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戲,李漁短篇白話小說集,十二回,每回一個故事。順治年間寫刻本,日本尊經閣文庫藏,原題「覺世稗官編次,睡鄉祭酒批評」,首有偽齋主人序。覺世稗官即李漁,睡鄉祭酒為杜濬,偽齋主人為張縉彥。《無聲戲》之名,取於「有聲戲」,即戲曲相反之意,意在描繪一出出人生舞臺上的活劇。故事多為作者見聞,情節曲折離奇,波瀾起伏,別具匠心,廣泛反映了明末社會的情況。 《無聲戲》有初集、二集之分,約作于順治十三年(1656)前後。初集收小說十二篇,二集已佚。出版後很受歡迎,李漁友人杜濬加以篩選,編成《無聲戲合集》,又稱《無聲戲合選》,共收作品十二篇,其中七篇選自《無聲戲初集》,另五篇當出自《無聲戲二集》,並將回目由原來的單句改為對偶的雙句。後因張縉彥案而受牽連,《無聲戲》被封殺。李漁隨即將《無聲戲合集》改名為《連城璧》,並將《無聲戲初集》中剩下的五篇加上新作的一篇作品合為《連城璧外編》,與《連城璧》合稱為《連城璧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