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黑格爾 | 上頁 下頁


  §三、在伯爾尼

  1793年10月,黑格爾從圖賓根神學院畢業,征得教會當局的同意,準備繞開教會系統尋找職業,但承諾繼續研究神學,報告學習情況,隨時奉召擔任神職。

  符騰堡神學家的道路通常都是從神學院和候選經過代理職務到牧師之職。但這樣一個目標對於黑格爾來說卻沒有什麼誘人之處,因為他富有哲學的思維方式而缺乏牧師的激情,並且缺乏牧師的口才,是個「很不行的演說家」,於是黑格爾決定放棄神學,選擇哲學。

  黑格爾和謝林都把社會改革的希望寄託於哲學。

  1795年1月6日謝林致黑格爾的信中談到:「上天降了一個大荒之年,陳年的莠草一起冒了出來,誰是除草之人呢?我們都把希望寄託在哲學身上。」

  神學院畢業後,荷爾德林結識了席勒。席勒非常賞識荷爾德林,認為他這位年輕的同鄉最富有詩人氣質,後來席勒把荷爾德林推薦給他的女友夏綠蒂·封·卡爾伯做家庭教師,這樣,荷爾德林去了法蘭克福。

  黑格爾經斯圖加特友人介紹,往南前往瑞士伯爾尼,到當地貴族,大諮議局議會成員,「伯爾尼的閣下先生」卡爾·弗裡德裡希施泰格爾處擔任家庭教師。施泰格爾的家住在楚格,因此黑格爾在一張由伯爾尼政府填發給他的旅行護照中被稱為「親愛的和忠誠的公民楚格的施泰格爾的孩子的家庭教師」。

  受教的是兩個女孩和一個男孩,黑格爾開始授課時,男孩弗裡德裡希·施泰格爾才七歲。

  兩年以後,謝林從神學院畢業,他操其父業,替父親做過幾次佈道,但不久他發現「在牧師和教士的天地裡,什麼都受到限制,變得狹隘」。因此他放棄了神職,到斯圖加特給兩個貴族青年當家庭教師。

  1769年,謝林隨他的學生遷到萊比錫。在萊比錫,謝林很快結識了自然科學家施泰勞斯,浪漫派詩人施萊格爾史弟等人,並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神學院畢業後,黑格爾、荷爾德林、謝林這三位好朋友雖然天各一方,但往時的情誼依然縈繞著他們的情懷,不時互通書信,表達他們的深切感情。同時他們互相鼓勵,交談學問,在「對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偉大事業上」共同前進。正如1795年1月黑格爾給謝林的信中所說的:「理性和自由永遠是我們的口號,無形的教會是把我們聯繫在一起的共同目標。」

  1795年5月,黑格爾作了一次去日內瓦的旅行;次年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他還伴同三個薩克森的家庭教師,徒步攀登了阿爾卑斯山拉伯爾尼段。黑格爾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次旅行。遊覽瑞士的叢山峻嶺和終年秋雪的原野以及冰川、山溪與湖泊,這種閱歷對每個人來說都應該是美妙的,令人神往的,但是在黑格爾那裡卻不是這樣的。

  在黑格爾的旅行印象的記錄中,沒有什麼地方能看出他有點驚羨和感動的表示。他對巨大的山石和冰塊、高峰和冰川無動於衷;對山谷和狹徑感到陰鬱而危急;對山河傾瀉的不絕於耳的濤聲感到厭倦而無聊;只有瀑布還能使他賞心悅目。他這樣寫道:「浪花悠閒自在地墜落飛舞,頗有些可愛之處,」他(指遊客)所看到的瀑布永遠是同一景象,同時又決不是同一景象,關於覆林德瓦爾德冰河,他寫道:「凝視這些,興致索然。」

  黑格爾站在巍峨壯觀的阿爾卑斯叢山之中,絲毫未感覺到造物主神一般的力量,在黑格爾看來,阿爾卑斯山是那麼的僵硬而單調。對於這一點,有人評論說:「他注重審美的印象,而他的氣質又使他不能突出這種印象,他過於誠實、坦率地對待自己而不願偽裝或蒙蔽他本人沒有的感性;他具有某種不為阿爾卑斯山上的任何怪物所壓倒的東西。」

  黑格爾隨東家施泰格爾到他們一家在埃位赫的楚格莊園。在那裡,黑格爾利用東家豐富的藏書、古本,研讀了休謨、孟德斯鳩、雷納爾、席勒的歷史政治著作,做了大量的摘要筆記。

  儘管主人施泰格爾對黑格爾很親切、平和,待遇也很優厚,可是遠在他鄉,隻身一人,昔日的好友如今遠在千里之外,黑格爾倍感寂寞與孤獨,於是常和好友荷爾德林、謝林通信聯繫,互通音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