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辜鴻銘傳 | 上頁 下頁
五、仕在北洋·京都北京 第二章 筆端論硝煙(1)


  公元1914年,民國三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辜鴻銘的看法。

  這一年,對於人類來說,遠不僅是三百六十五天。

  這一年,每一天人類似乎都瞪大了血紅的眼睛,像鬥牛場上發怒的公牛。這一年,人類已武裝得很好,他們要把子彈射向何方,不知道,但都想把子彈射出去。

  這一年,地球註定要開始,而且已經開始流血。血,還要流下去。人不過是像蔗糖廠榨糖的甘蔗,越多越好,戰爭機器既已開動,血是最有吸引力的了。這一年六月二十八日,一聲槍響,奧國皇儲斐迪南倒在了塞爾維亞的中心薩拉熱窩的街頭。這一滴血,刺激了瞪紅了眼的歐洲國家,早已裝好子彈的槍炮,只待這一滴血扣動。

  奧國率先進攻塞爾維亞,緊接著德、俄、法、英參戰,日本也向德國宣戰,出兵佔領它早已垂涎的山東半島。整個歐洲分成兩大集團:同盟國,由德奧意三國組成;協約國,由英法俄三國組成。很快意大利倒向協約國,美國也加入協約國,而土耳其、保加利亞則加盟同盟國,戰火遍及歐、亞、非三洲,人們不知道會做出什麼?

  關於這場戰爭的爆發,人們的揣測太多了,有的人指責資本家們為了商業利益將整個世界捲入戰爭,而資本家們會說,這場戰爭使他們得不償失。他們的子女奔赴前線,戰死沙場。而他們也會證明,銀行家們如何儘量防止戰爭爆發。法國人也許會列舉德國皇帝的罪狀,而德國人則回敬以法國人王朝時代的罪行。各個國家的領導者總是盡力地證明。他們自己如何防止戰爭爆發,只是他們該死的敵人迫使他們捲入了戰爭……

  也許這戰爭總是爆發個人心中的貪婪和野心、惡意,但並不是它們促使了戰爭的爆發。整個世界,特別是歐洲是武裝得太好了,鋼鐵、化學、電力創造怎樣的一個世界,人們還不理解,他們卻正用著十六世紀的神經操縱著這些東西。他們按著祖先傳下來的陳規陋習去處理他們眼前的事務,開著戰艦,裝備齊全,去攫取遙遠地區新的屬地。哪裡尚有一小片剩餘的土地,哪裡就會有一個英、法、德或俄國的殖民地。倘若人們反抗,就會遭到殺戮……現在,他們又無所顧忌地在歐洲幹了起來,你盯著我的腰包,我盯著你的口袋……

  辜鴻銘也正瞪著眼睛注視著這場戰爭的進程,偶爾在北京大學上些課,指導學生學習英文、拉丁文、希臘文。

  辜鴻銘眼見戰火紛飛,心中憂世之情不可言表。此時的他已對歐洲文明完全失望,心中湧出中國文明才是救世良方的想法,他已拋棄了他曾經嚇的結論——「一種道德價值的美好真意味,乃用古老中國的文明聯結於一種理解和闡釋現代歐洲文明擴張進步理念的心向。」

  他越來越覺得只有中國文化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要拯救西方,只有採用儒家的學說,他作出結論——「作為一種道德力量,基督教已經無效。」

  硝煙紛飛,戰火四起,列強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士兵在槍彈下屍積成山。在這種氣氛中,辜鴻銘坐在書齋中,同先賢聖哲對話。他要從先賢那裡尋求救世的良方。他的心在抽搐。在暗沉沉的夜色中,辜鴻銘發出一聲長嘯,為這個世界開出一劑處方。

  1915年,英文著作《春秋大義》出版了,英文名字定命為《中國人民之精神》。辜鴻銘在書中唯一強調的就是向世界宣揚他心中早已醞釀的夢想——讓世人知道、見識中國文化的精義,然後使它在整個世界重放異彩。在他眼中,一種文化的價值所在並不是大都市、高樓層、寬馬路、美家具、新武器,也不是制度、藝術或科學的創造,唯一的問題在於有什麼樣的人道,什麼樣的男人、女人。

  在導言中,他直截了當地宣稱:現在的大戰引起全世界的最大注意。我想這戰爭一定會使有思想的人們轉而注意文化的大問題。一切文化都開始于制服自然,就是說,要克服、統轄自然界的可怕的物質力量,使它不傷人。我們要承認,現代的歐洲文化在制服自然方面已經取得成效,是其他文化沒有做到的。但是在這個世界,還有一種比自然界的物質力量更為可怕的力量,即藏在人心裡的情欲。自然界的物質力量給人類的傷害,是遠遠不能與人的情欲所造成的傷害相比的。因此,很明顯,這可怕的力量——人的情欲——如果不能得到適當的調理和節制,那麼就不要說文化,就是人類的生存也將成為不可能。

  在他看來,西洋人是不容易明白中國人的,那些著名的漢學家部是膚淺的、平庸的。他說:「我們中國人固不能深知歐洲人,歐洲人亦不能深知中國人,兩者之間,固有重大區別。然而中國人尚能知自己文化,歐洲人對自己文化大都盲目。」在他看來,美國人是偉大的、樸素的,但不是深奧的。英國人是深奧的、樸素的,但不是偉大的。德國人,尤其是那些受過教育的德國人是偉大的、深奧的,但不是樸素的。因此他們都不能理解中國文化,如美國人亞多·斯密牧師描述的中國人,英國著名漢學家吉爾斯筆下的中國,德國人白蘭特等著的《西太后》都不能洞悉中國文化的精神。只有法國的西蒙著的《中國都市》一書是歐洲最好的研究中國的書籍,因為西蒙曾在中國呆過很久,並且法國人雖沒有德國人那般奧妙、美國人那麼宏偉、英國人那麼單純,但他們有著高尚的智能,能夠明白純正的中國人和中國文化,這種高尚的智能就是精微和靈敏。

  純正的中國人除了深奧、樸素、偉大外,更是精微的,這種高尚的精微只有古希臘人和古希臘文化才配得上,其他各種民族都沒有。美國人研究中國文化,只能見到深奧;英國人研究中國文化,只能見到宏偉;而德國人研究中國文化,只能見到樸素。英美德三國如果研究中國文化、典籍、文字。勉強可以探尋到那種高尚的心思——精微。單法國人研究中國文化、典籍、文字,便可得到深奧、宏偉、純樸之境,也許還能提高法國人的精微。歐美人士研究中國文化、典籍、文字一定能得到諸多益處。

  在此書的第六章和第七章中,辜鴻銘把自己研究中國文化的心得體會全盤托出,供世人參詳。他覺得只有這樣能識得中國文化的奧趣。

  辜鴻銘呈現于世人的,是他書中列舉的三樣東西:純粹的中國人,純正的中國女人和中國語言。以此向世人說明中國文化的精神和價值所在,絕非西方人對中國文化所持的那種心態,要麼看到中國文化的枯枝敗葉,要麼只看到中國文化往昔的榮光,但宗旨卻是一個,中國文化已是輝煌過的文化了。書中辜鴻銘一反他著的《中國的清流運動》中強調的中西文化具有同等價值,應當兼收並蓄的看法。在戰火紛飛的時日,他深覺只有中國文化才是救世之道。因此他向西方人展示了研究中國文化的途徑和中國文化的境界之後,他特意在後面加了個附錄《戰爭與出路》,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才是真正能拯救世界的靈丹。他說:歐洲人,於精神上之問題,即唯一之重大問題,非學于我們中國人不可。否則,歐洲文化不日必將瓦解。歐洲文化不合於用,那是一種基於物質的文化,過分迷戀於物質主義,恐懼與貪欲。至醇至聖的孔夫子必將支配全世界,孔夫子教導人臻于高潔深玄禮讓幸福之道。故歐洲人當放棄錯誤的世界觀,採用中國之世界觀,這是歐洲唯一可以拯救自己的方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