、信、武、勇、毅、壯、健等十雄將軍,並銀章羔鈕,青綬,獸頭鞶,武冠,朝服。 忠勇、烈、猛、銳、壯、毅、捍、信、義、勝等十忠將軍,明智、略、遠、勇、烈、威、勝、進、銳、毅等十明將軍,光烈、明、英、遠、勝、銳、命、勇、武、野等十光將軍,飆勇、猛、烈、銳、奇、決、起、略、勝、出等十飆將軍,並銀章鹿鈕,青綬,獸頭鞶,武冠,朝服。 龍驤、武視、雲旗、風烈、電威、雷音、馳、銳、進銳、羽騎、突騎、折衝、冠武、和戎、安壘、起猛、英果、掃虜、掃狄、武銳、摧鋒、開遠、略遠、貞威、決勝、清野、堅銳、輕銳、拔山、雲勇、振旅等三十號將軍,銀印菟鈕,青綬,獸頭鞶,朝服,武冠。 超武、鐵騎、樓船、宣猛、樹功、克狄、平虜、棱威、戎昭、威戎、伏波、雄戟、長劍、衝冠、雕騎、佽飛、勇騎、破敵、克敵、威虜、前鋒、武毅、開邊、招遠、全威、破陣、蕩寇、殄虜、橫野、馳射等三十號將軍,銅印環鈕,墨綬,獸頭鞶,朝服,武冠。並左十二件將軍,除並假給章印綬,板則止朱服、武冠而已。其勳選除,亦給章印。 建威、牙門、期門已下諸將軍,並銅印環鈕,墨綬,獸頭鞶,朱服,武冠。板則無印綬,止冠服而已。其在將官,以功次轉進,應署建威已下諸號,不限板除,悉給印綬。若武官署位轉進,登上條九品馳射已上諸戎號,亦不限板除,悉給印綬。 千人督、校督司馬,武賁督、牙門將、騎督督、守將兵都尉、太子常從督別部司馬、假司馬,假銅印環鈕,朱服,武冠,墨綬,獸頭鞶。 武猛中郎將、校尉、都尉,銅印環鈕,朱服,武冠。其以此官為千人司馬、道賁督已上及司馬,皆假墨綬,獸頭鞶。已上陳制,梁所無及不同者。 陛長、甲僕射、主事吏將騎、廷上五牛旗假吏武賁,在陛列及備鹵簿,服錦文衣,武冠,毼尾。陛長者,假銅印環鈕,墨綬,獸頭鞶。 假旄頭羽林,在陛列及備鹵簿,服絳單衣,上著韋畫腰襦,假旄頭。輿輦、跡禽、前驅、由基強弩司馬,給絳科單衣,武冠。其本位佩武猛都尉已上印者,假墨綬,別部司馬已下假墨綬,並獸頭鞶。 殿中冗從武賁、殿中武賁、持鈒戟冗從武賁,假青綬,絳科單衣,武冠。《陳令》:絳科單衣,其本位職佩武猛、都尉等印,假鞶綬,依前條。 持椎斧武騎武賁、五騎傳詔武賁、殿中羽林、太官尚食武賁、稱飯宰人、諸宮尚食武賁,假墨綬,給絳褠,武冠。其佩武猛、都尉等位印,皆依上條假鞶綬之例。 其在陛列及備鹵簿,五騎武賁,服錦文衣,毼尾。宰人服離支衣。領軍捉刃人,烏總帽,袴褶,皮帶。 絓是羽葆毦鼓吹,悉改著進賢冠,外給系毦。鼓吹著武冠。諸官鼓吹,尚書廊下都坐門下使守藏守閣、殿中威儀騶,武賁常直殿門雲龍門者、門下左右部武賁羽林騶,給傳事者諸導騶門下中書守閣、尚書門下武賁羽林騶,蘭台五曹節藏僕射廊下守閣、威儀發符騶,都水使者廊下守給騶,謁者威儀騶,諸宮謁者騶,絳曈,武冠,衣服如舊。大誰、天門士,皁科單衣,樊噲冠。衛士,涅布曈,卻敵冠。 諸將軍、使持節、都督執節史,朱衣,進賢一梁冠。自此條已下皆陳制,梁所無。 持節節史,單衣,介幘。其纂戎戒嚴時,同使持節。制假節節史,單衣,介幘。凡節趺,以石為之。持節皆刻為鞶螭形,假節及給蠻夷節,皆刻為狗頭趺。 諸王典簽帥,單衣,平巾幘。典簽書吏,袴褶,平巾幘。 諸王書佐,單衣,介幘。 公府書佐,朱衣,進賢冠。 諸王國舍人、司理、謁者、閤下令史、中衛都尉,朱衣,進賢一梁冠。司理假銅印,謁者高山冠,令史已下武冠。 太子太傅五官功曹、主簿,皁朝服,進賢一梁冠。 太子二傅門下主記、錄事、功曹書佐,門下書佐,記室帳下督、都督省事,法曹書佐,太傅外都督,皁衣,進賢一梁冠。 太子妃家令,絳朝服,進賢一梁冠。 太子三校、二將,積弩、殿中將軍,衣服皆與上宮官同。 太子正員司馬督、題閣監,銅印墨綬三校內主事、主章、扶侍,守舍人,衣帶仗局、服飾衣局、珍寶朝廷主衣統,奏事幹,內局內幹,朱衣,武冠。 諸公府禦屬及省事,錄尚書省事,太子門下及內外監丞、典事、導客、算書吏,次功、典書函、典書、典經、五經典書諸守宮舍人,市買清慎食官督,內直兵吏,宣華、崇賢二門舍人,諸門吏,朱衣,進賢一梁冠。 太子妃傳令,朱衣,武冠,執刀,烏信幡。 太子二傅騎吏,玄衣,赤幘,武冠,常行則袴褶。執儀、齋帥、殿帥、典儀帥、傳令、執刀戟、主蓋扇麾傘、殿上持兵、車郎、扶車、注疏、萌床、齋閣食司馬、唱導飯、主食、殿前帥、殿前威儀、武賁威儀、散給使、閣將、鼓吹士帥副,武冠,□。案軛、小輿、持車、軺車給使,平巾幘,黃布袴褶,赤罽帶。 太子諸門將,涅布曈,樊噲冠。 太子鹵簿戟吏,赤幘,武冠,絳褠。廉帥、整陣、禁防,平巾幘,白布袴褶。銚角五音帥、長麾,青布袴褶,岑帽,絳絞帶。都伯,平巾幘,黃布袴褶。 文官曹幹,白紗單衣、介幘。尚書二台曹幹亦同。 武官問訊、將士給使,平巾幘,白布袴褶。 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斜卻,乃直下,鐵為卷梁,前有展筒,冠前加金博山、述。乘輿所常服。 遠遊冠,制似通天,而前無山、述,有展筒,橫於冠前。皇太子及王者後、諸王服之。諸王加官者,自服其官之冠服,唯太子及王者後常冠焉。太子則以翠羽為緌,綴以白珠。其餘但青絲而已。 進賢冠,古緇布冠遺象也,斯蓋文儒者之服。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有五梁、三梁、二梁、一梁之別。五梁唯天子所服,其三梁已下,為臣高卑之別雲。 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冠,一名建冠,今人名曰籠冠,即古惠文冠也。天子元服,亦先加大冠。今左右侍臣及諸將軍武官通服之。侍中常侍,則加金璫附蟬焉,插以貂尾,黃金為飾雲。 高山冠,一名側注,高九寸,鐵為卷梁。制似通天,頂直豎,不斜,無山述展筒。高山者,取其矜莊賓遠,中外謁者僕射服之。 法冠,一名柱後,或謂之獬豸冠,高五寸,以縰為展筒,鐵為柱卷,取其不曲撓也。侍御史、廷尉正監平,凡執法官皆服之。 鶡冠,猶大冠也,加雙鶡尾,豎插兩邊,故以名焉。武賁中郎將、羽林監、節騎郎,在陛列及鹵簿者服之。 長冠,一名齋冠。高七寸,廣三寸,漆纚為之。制如版,以竹為裡。漢高祖微時,以竹皮為此冠,所謂劉氏冠。後除竹,用漆纚焉。司馬彪曰:「長冠,楚制也。人間或謂之鵲尾冠,非也。」後代以為祭服,尊敬之也。至天監三年,祠部郎沈宏議:「案竹葉冠,是高祖為亭長時所服,安可綿代為祭服哉?《禮》:『士弁祭於公。』請令太常丞、博士奉齋之服,宜改用爵弁。」明山賓同宏議。司馬褧雲:「若必遵三王,則懼所改非一。長冠謂宜仍舊。案今之宗丞博士之服,未有可非。」帝竟不改。 建華冠,以鐵為柱卷,貫大銅珠九枚。祀天地、五郊、明堂,舞人服之。 樊噲冠,廣九寸,高七寸,前後出各四寸,制似平冕。凡殿門司馬衛士服之。 卻敵冠,高四寸,通長四寸,後高三寸,制似進賢冠。凡宮殿門衛士服之。 卻非冠,高五寸,制似長冠。宮殿門吏僕射冠之。 幘,尊卑貴賤皆服之。文者長耳,謂之介幘;武者短耳,謂之平上幘。各稱其冠而制之。尚書令、僕射、尚書幘,收方三寸,名曰納言。未冠童子幘,無屋,施假髻者,示未成人也。 幍,《傅子》雲:「先未有歧,荀文若巾觸樹成歧,時人慕之,因而弗改。」今通為慶吊之服。白紗為之,或單或裌。初婚冠送餞亦服之。 巾,國子生服,白紗為之。晉太元中,國子生見祭酒博士,單衣,角巾,執經一卷,以代手版。宋末,闕其制。齊立學,太尉王儉更造。今形如之。 帽,自天子下及士人,通冠之。以白紗者,名高頂帽。皇太子在上省則烏紗,在永福省則白紗。又有繒皁雜紗為之,高屋下裙,蓋無定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