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辜鴻銘傳 | 上頁 下頁
辜鴻銘年譜(1)


  一八五七年(清咸豐七年丁巳),一歲。大清王朝已在1840年英國人的單打獨鬥中門戶洞開。現在,英國、法國聯軍抵達香港,向廣州城發起攻擊,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擒獲大清命官、兩廣總督葉名琛。

  七月十八日(陰曆閏五月廿七日)生於南洋馬來半島西北側的檳榔嶼,名鴻銘,字湯生。隨張之洞到湖北後,號「漢濱讀易者」,讀易。定居北京後,號「讀易老人」,又號冬烘先生。自稱「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標準一個東西南北人。辜家原籍福建廈門,此時移居檳榔嶼已有四世,成為當地大族,社會地位高,財力豐裕。自從曾祖父辜禮歡開始移居此地後,辜家成員散居四方。此時辜家成員:父親辜紫雲,母親姓名不詳,乃一葡萄牙女子,哥哥辜鴻德,辜鴻銘排行第二。

  辜紫雲在英國蘇格蘭人布朗先生的橡膠園擔任總管,深得布朗信任,交誼深厚。布朗先生認辜鴻銘為義子。

  一八六三年(清同治二年癸亥)七歲。歷時十餘載的太平天國起義進入末期,次年徹底被鎮壓。

  日本人伊藤博文赴英國學習海軍。

  一八六七年(清同治六年丁卯)十一歲。漢族官員在鎮壓長達十餘年的太平天國起義中,開始擔任封疆大吏,形成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曾國藩為首的洋務派,在鎮壓太平天國後出現了所謂的「同光中興」。

  辜鴻銘隨布朗先生前往英國蘇格蘭首府愛丁堡,開始接受系統而又正規的西洋教育。一學便是十四年。此時辜鴻銘用的名字是Koh Hong—meng,辜鴻銘的閩南語拼音。

  辜鴻銘的辮子在此時的愛丁堡成了唯一的民族主義嘲弄的對象,被孩子們追著喊「豬尾巴」。日後,辜鴻銘反復強調「洋人看不起我們……」

  泡洋妞,忘父訓,一言剪辮子。

  不久,辜紫雲去世。

  一八七七年(清光緒三年丁醜)二十一歲。西北邊疆危急,在四面楚歌聲中,左宗棠力主平定新疆叛亂,出兵新疆。這年春進軍南疆,勢如破竹。

  嚴複到英國學習海軍。

  順利通過拉丁文、希臘文、數學、形而上學、道德哲學、修辭學等科目考試,獲愛丁堡大學文學碩士。在愛丁堡大學學習期間,親聆卡萊爾教誨,終身受其影響。

  不久,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土木工程。

  一八七八年(清光緒四年戊寅)二十二歲。清政府收復新疆,平定叛亂,粉碎了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陰謀。

  完成在萊比錫大學的學業,獲土木工程師資格。旋赴法國巴黎大學進修法文,客居於一妓女家。

  一八八〇年(清光緒六年庚辰)二十四歲。清政府與俄國訂立《中俄伊犁條約》,割占中國七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辜鴻銘結束了長達十四年的學習歷程,返回檳榔嶼。此時他已修得一身本領:精通英語、德語、法語、希臘語、拉丁語等,除語言外,于文史哲、法商、理工、技藝諸門無所不學,亦無所不精,只是往後,其文名之盛,淹沒了他能。不久,赴英殖民地新加坡任公職。

  適逢遊學法國的馬建忠返國途經新加坡,兩人相晤,一席長談,在年長十餘年的馬建忠開導下,開始嚮往中國文化。立即辭去新加坡殖民地政府公職,返回檳榔嶼家中。

  立誓非小腳……的女人不娶。

  一八八一年(清光緒七年辛巳)二十五歲。英國人馬哈與科爾圭洪組織一支探險隊,準備從檳榔嶼啟程,辜鴻銘應聘做翻譯。到了廣州,轉往雲南,正待穿越越滇緬邊境時,本就以遊歷祖國山川為目的的辜鴻銘辭職離隊,返回香港,住了三、四年,繼續鑽研中國古書,盡得學海堂藏書而讀之,窺其奧妙。

  一八八三年(清光緒九年癸未)二十七歲。八月法國通過《順化條約》,取得對越南的保護權,進一步把矛頭指向清王朝。清王朝內部關於和戰,爭論激烈,李鴻章主和,左宗棠、張之洞等主戰。十月三十一日、十一月七日章鴻銘首次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報紙NorthChina Daily News(《華北日報》,亦名《字林西報》)上發表匿名文章,題名為Chinese Scholar Ship(《中國學》,意即西方之漢學)。認為西方社會學者根本不瞭解中國文化。成為他後來四十餘年的寫作模式,不斷向西方證明:他本人才是真正的中國權威,中國文化最起碼和西方文化一樣有價值。

  一八八四年(清光緒十年甲申)二十八歲。六月法軍進攻諒山。張之洞任兩廣總督,赴廣州。

  七月法艦隊進入福建水師基地馬尾軍港停泊。

  八月二十七日清政府對法宣戰,張之洞派楊汝澍前往福建偵探戰情。

  梁鼎芬入張之洞幕。彈劾李鴻章,被降五級調用。

  趙鳳昌任兩廣總督署文巡捕。

  聘梁敦彥主管翻譯電報。

  蔡錫勇入張之洞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