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之探求》最初作為「私人生活場景」,於一九三四年九月在貝歇夫人出版的「十九世紀風俗研究」第三卷中發表,劃分為七章。一九三九年十一月由夏龐蒂埃書屋發行第二版時,曾考慮將標題改為《巴爾塔紮爾·克拉埃或絕對之探求》。一八四六年收入菲訥版《人間喜劇》第十四卷,取消了章節,列入「哲理研究」部分。
本篇主題與《岡巴拉》類似,即「天才的孤獨與不幸、天才與癲狂的混合」。天才由於醉心于探索和創造,往往對世人重視的一切漠不關心。在科學和藝術上,他們是巨人,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則被視為瘋子和白癡。小說的主人公,化學家巴爾塔紮爾·克拉埃為了探求大自然的本原——「絕對」的秘密,揮霍了六代人積下的巨額財產,毀掉了家庭的幸福,他在科學上的獻身精神無疑是崇高偉大的,從家庭的角度看卻是一個壞家長、壞丈夫和壞父親。作為家長,他對妻子、兒女的生活與前途毫無責任感;作為丈夫,他幾乎是害死妻子的兇手;作為父親,他侵吞了未成年子女的財產;最後他被剝奪了管理家庭的權力,被放逐外地達七年之久。作者似乎在批判將克拉埃引向毀滅的激情,實則以更動人心弦的描繪讚頌了主人公壯麗而淒慘的一生,這是一個失敗的英雄,但卻深刻地體現了「現代化學的努力」,他的研究遠非以金錢為目的,許多重大發現都被他自己看作區區小事。他的目標比這高得多,他是以自己有限的生命去探求大自然無限的奧秘,甚至在咽氣時,他的智力仍沒有停止活動,正在為不能留下他最後發現的公式遺恨不已。這樣的人本當屬全人類,在狹小的家庭圈子裡,在庸人社會的天平上,則無從衡量其價值。在這部小說中,頗為意味深長的是:唯一真正理解和支持巴爾塔紮爾的研究的,既不是全心全意愛他的妻子,也不是他的四個相當孝順的子女,而是一個並未受過教育的老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