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郎潛紀聞二筆
作者:[清]陳康祺
郎潛紀聞二筆,即《燕下鄉脞錄》,610條。
本書多輯錄清代紀聞、掌故、佚事,間及風土人情,有些可補正史之不足。涉及內容較廣,材料較多,是清代比較著名的史料筆記。
陳康祺(1840~1890)清代鄞縣(今屬浙江)人,字鈞堂。陳鑒之長子。同治十年進士,累官刑部員外郎。後任江蘇昭文知縣。辭官後家居蘇州,有別墅「洀園」,藏書頗豐。師法錢大昕、俞正燮。博學多識,尤熟悉清代掌故。著有《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四筆,共六十三卷。
序
本朝肇基王業
太宗伐明
本朝開國方略九則
何文端進德之勇
鄂文端有古大臣風
鄂文端力保孫文定
雷翠亭持躬之正
雷翠亭劾奏餘棟奪情
顧琮之風節
羅臺山逃儒入佛
本朝沿襲奉聖夫人封號
禮烈親王二則
怡賢親王
鄭獻親王
鎔化內府金鐘
翁文端兩為祭酒
文淵閣典守官
布衣胡文忠之死
簡儀親王有志聖賢之學二則
範文肅三大議
盛京庫之老熊皮
裘文達進呈歐陽文忠像
嘉慶辛酉科詩題
士大夫之諂媚
朱文正奏免翰林即席賦詩
朱文正清德
滇省運銅差之苦累二則
宋牧仲恩遇之隆
伍彌泰之於和珅
鄒一桂以謹慎受知
張清恪禁止饋送檄
聖祖留心書本之諭
阿文成之于岳大將軍
武臣以詞賦受知
徐文穆題戲臺聯之寓意
李衛不禁娼賭之用意
蔡以台鬻妻養母
劉文恪清理甘肅庫虧
邵二雲幼時之逸事
太祖教訓諸公主
蔣韶年之孝行
童臬司清理山東積案
隨園女弟子湖樓請業圖
江南大營文武死事略
金陵問答篇
魏文毅之先見
聖祖呼李文襄為真禦史
熊文端為經筵講官
李文定之氣度
李文定之鄉望
徐公肅之風節
桐城張氏簪纓之盛
劉文正之持正
鄂文端佩三省總督印
鄂文端之謙抑
李文貞之知人
汪氏節母樓
神童馮福基之殺賊
學政關心民瘼
魏敏果疏駁科臣之奏
阮應商駕馭猾吏
奏給白英子孫世職
李侍禦鐵面冰心
偽朱三太子案
命婦榮遇
曹文恪疏請禦制祭蝗蝻文
皇帝老爺
鄂容安賜諡剛烈
於清端之廉儉
陳恪勤任縣宰時循績
海蘭察有殉節女伶
聖祖稱完顏給諫為大儒
於清端畛念饑民
於清端憂讒畏譏
郭琇胡煦之被誣
借馬詩
西陲貢瓜
王漁洋前身為高麗國王
粵東西兩撫之齟齬
虎入年大將軍宅
賜藏佛
宸萼集
鴻博主試之被嘲
吳薗次崇尚風雅
詩帳詩枕
葦閑集之諷刺
沈夫人佐守廣信
沈文肅之恩遇
聖祖聖孫至德同揆二則
葉文敏之居鄉
王西樵激厲後生之語
周氏一門風雅
秀水三李
王漁洋詠紀阿男詩
朝鮮重翁覃溪詩
中興將相多起家幕僚
柏葰卻朝鮮王贈金
一百三歲老人應會試
本朝三元
遂園耆年禊飲圖
賜耆臣紫韁
澄懷八友
翰林特簡知府
南書房舊直廬
國學東廂丁香花
訥親之功過
乾隆初年內監三姓
諭旨前軍機署名之例
潘德輿之學行
林文忠辭南中紳民贖鍰之舉
湯文端受知三朝
湯文端之治獄
西選年選佟選
姚朱王之逸事
王次山之志節
關忠節早定死志
裕靖節為余步雲所陷
松文清受知宣宗
松文清之忠廉
父子同時為督撫
楊忠武歿後之恩諭
顧棟高奏對質直
前明後裔襲封之特旨
謝濟世劾田文鏡
孫文定上封事之有膽
周曾發請停造乾清宮
施世綸政績
給事中封還紅本
藍理開浚天津水田
王西莊之涵養
王掞因請建儲獲譴
魏青天
高文良政績
尹文端不存私見
齊召南之奏對
聖祖之遠慮
趙恭毅不畏強禦
趙恭毅政績
蔣伊繪十二圖進呈
金溶非阿附師門
德格勒奏劾明珠
呂孝子
嵇文恭精於相士
順治朝之大學士
吳階首發林清之變
薇垣五名士
前輩待通家子弟之嚴
傅文忠得納誨之道
年羹堯之兵法
岳威信之兵法
桐城古文派之源流
姚惜抱有儒者氣象
索氏之國恩家慶
高郵王氏傳家忠孝
王東槐風節
英文莊公辭婚
聖祖垂詢孫赤厓
錢錦城乞錢朝鼎副憲作詩序
未過門守貞
推恩壽母
南齋遺跡
輦下十子
薑西溟典試獲咎之冤
國初江浙士大夫以立社自豪
陸建瀛為軍興第一罪魁
張石洲之植品
祁鶴皋薦劉澄齋
霜帷課讀圖
青浦孔宅
承平時宮禁之盛事五則
義寧州之得名
萬文恪督學江蘇
江陰學使署之燕喜堂
父子相繼入上書房二則
程春海之博洽
上齋南齋故實
顧文端立朝之大節
範承勳奏除蒙番賦籍
王閻羅
格爾古德薦賢
衛盧龍之治行
文源閣藏書
禁科道風聞言事
胡清恪敢言
老吏論各省吏事之壞
常州人才之盛
常州二申
乾隆甲子科搜檢之嚴
鄉試呈薦官卷之成例
和珅忮刻
董文恭不愧為社稷臣
董文恭臨變鎮定
戇李
史立庵之孝行
李貞女捐產助學
吳江令郭琇遽改前轍
姚姬傳為袁簡齋作墓誌
邵叔宀太史謙德
紀家詩
刺史得與千叟宴
胡煦因著作收入四庫得諡
黃烈女
陳宗伯之風義
進士即授四品官
順治丁酉湖廣科運之盛
掌文衡者不必皆甲科出身
父子同日對策
殿試進呈前十本之始
百歲觀場
紀文達訪獲永樂大典
紀文達不輕著書之原因
百歲舉人
鮑桂星任事敢言
皇子典學之禮
程國仁之恩遇
戴羨門受知宣宗之原因
李堯棟著述之富
楊炳之恩遇
張文和朱文端主順天鄉試及會試
朱高安之逸事三則
無錫二裳
新城陳氏之義田
嚴繩孫難進易退
嚴蓀友惡偽道學
秦松齡因逋糧案罷官
吳興祚之治行
吳興祚之清貧
世祖識秦鉽書法
孫奇逢之氣節
楊馝之治行
大秦小秦
郭尚書檄毀淫祠
湯蕭山不為朝貴羅致
蔡文恭謂位至宰相必敬父母官
先朝遺物
安徽失陷之原因
本朝大案匯記
王篤以默經試士
張澄齋之義行
侍讀學士出為知府
沈廷芳禮賢愛民
錢籜石侍郎二則
厲樊榭不修威儀
六詩三筆之譽
法時帆詩龕
朱笥河狷介
湖州三炳秀州二年
子孫乞諡
兩淮鹽員之廉節
梁章巨議論之無識
宮僚雅集杯姓名
小滄浪七友
阮文達門聯
吳熊光致太平之奏對
朱張議論治體之不同
憲皇帝臺灣不必建城之諭
和珅訐海蘭察之短
京師官場之稱謂
吳退旃尚書四反
光祿卿典春官試
詩人遭際以沈歸愚為最隆
吳中七子
閻百詩題柱語
惠天牧幼慧
余仲林古經解鉤沈
江叔澐不書俗字
乾隆朝舉經學
顧棟高篤好左氏
進呈著述
書院院長
召對賜坐
春官六座六師生
仁宗留心詞賦
年終賜福
成均十器
講官設坐
典簿博雅
聖祖惓念林師
老胡笳歌
聖祖憫三等人
史文靖為年羹堯所薦
革職知縣即升知府
一榜三經師
丁氏藏書
軍機大臣穿綠牙縫鞾
夫以妻榮
鶴樓三絕
劉端臨之孝行
淮海四士
焦裡堂邃于易學
湯文正之禮賢
湯文正遺事三則
高顧兩家子弟不墜家學二則
盧抱經學士
抱鐺圖
何義門身後贈官
何義門行止不端
程易疇先生言志
程易疇為嘉定教諭
莊廷鑨明史禍與戴名世南山集禍二則
聖祖處臺灣警報之法
孝賢皇后
阿文勤不修刑部則例之用意
阿裡袞管理步軍統領時之措置
阿文成兵法
聖祖處置俄國貢使之法
錢侍郎規皇子不應叱辱大臣
梁山舟創筆飲
趙征君賜錦堂
丁處士
髯金瘦厲
金冬心感惓知己之言
劉文恪酒量
曹文正之謹慎
納木劄勒之殉節
帝師王佐鬼使神差
老船
老查少查
左教諭重名節
楊文定之操守
湯西崖懷清堂集
高宗破格嘉惠耆臣
李太夫人之胎教
邵學址之清操
尹文端攝九印阮文達攝六印
孫文定孝弟過人
京官升轉之變遷
戴文端恤終典禮
將帥和睦之效果
董天弼之忠勇二則
鄞縣史氏之科第
任啟運受兩朝禮遇
天人感應之捷
任葵尊侍禦風節二則
鄭環之理學
錢坫之篆學
康熙朝廷推之制
聖祖優禮陳廷敬
雍正朝加恩士子之曠典
雍正朝之神靈瑞應
周系英之知遇
海甯查氏兄弟
金冬心傔從各擅一藝
聖祖識拔圖文襄二則
明亮
海蘭察之將略
胡思顯佐額勒登保
阿文成之將略
將才隨地脈為轉移
曹燠之遭際
江南父子繼相之多
臧壽恭與嚴可均極不相能
嚴可均之詭僻
西江四戴
大庾戴氏之恩眷二則
托戴二相之鎮定
漢臣總理內務府工程處
可亭相國享年之永
郎中驟擢侍郎
額勒布官兩淮時之清廉
吳槐江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漢壽亭侯顯靈
淩曉樓貧而好學
嘉道間漢學家流別
桐城古文派源流
鷓鴣米
楊夢槎被禍
嵇文恭清操
國初滿洲武將得力於三國演義
牛守備為民請命
聖祖垂念寄暢園樟樹
考試精于書法之舉監生員
何義門索還門生帖之異說
錢南園通政之敢言及清廉四則
本朝狀元總數及常熟科名之盛
畢秋帆發庫銀賑濟
畢秋帆壽和珅詩
吳文節被害堵城
世亂見孝子家貧出忠臣
殿廷考試專尚楷法之由
李衛興浙江水利
和珅有兩大父
淩曉樓貧而好學
嘉道間漢學家流別
桐城古文派源流
鷓鴣米
楊夢槎被禍
嵇文恭清操
國初滿洲武將得力於三國演義
牛守備為民請命
聖祖垂念寄暢園樟樹
考試精于書法之舉監生員
何義門索還門生帖之異說
錢南園通政之敢言及清廉四則
本朝狀元總數及常熟科名之盛
畢秋帆發庫銀賑濟
畢秋帆壽和珅詩
吳文節被害堵城
世亂見孝子家貧出忠臣
殿廷考試專尚楷法之由
李衛興浙江水利
和珅有兩大父
郭君治老壩工
鄧完白書名
鄧完白立品
陸朗夫中丞之鎮靜二則
徐念祖通壬遁之術
元旦恩錫筵宴
乾隆乙卯鹿鳴宴
馮景夏之愛士
知州得蒙恩賜
李文勤公掌度支
施愚山道學為詞章所揜
史閣部孫
福康安周旋海蘭察
趙恭毅清節
阿文成之器量
阿文成之遠慮
魏文毅借史事進諫
紀文達奏對之敏
高文恪結歡內侍
宣宗節儉
聖祖鑒魏敏果之無欺
韓文懿以時文受知聖祖
宋牧仲求聖祖禦書
博學鴻詞卷
太宗寛宥石廷柱之戇直
嵇文恭公改避生日
李鴻藻恩遇
塔忠武之忠勇慈祥
多龍鮑虎
朱朶山六易官階終於六品
福文襄拒南掌求炮
福文襄被異數有十三
汪文端公太夫人家教
汪文端之相業
高宗不沙汰僧道
趙秋谷不滿意王漁洋之論詩
進呈名畫
強記之法
水晶眼鏡
兩大詩家
黎吉雲疏陳兵事之先見
黃輔辰貧不廢學
批斥姚祖同存心刻薄
聖祖至德純孝
李惺長髯之榮遇
算學啟蒙重入中國
張石州之狂放
羅壯節不愧循吏
王漁洋深以開捐為非
卓文端充兼尹之久
太祖躬行節儉
乾清宮先朝戰圖
國初八旗兵善以少擊眾
林文忠公創設信炮
林文忠辦理河工之精核
鄭夫人對門下士之言
請增至聖誕辰祭祀
琉球臣服本朝之恭順
多隆阿之將略二則
陳岱雲之氣節
昆山徐司寇鄉居怙勢
李學士應制詩之得體
汪容甫少時之狂放二則
湯文端小節必謹
世祖稱賞萬古愁曲
陶紫笥之志節
沈端恪儒釋之奏對
曾文正公願法林文忠
宣宗勤政
張忠武逸事二則
董文恪力變川省華侈之風
何子貞手鈔東華錄不載之事
人肉價值
同治間奏裁南河官缺
積古齋鐘鼎款識
林文忠封翁飼鶴圖
舉人擢用翰林
李文勤之權變
張亮基卻河弁饋金
殺賊改為撫賊
仁宗賜百文敏子名劄拉芬
黃翼升始任長江水師提督
黃翼升識拔鮑超
曾威毅撫晉之政績
吳文節逸事二則
花傑誣劾戴文節及狀元洪瑩
仙鶴齡因賀表獲咎
新進士條奏地方利弊
聖祖決計親征准夷
紀列聖禦世諸大政
勞文毅公膽識
以父舉子
以兄舉弟
以子舉父
趙襄壯公操守
楊忠武公福將
吳文節公卻鹺商羨餘
鄧廉訪守南昌
鄒侍禦劾黃縣相國奪情
本朝特科得人之盛
劉忠壯公誓為厲鬼殺賊
翰林須留心詔敕
孝賢皇后賢淑
禁用寛永錢
西域地名沿革
賽尚阿劾駱文忠
世臣詩稿之謬
呂陳欽佩張石州之學行
搜求古磚
莫侍郎耿直
俞正燮久困公車
齊勇毅公威名
齊勇毅公不為軍士請賞
蘇侍禦請罷黜穆彰阿
趙學彭不踰家法
祁恭恪公精於讞獄
閻百詩孝行
休甯二江
胡稚威臨歿語
陳太僕書法
謝山先生碎鄉賢祠木主
當陽縣白蓮教
閻百詩榮遇
營謀薦鴻博科二則
卻金亭
太祖敷教明刑
葉赫貝勒識太祖為非常人
太祖設四關與明互市
太祖擊敗葉赫哈達二則
王壯武公不愧儒將
以諸葛武侯相比
臺灣鎮道得奏事
額威勇公將略
額威勇無子
愚民惑於邪說
議考試廢制義
俄人求內附
陳總河杖留夢炎像
李星來善易數
羅壯勇公少時逸事
羅壯勇公鬻妻
青田一鶴
夢中預識座師
夢應三元
蕭尺木畫
卻獻白雉
進白鷹海東青
陳恪勤公風雅
逆旅主人饋陳恪勤公米
賜硯
宣宗慰黃勤敏公悼亡
桂廉訪臨歿時馳書左恪靖
李湣肅殉難武昌
裕莊毅公用法之嚴
裕莊毅少時之貧
上元縣劉公殉難
文與也耿介
佳山堂六子
徐征士善鑒賞
汪堯峰以古文自矜
嚴蓀友善繪事
達情鑼
胡胐明蒙賜禦書
文宗止決湖水灌揚州之議
聖祖惡吃煙
鄞縣藏書家
嚴冬友侍讀友慧
王白田性情之介澹
歡喜老人
仁宗尊師念舊
黃勤敏蒙三次賜壽
六安州進茶之擾民
臧在東經學
郭頻伽萬梅花擁一柴門圖
阮文達愛才二則
嘉慶紀元之孝廉方正二則
康熙朝試鴻博之寛
集議國政大臣見諸王不得長跪
先授編修後選庶常之奇遇
劉正宗修怨于施愚山
毛西河拒奔女
張鵬翼篤信程朱
賜大挑舉人葛紗
杭堇浦怨全謝山之由
栗恭勤殫心治河
吳穀人祭酒之遺澤
湯海秋著浮邱子
吳兆騫有名士習氣
宣宗識拔陳碩士
宣南話舊圖
李文定薦舉人才
梅村十子詩序
崔黃葉王黃葉
聖祖稱陳汝鹹為好官
陳紫芝在台垣之風節
阮文達重建曝書亭
江鄭堂在儒林文苑遊俠之間
阮文達推重經學
謝金圃識拔汪容甫
吳薗次奉詔譜楊繼盛傳奇
段秀林精於騎射
陳厚耀以算學受知聖祖
王應辰以驕抗賈禍
康紹鏞專心掌故
鐘懷之謙抑
劉文清勖焦循改習經學
以佐雜至大官
小李將軍
跋
返回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