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語堂 > 吾國吾民 | 上頁 下頁
第七章 文學生活 西方文學的影響(1)


  當兩種文化相遇時,較為豐富的那種文化應該給予,另一個則應接納,這一點十分自然,也極其合乎邏輯。事實上,儘管令人難以置信,給予要比接納更為幸運。很明顯,中國近30年來在文學和思想上獲益非淺,這全得歸功於西方的影響。承認西方文學內容較為豐富,承認它整體上的優越性,這一點使得自詡為「文學國度」的中國大為震驚。約莫50年前,中國人有深刻印象的只有歐洲的炮艇;約莫30年前,他們對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了深刻印象;約莫20年前,他們發現西方居然還有十分優秀的文學,而現在不少人已經在慢慢地意識到西方甚至具備比他們自己更良好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行為風範。

  對於一個古老而又自傲的國度而言,這可實在使人難以接受,但是中國之大,已經大到可以接受任何東西的地步。無論如何,文學領域的變革已經到來。中國的文學在文體和內容上的深刻變化,比以往整整2000年來的任何變化都要大。受外語的直接影響,白話本身成了文學的媒介;語言的解放是由一位深受西方精神感染的人士所提倡起來的。詞匯大量增加,這意味著增加了大量新的概念,無論是科學、哲學、藝術還是文學的概念都包括在內。這些概念通常比我們思維中的那些舊材料的概念、定義更完善、更精確。我們思維中這種原材料的增多,導致了文體的變革。文體的變革又現代化到舊文人難以辨認的地步,以至使他們發現自己已經很難適應新的語言格式。如果讓他們為雜誌寫一篇在文體和內容上都能為人接受的文章,他會感到茫茫然不知所措。諸如自由詩、散文詩、短篇小說和現代戲劇等新的文學樣式已經出現,長篇小說的寫作技巧也大為改進。更為重要的是,那種在總體上與法國新古典學派觀點非常相似的中國舊文學批評標準現在已被拋棄(新古典主義曾使歐洲人在一個半世紀之中都沒有能夠欣賞莎士比亞)。代之而起的是更為新鮮、豐富和廣闊的文學觀念,這種觀念最終會使文學與生活高度和諧起來,使我們的思維更為精確,使我們的人生更為真誠。

  當然,給予比接納更為幸運。接納帶來了混亂。進步是有趣的,也是痛苦的,更有甚者,進步還常常是醜陋的。伴隨著年輕的中國那心靈的劇烈震盪,我們失去了思想的重心,也失去了歡悅的庸見。這個新舊選擇調整的任務殊非一個尋常的心靈所能承擔,而現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又是極端地幼稚,脾性是那麼易變,觀念是那麼淺薄。理解;日東西是困難的,明白新東西也不大容易。有些許的浪漫主義,也有些許的自由主義;缺乏批判思維能力、缺乏心理穩定因素,對任何舊的東西,屬￿中國所特有的東西,都感到很不耐煩;極端輕信一年一度的思想「新模式」;到南斯拉夫去搜尋最新的詩人,到保加利亞去搜尋最新的小說家;在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情況時小心謹慎,極端敏感(這只能說明自己自信心的缺乏);有一點源於18世紀的理性主義,也有時時襲來的憂鬱和過度的熱情,年復一年的口號之爭就像狗在轉著圈咬自己的尾巴——這一切塑造了現代中國作品的特性。

  我們已經失卻了穩定而完整地看待生活的天賦。今天,文學被罩上了政治的雲彩,作家被分成了兩大陣營:一派捧著法西斯主義,一派捧著共產主義,各自以之為療救一切社會弊病的萬靈藥方。真正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許並不比舊中國的時候強多少。可儘管表面上思想已經得到了解放,以往類似歐洲中世紀「宗教法庭」那樣排斥異端的傳統所引起的極度不安的精神現在卻仍未能平息下來。這種不安只不過是由現代術語來描繪就是了。因為無論如何,中國人喜愛自由,就像喜愛一個外國淫婦一樣,毫無真情可言。這些都是轉折時代的醜惡特徵,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消失的,但那只是在中國成為一個政治上組織得很好的國度,人們的心靈也少了一些敏感的暇疵的時候。

  這一切變化都源于歐洲文學的影響。當然這種影響並不局限于文學,因為中國一次就收穫了西方學術的各種成果,其中包括哲學、心理學、科學、技術、經濟學等方面,以及為現代批判性的文化所包容的一切其他東西。甚至於外國的兒童遊戲、歌曲和舞蹈,現在也正在介紹進來。在討論文學革命的時候,我們已經總結了外來文化在中國文學進步中的積極作用。這種影響的直接來源是歐洲文學的漢語譯作。看一看這些翻譯作品的範圍和內容,你將會發現這種影響的程度,並順便看到這種影響的類型。

  中文版的《1934年出版年鑒》中,有一個近23年來翻譯的詩歌、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的目錄,這些作品出自26個國家的不同作者之手。這個目錄並不完備,但已很能說明問題。現在我們按照作者多寡,將這些國家排列如下:英國46人,法國38人,俄國36人,德國30人,日本30人,美國18人,意大利7人,挪威6人,波蘭5人,西班牙4人,匈牙利3人,希臘3人,非洲2人,猶太人2人,其餘瑞士、比利時、芬蘭、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拉脫維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敘利亞、波斯、印度和泰國各占一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