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黑格爾 | 上頁 下頁
二五


  「無父」指叔本華背叛了他父親生前嚴令指示給他的人生道路。叔本華的父親是一位繼承祖業的商人,知識豐富,天資頗高,他刻意安排要叔本華成為一個商人,他曾帶叔本華出國旅行,開闊叔本華的眼界,在叔本華12歲時又將他送到漢堡的龍格私立學校,那是一個培養未來的商業大亨的搖監。然而,叔本華對商業根本不感興趣,繼承父親遺業的一段商業生意竟成了叔本華一生中最抑鬱淒慘的歲月。叔本華的父親死後,叔本華幾次在信中懇求母親,才得以在19歲解脫。

  叔本華的母親比他的父親小19歲,聰明美麗而富有才華,曾出版過不少小說和遊記,是當時小有名氣的女作家。叔本華的父親死後,她孀居魏瑪,辦了一個文藝沙龍,與當時雲集於此的雅士文人頻繁往來。

  叔本華性格孤僻,看不慣母親的放浪交際,又懷疑其父的鬱悶而死與母親的尋歡作樂有關。所以母子關係十分不睦,經常爭吵。叔本華的母親也越來越無法忍受叔本華的神經質的性格。她在給叔本華的一封信中說:「我一再告訴你,很難跟你一塊生活。我越瞭解你,越感覺增加痛苦。只要不和你一起生活,我什麼都可以犧牲。你的怪脾氣,你的怨言,你不高興時的臉色,你對於愚蠢世界、人類痛苦的悲傷,帶給我不快樂的晚上和不舒服的夢境。」

  1814年,叔本華搬遷到了德累斯頓,永遠離別了他的母親。

  叔本華終身未婚,無妻、無子、無家,也沒有朋友。1860年9月21日,當叔本華因肺炎病故時,身邊除了那條被他稱為「世界靈魂」的褐色的卷毛狗外,再無任何一個親人。

  叔本華在德累斯頓度過了4年平靜的日子。父親給他留下了一大筆遺產,使他不必為衣食奔走,而安心鑽研哲學。

  1818年,30歲的叔本華寫成了洋洋50多萬言的唯意志主義代表作《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它為西方非理性主義奠定了重要基石。在這本書中,叔本華斷言,智力越發達,痛苦也越深重,因此,天才最痛苦。

  叔本華曾對這本書寄厚望。他說:「我活著就是為了撰寫這部著作,也就是說,我活在世上,所企求和所能奉獻的99%都已經完成了,其餘的只是一些次要的東西。」

  1818年3月18日,叔本華給出版商洛克豪斯的信中說:「我的著作是一個新的哲學體系,並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體系,因為這不是對某種已有的哲學體系的新的闡發;而是將一系列迄今還未有人想到過的思想最高度地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新的哲學體系。

  這部著作既決不同於新的哲學流派玩弄詞藻,空泛無意義的妄瑣,同樣也根本有別於康德以前時代廢話連篇,平淡無奇的饒舌。」

  然而,出版商洛克豪斯對此書前途頗為憂慮:

  「我擔心你的書只能是一堆廢紙,但願這一擔心不會兌現。」

  洛克豪斯的話不幸言中了,在一年半的時間裡,這部書總共銷了不到100部。這是一本不合時宜的書,當時受到世人青睞的正是蜚聲哲壇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人的思想,叔本華的書同這些人的思想唱反調,光顧者自然廖廖無幾。《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的時代不接受它。

  叔本華對這書的命運忿忿不平,大罵哲學界是想用「沉默法」窒息天才。不過當時他尚未氣餒,要到大學講壇上一展身手。

  1820年,叔本華向柏林大學提出當教師的申請,被接受為編外講師。3月23日,叔本華在同人面前舉行了有關因果性原理的試驗性演講,出席這次講演的黑格爾在講演結束後,就關於動物的行為受動機所支配的觀點向叔本華提出了諷刺性的問題,但是黑格爾還是在大學議定書上簽了字。依照傳統,幾天以後,新講師又以拉丁語作了關於哲學的意義和價值的演講。

  在柏林大學,叔本華共擔任了24個學期的編外講師。叔本華有意與當時名聲最噪的黑格爾較量一翻,他非常自信,要求在黑格爾開課的同一時間開課,唱一場爭奪聽眾的對臺戲。結果,叔本華一敗塗地,學生們都被黑格爾吸引去了,黑格爾講課的教室坐無虛虎,走廓上甚至還擠滿了人,聽叔本華的課的學生只有三人,未授完全課程,叔本華就草草收場,憤怒離開,在隨後的23學期中,叔本華的課因無人聽課,而只得撤銷。

  叔本華徹底失望了。他在柏林大學無法與黑格爾一爭高低。他在一封信中說:「我在這裡擁有什麼呢?

  甚至沒有值得花費力氣的一定數量的聽眾。我無論生活得好壞都不喜歡這個巢。」

  叔本華認為:他和他的著作所遭遇的極度輕視表明,或者是他有負於當代生活,或者是相反。而無論是哪一種情形,他都只能沉默。於是,這位天才的哲學家益發鬱悶悲觀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