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辜鴻銘傳 | 上頁 下頁
四、仕在北洋·幕府二十年 第二章 漢濱讀易(4)


  中法戰後的張之洞,已力主吸收西洋技術。中日甲午一戰,卻倍受衝擊,這也是當時中國人的普遍反映。

  甲午一役,清軍主力艦隊——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這支海軍,由李鴻章於1874年創辦,此時已有大小兵艦二十餘艘,卻與同時創造的福建水師同一命運,幾全部沉沒在敵軍的炮火之下。所不同的是,這一次,是敗在自命天朝帝國的學生手中,同時陸軍,也在日軍的進攻下紛紛潰逃。

  在一東瀛小國的進攻面前,慘遭敗北而訂立《馬關條約》,割讓遼東、臺灣,賠款二億兩白銀。大清帝國,終於接受到最沉痛的一次教訓,舉國震驚,這個東方的巨人似乎要清醒了。朝野諸公,紛紛發表高見,以為日本之勝,不過在「全用西法」,卻不推究其何以全用西法,如何利用西法,只是一時群議紛紛,美俄德法意英等列強虎視眈眈。

  於此之際,康有為發動參加京都會試的一千三百多名舉人聯名上書清政府,痛陳國是,以為當奮發圖強,發憤變法,古老的大清帝國似乎蘇醒了。

  【康有為(1852~1927),一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光緒進士。青少年時期受正統教育,後感於民族危機日深,遂向西方求變法救國之計。1895年,中日甲午戰後,聯合上書。繼而在北京、上海創立強學會,發行《中外紀聞》、《強學報》,鼓吹變法。1898年,受知於光緒,開始變法,百日即敗,東走日本。辛亥後,鼓吹復辟。】

  同時,甲午戰爭期間,清政府看到傳統軍隊已無用,決定順應潮流,採用西法,編練新軍。1894年,命淮系官僚胡熵棻主練新軍,選天津以南七十裡小站為練兵地。募兵四千七百五十人,號「定武軍」。次年由袁世凱接管。擴至七千餘人,用洋編制,洋兵器。

  【袁世凱(1859~1916),字慰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人稱袁項城。早年投奔淮軍,1885年受知于李鴻章,薦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權代表。中日甲午戰爭前夕,請調回國,旋以道員銜駐天津小站練新建陸軍。1897年升任直隸按察使。1898年出賣維新派,後參與東南互保活動。1907年入調軍機處,1909年免職,1911年統兵南下,鎮壓辛亥革命,後逼清帝退位,於1912年3月在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5年,稱帝。1916年,在舉國上下一片唾駡中死去。】

  1894年署理兩江總督的張之洞也積極籌建新軍。1895年11月,在江甯成立自強軍,士兵二幹六百余人,時人稱讚不已,謂:西士西官西婦觀者百數,成拍手咋舌,點頭稱歎,百吻一語日:「不意支那人能如是,能如是!」

  隨即於1896年交卸兩江事務。返回湖廣本任,以更大的規模編練新軍,不用洋員作軍官,只委洋員當教習,參用德國軍制,頗接受了些辜鴻銘的建議。不料這支新軍卻成為日後辛亥革命的首倡者,這也是張之洞所始料不及的。西用畢竟難以中體,紡織機、洋槍洋炮是帶了西洋人的魔咒來的。

  在編練新軍的同時,張之洞也非常強調文教建設。張之洞對傳統的書院建設一直是不遺餘力。早年在四川的尊經書院,山西的會德書院,廣東的廣雅書院,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到湖北後,因在中法戰爭中彈劾李鴻章,受到降五級調用處分的梁鼎芬追隨張之洞到湖北,張之洞委派他主辦學堂事務,在湖北辦起了一系列的書院、新式學堂。

  在舊式書院制度中,引進時務,對書院制度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創辦的書院主要有:經心書院兩湖書院辜鴻銘極為佩服的沈曾植就在該院執教江漢書院此外,興建新式學堂多所,主要是實業學堂:礦業學堂和工業學堂湖北自強學堂湖北方言學堂湖北方言商務學堂湖北算術學堂湖北農務學堂湖北工藝學堂湖北駐東鐵路學堂當此天下攘攘不安之際,中國的學人、士子、思想家、封疆大吏正苦思救國之方。

  1895年,第一次公車上書後,康有為多方聯絡,成立強學會,鼓吹維新變法,列名其間多一時顯宦名流。頗負時望的張之洞也同強學會多方聯繫,一時奔走張之洞門下者,不計其數,時人稱:現今有為之士,不走北洋(李鴻章),即南歸武漢,朝官外出,可寄託者,李與張耳。

  被輿論推為能夠挽救天下大局的朝廷柱石。11月,張之洞委梁鼎芬隨康有為由江寧抵上海,組織上海強學會。一時維新人士竟相奔走于張之洞門下。同時張之洞亦希望入京,主持變法。北上不成,老于世故的張之洞看穿了大清王朝慈禧和光緒的矛盾,首尾兩端,一方面支持維新人士,一方面又保持一定的距離。當章太炎作《排滿論》一文,受張之洞指使的梁鼎芬大怒,口呼「反叛」、「殺頭」達百數十次。

  同時張之洞親召辜鴻銘商討時局,與辜鴻銘多方討論,接受辜鴻銘的論調:「歐美主富強,務其外也,中國主禮教,修其內也。」於1898年4月撰成《勸學篇》,明確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辜鴻銘深悉此文旨趣,意在:文襄門下,如康有為輩,誤會宗旨,不知文襄一片不得已之苦心,遂倡言變法。行新政,卒釀成戊戌庚子之禍。東坡所謂,其父殺人報仇,其子必且行劫。此張文襄之作勸學篇,又文襄之不得已也,絕康、梁並以謝天下耳。戊戌變法後,慈禧太后重掌大權,即以張之洞有《勸學篇》,而免予追究。清政府把《勸學篇》看作張之洞的一大功績,很快三易版本。據稱,發行達二百萬冊,影響之大,可見一斑,很快被譯成英文、法文出版。1900年美國紐約出版的英文本,易名為《中國唯一的希望》。

  此時,留學英國學習海軍歸來的嚴複,報效無門,看到日本的強大,同到英國學習海軍的伊藤博文大展身手,領導日本走上富強之路,心中無比苦悶,致用無路,索性著書立說,介紹西方社會思想,求西方所以富強之道,發憤著述,於1898年出版斯賓塞的《天演論》。

  【嚴複(1854~1921)字又陵,又字幾遭,晚年號府璽老人。福建侯官(福州)人。1866年至1871年,在福州船政局學習,1877年赴英國學習海軍。1879年回國,任福州船政學堂教習,總辦近二十年。留學英國期間,廣泛閱讀西方哲學、社會學著作。甲午戰後,深受刺激,痛感必須維新變法,才能免亡國之禍,決心致力於譯述以警世。1895年至1898年間,翻譯出版《天演論》。陸續發表《論世變之亟》、《原強》、《救亡決論》、《辟韓》等闡述變法圖強的文章,提出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並創辦《國聞報》,宣傳維新變法。但其主張日趨保守,認為中國變法不可期之以驟,認為君主立憲乃大亂之道。戊戌維新後,繼續從事譯述,十年間譯出亞當·斯密《原富》、斯賓塞《名學淺說》、甄克斯《社會通詮》等書。特別是《天演論》影響巨大。1915年列名籌安會。晚年倡尊孔,反對五四運動。】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長州(今山口縣西北部)人。德川幕府時期長州藩士出身。1863年赴英國學習海軍。回國後積極參加倒幕運動和明治維新運動。明治初年,參與外國事務局判事,兵庫縣知事。1873年任參議兼工部卿,1878年任內務卿。1885年起四任首相,1885年與李鴻章談判朝鮮問題,訂《天津條約》。1888年起三任樞密院議長。中日戰爭的主要策劃者,戰後日方和談全權代表,迫使清政府訂立《馬關條約》,曾任臺灣事務總裁。1898年9月來中國,對康有為等維新派表示贊助,企圖操縱中國政治。戊戌政變發生後回國。1906年任特派大使,與朝鮮訂立《日韓協約》,首任朝鮮統監,並封以爵。1905年10月26日,在中國哈爾濱車站被朝鮮愛國者安重根刺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