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辜鴻銘傳 | 上頁 下頁 |
一、生在南洋(2) |
|
少年時代的辜鴻銘除了孩子們喜歡的一切遊戲外,布朗先生的書房充滿了更美妙的魅力。他總是一個人躲到裡面,似解非解,參禪似地閱讀。他知道了莎士比亞、培根、彌爾頓……,然而。在這個深思明辨的知識海洋裡,他能理解的太少了,幸好有布朗先生的幫助。 不過,英國人從頗為寒冷的地方來到這片酷熱茂密的熱帶叢林中,總是把這里弄成一個古怪的殖民地。他們試圖在赤道附近營造出一個英格蘭。他們把英國佬的生活方式也帶到這個熱帶地方來了:午餐時穿上燕尾服;英王的生日也要隆重遊行慶祝;人們穿著緊繃繃的白褲子和束腰半長外衣,釘著鍍金扣子,登著黑高統靴,戡著鋼盔帽。百無聊賴、無所事事的英國紳士總是興致很高,信心十足,建起了狩獵俱樂部,帶來的英國獵犬,受不了這種熱天氣,終日待在俱樂部裡,陪著主人喝威士忌。剛喝下去又隨汗水淌了出來。實在沒什麼可獵,也獵不了,俱樂部卻照開著。 三十餘年以後,法國偉大的印象派畫家高更來到南太平洋酷熱的小島上,拿起他的油彩和畫筆,他畫下了肥碩、煩燥和寧靜得窒息、卻又溫馨的南洋世界。恰如他畫中那幅《死神》,一個皮膚黝黑的少女,豐腴、強健,斜躺在沉靜、麻木的正午床上……在他筆下的世界裡,仿佛一切都沒有聲音,一切都很和諧,一切都容易滋長。 二十世紀初,英國大作家毛姆來到辜鴻銘出生的小島時,他正好看到那些百無聊賴的紳士們正在俱樂部中喝威士忌。英國出版的《泰晤士報》要六個星期以後才能看到。他發覺,這些英國人試圖在這裡重建一個英格蘭,他們錯了。搜羅遺聞的毛姆看到,在這片熱氣逼人、狂躁不安而又寂寞無趣的地方,他們是太寂寞了。正兒八經的英國夫婦一到這裡定居,就不正經起來。通姦、私奔比比皆是。立法委員到處拈花惹草;男爵帶著中國富商的妹妹私奔;而一對法國兄妹在這裡鬧出亂倫的案件來。不過,他強調,大多數人都是普通的人,滿足於他們的生活,他們是善良的、正直的、正常的人。 1867年,布朗夫婦思謀著返回蘇格蘭,雖然這裡的生活在許多方面比英國更好,但久離了故鄉的人,總覺得故鄉更美,何況兩人有些膩味這裡的生活和氣候了。他們還有個想法,帶聰穎的義子辜鴻銘同去蘇格蘭。在那裡,把這孩子好好培養一番。於是,他們把這一決定告訴了辜紫雲:「我們夫妻二人決定回英國去,我們已有些膩味這裡的氣候和生活了,何況又已多年未回英國。我們希望你能答應我們,幫助照料這個橡膠園。另外,我們準備帶鴻銘一起走,希望你能同意。」 辜紫雲聞言,喜不自勝,他深知現在的英國早已不再是蠻夷之邦,而是力量、信心和威嚴的象徵,財富和地位的保證。他完全滿意這樣的安排,如果能在西洋人那裡學得一身本領,那對他兒子的前途一定會有不小的幫助。當即點頭應允,說:「布朗先生,你對我們全家的照拂,已讓我們感激不盡。現在又要將犬子帶在身邊,實在讓我不知說什麼好。有你照拂犬子,我是百分之百的放心。只希望犬子不辜負先生的美意才好。」 布朗先生早打算好了:「這你就不用擔心了,我看這孩子天資不凡,在這裡呆下去,對他不會有太大的好處。你把他交給我,由我來負責他的教育,等到他的天資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能力。學有所成,那時,我再送他回來,還給你們。」 一切談妥,年方十歲的辜鴻銘就要隨義父布朗先生前往英國,開始飄泊四方的生涯了。 這一年,正當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 此時的大清早已被西洋人的槍炮打得遍體鱗傷,不僅是暮氣沉沉,簡直是令人沮喪。虛弱的大清帝國在1840年,面對英國人強橫的單打獨鬥,被無所顧忌的英國人教訓了一次。看來,馬嘎爾尼的預言很快就要成為現實,輸不起的天朝上國。將拿什麼來對付西洋人呢?這一次英國人可不是為了禮儀,而是沖著鴉片,沖著鴉片背後滾滾的金銀而來。 大清帝國的虛弱和自欺很快就表現出來,他們卻仍然得意得很,洋人要錢,給他們,要做生意,讓他們做好了,大清帝國有的是白花花的銀子,拿去了,還有億萬臣民可以搜刮,大清帝國最輸不起的是面子——天朝上國的面子。洋人還是好打發的。紫禁城的官員們仍盛服等在皇宮大門外,等著帝國的腦袋——皇帝醒來。一切都是那麼祥和。一晃,大清帝國又沉沉睡去。 可惜,十九世紀的世界已遠非如此容易讓人入睡,讓入睡得開心。美國人已經開始羽翼豐滿,山姆大叔的鷹急欲高飛,加入傳播資本主義文明的行列。疲倦的法國人,經過了一場大革命,拿破崙皇帝要把他的臣民們送上歐洲大舞臺,雖然功虧一簣,但他左手拿出的法典,卻把金錢的種子撒到四面八方,法國人也盯住了天朝上國的口袋,隨時準備動手。俄羅斯帝國更是如狼似虎。第一炮,英國人沒有把大清帝國轟醒,卻震醒了一位落泊的書生——洪秀全,掀起一場長達十餘年的對抗,滿清世界的內臟被攪得七零八落,紛紛錯位,難以辨認,卻仍在沉睡。 第二炮,緊接著,英國人和法國人狼狽為奸,對著大清帝國,狠狠地放了出來,掀起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朝的官員們早已習慣於練嘴皮子工夫,兩廣總督葉名琛宣稱:不戰不走,不和不降。後來他被英國人拿獲,關到印度,客死異鄉。緊接著英、法聯軍攻進北京城,洗劫了大清王朝的首都,毀了「萬園之園」的圓明園。 辜鴻銘卻不得不走了,他要去的地方,正是英國。此後十年間,日本伊藤博文和大名鼎鼎的嚴複也陸續來到英國,很有趣,也很令人感傷。令人深思的是,伊藤博文回日本後,領導日本,走向富強之路,甲午一戰,打掉了天朝的最後一顆門牙。而嚴複窮無所之,立論抒發自己的見解。辜鴻銘則成了不屈不撓的批評者,中國文化的捍衛暫。此是後話。 臨行前,辜紫雲在祖先的牌位前,擺上供品,焚上香,讓辜鴻銘拜倒在地,告誡他:「不論際走到哪裡,不論你身邊是英國人、德國人,還是法國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國人。」 還指著他腦後的辮子,說:「有兩件事我要叮囑你,第一,你不可信耶穌教。第二,你不可剪辮子。」辜鴻銘似懂非懂,卻牢記於心。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