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筆記雜錄 > 郎潛紀聞二筆 | 上頁 下頁
紀列聖禦世諸大政


  平江李元度編次《國朝先正事略》,搜羅宏富,其業偉矣。頃讀其文集《國朝先正事略自序》,發皇祖德,揚詡神功,薈最列聖禦世諸大政,提綱舉要,以類相從,足為揅討掌故者之一助,敬節錄之。

  「三代下得天下者,以漢、明為正,然亭長也、僧也,於前代究有君臣之誼。我朝龍興東土,與前明為敵國,明運告終,中原無主,吳三桂迎請入關定鼎。葬莊烈帝以禮,令臣民服喪三日,於揖讓征誅外,別開一局。得國之正,此其一。聖祖禦宇六十一年,高祖禦宇六十年,為太上皇又四年,各以一朝,絜梁、唐、晉、漢、周五代而複過之,自殷中宗後,無能企及者。享國之永,此其一。中國既大一統,又合以東三省、內外蒙古、前後藏,及雍正中滇、黔、川、楚、粵改土歸流諸郡縣,乾隆中,複蕩平准部、回部,拓土二萬里,為開闢以來所創見。疆圉之廣,此其一。國初平大小金川,平臺灣,平西藏,平新疆;其在內地則平甘回,平湖、貴苗,平川、楚教匪,平粵寇、撚寇及黔之苗匪、教匪,滇及陝之回匪,皆若炳炎火以燎枯蓬。武功之盛,此其一。

  自康熙三十年至乾隆六十年,詔普免天下錢糧凡八次,蠲免七省漕糧凡二次,其餘因恩詔、因軍務、因水旱偏災,蠲豁民欠者,不可以億兆京垓計。蠲恤之優,此其一。康熙中減地丁銀四十萬,雍正初減蘇松一地道丁銀四十五萬,南昌一地道丁銀十七萬,乾隆二年減江浙地丁銀二十萬,同治四年減江南地丁銀三十萬。舉南宋前明之苛政,以次除之。減賦之仁,此其一。

  自古有丁即有役,康熙五十二年特詔: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四年詔:攤丁於地,別無力役之征。宮中有大工役,發帑雇工,給傭值如平人。乾隆十一年,停婦女編審;二十七年,並停編審,民閑益相安於無事。力役之寛,此其一。功令,死刑分二等:曰情實,曰緩決,又有雖情實而不勾決者。勾囚之日,皇帝賜大學士坐,一一商榷之,講官科道侍。先時,繇部核定爰書,加以九卿會議,法司簽商。蓋自有司定讞,至予勾決,更心目以數十計。凡肉刑及夷三族、廷杖、下鎮撫司獄、妻女發樂籍諸條,一概革除。刑獄之平,此其一。

  自古宦官、女禍,至漢唐而極。漢之十常侍,唐之門生天子,明之九千歲,及呂、武、韋諸後覆轍,不可枚數。我朝宮闈肅穆,內官不過六品,斜封、墨敕諸敝政,一掃而空之。家法之善,此其一。前代人主,率躭安逸,明神宗二十八年不見大臣。我朝列聖宵衣旰食,無日不召見臣工,文自知縣,武自守備以上,一一寓目,雖在萬裡外,纖悉必聞。政治之勤,此其一。

  凡興朝于勝國諸忠義,多讎視之,國初甫入關,即褒恤崇禎殉難諸臣,欽定《通鑒輯覽》,命附紀唐、桂二王事蹟;欽定《勝國殉節諸臣錄》,凡明季抗王師殉節,及建文朝殉難諸忠,並予專諡、通諡,所以維萬世綱常也。忠義之崇,此其一。凡降將宣力興朝,殷士祼將周京,皆締造時所不廢,然臣節當為之坊,乾隆中,特命國史館編立《明季貳臣傳》,得諡者追奪之,雖有功不貸;又命《貳臣傳》分甲、乙二編,俾人品仍有區別,以示萬世之公。袞鉞之嚴,此其一。

  至若聖學淵深,天章美富,聖祖禦制詩文集百七十六卷,世宗禦制詩文集三十卷,朱批諭旨三百六十卷,高宗禦制詩文集五百餘卷,合詩文四萬二千餘篇,古今儒生,窮年著述,無希其萬一者。仁宗、宣宗、文宗聖制奎章,後先輝映,並能超軼三五。禦集之富,此其一。經史子集各門,皆有列聖欽定之書,發凡起例,悉衷聖訓。至四庫館啟,存書三千四百六十種,計七萬五千八百五十四卷,建七閣儲之,以嘉惠士林,為《中經新簿》所未有。右文之化,此其一。」

  按:李氏此作,可謂煌煌大文,昔曾文正保折稱其下筆千言,有兼人之才,非阿好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