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語堂 > 吾國吾民 | 上頁 下頁 |
第八章 藝術生活 藝術家 |
|
依著者之見,在中國文明的一切範疇中,唯有藝術堪能對世界文化作出永久的貢獻。我想這一點當不會有激烈的爭論。儘管中國經驗主義的醫藥學給醫學上的研究和發現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中國的科學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自命不凡。中國的哲學永遠也不會給西方留下一個持久的印象。因為中國哲學的中庸、克制以及和平主義都是由於體力衰弱這一條件所造成的,所以中國哲學將永遠不適合於西方人好鬥的性情和旺盛的活力。 基於同樣的原因,中國的社會組織形式也永遠不會適合於西方。孔學過於刻板,道學過於冷漠,佛學過於消極,都不適合西方積極的世界觀。每天遣送人員去北極探險、征服宇宙或者打破速度紀錄的人們絕不會成為良好的佛教徒。我曾經看到一些歐洲的佛教僧侶。他們在一起講話時,聲音十分宏亮,感情十分激烈,無法抑制住心裡的騷動情緒。更有甚者,一位佛教僧侶,在痛斥西方的時候,願意讓天火和硫磺從夭而降,燒毀整個歐洲。當歐洲人披上袈裟,試圖表現為平和消極之時,他們就顯得荒唐可笑了。 然而,如果把中國說成是連自己的藝術都不懂的國度也是不公平的。中國人心靈深處隱藏著的東西,只有通過它們在藝術中的反照才能被認識。因為像西拉諾①那樣,中國人心靈中極端敏銳、頗為精細的感情被多少有點不太討人喜歡的外表蒙蔽了。中國人毫無表情的面容後面,隱藏著一個深沉的情感主義;陰鬱的外表背後,包含著一顆無憂無慮的豪爽的心靈。那些黃色粗笨的手指塑造出了愉快而和諧的形象,高高的顴骨上的杏眼閃爍著和善的光芒,細想著絕美的畫面。從淩霄寶殿到學者的信箋,還有各式各樣的工藝品,中國的藝術展現出一種精美和諧的情調,中國藝術作品鶴立於人類最佳精神產品之林。 ①西拉諾(Cyrano de Bergerac):法國劇作家及詩人,羅斯丹所作同名詩劇的主人翁。 平靜與和諧是中國藝術的特徵,它們源于中國藝術家的心靈。中國的藝術家是這樣一些人:他們與自然和睦相處,不受社會枷鎖束縛和金錢的誘惑,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沉浸在山水和其他自然物象之中。尤為要者,他們必須胸襟坦蕩,絕無絲毫邪念。因為我們堅信,一個優秀的藝術家一定得是一個好人。他必須首先「堅其心志」或「曠其胸襟」,這主要是通過遊歷名山大川,凝神觀照,沉思冥想而達到的。這是中國畫家所必須經歷的嚴格訓練。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文徵明說過:「人品不高,用墨無法。」一位中國藝術家必須融人類的最佳文化和自然的最佳精神於心底。中國最偉大的書法家和畫家之一董其昌在評論另一位畫家時曾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國的藝術家學習繪畫時,並不是到房間裡剝光一個女人的衣服來研究其骨骼構造,也不像西方一些落後的藝術學校那樣(他們至今都這樣做),臨摹古希臘、古羅馬的造型做石音像。中國的藝術家是四處遊歷遍訪名山,如安徽的黃山、四川的峨嵋等等。 中國藝術家如此隱逸山林,是有其重要原因的。首先,藝術家必須觀察自然界變化萬端的形象,包括昆蟲、草木、雲彩和瀑布,使之融人自己的腦海。藝術家要畫出它們,首先必須喜愛它們,與它們的精神息息相關,融為一體。他必須明瞭並熟悉自然界的萬端變化,必須明白同一棵樹在早晨與夜晚、明朗的白天與迷霧的清晨,影子和色彩是怎樣地不同。他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山上的雲彩是如何「盤岩繞峰」的。但是,比冷靜客觀的觀察更重要的是置身大自然中的精神洗禮。李日華(1565~1635)就是這樣描繪一位大畫家的精神洗禮的: 黃子久終日只在荒山亂石叢木深蒞中坐,意態忽忽,人不測其為何。又每往泖中通海處,看激流轟浪,雖風雨驟至,水怪悲沱不顧。噫,此大癡之筆,所以沉鬱變化,幾與造物爭神奇哉! 其二,中國的繪畫總是坐在山頂上實地畫出來的,尤多描繪一些奇峰怪石,這是只有親眼目睹實物的人才會相信的景觀。隱居山林,旨在尋求自然的壯觀之景。一位中國藝術家到美國,就得先去亞利桑那州的大峽或落基山脈中的班夫鎮附近的山巒。來到這種壯麗的場景的人,他會不可避免地獲得精神上的昇華,與其身體的「昇華」同時出現。很奇怪,精神的昇華總是伴隨著人們身體所處位置的提高而來。而從五千英尺高度上看到的生活又總是如此不同。愛好騎馬的人常說他們一旦騎到馬背之上,就會用一種不同的眼光來看世界,我想可能確實如此。因此,隱逸山林同時也意味著尋求道德上的昇華,這是遊歷的最終和最重要的一個目的。這樣,藝術家在飄飄欲仙的高度用平靜而廣博的精神俯瞰世界,他就會把這種精神融會貫通到他的繪畫中去。然後,他帶著這種純潔的精神回到都市生活中,並試圖把這種精神傳達給那些缺乏他那種經歷因此不如他幸運的人們。他的題材可以改變,但山脈的平靜精神卻始終保持著。當他覺得這種精神業已失去或者消耗殆盡的時候,他就再度遊歷,重受山中空氣的洗禮。 正是這種平靜和諧的精神,這種對山中空氣(「山林氣」)的愛好,這種時常染上一些隱士的悠閒和孤獨感的精神和愛好,造就了中國各種藝術的特性,於是,其特性便不是超越自然,而是與自然相融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