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譯文序跋集 | 上頁 下頁 |
《一天的工作》(1) |
|
前記② 蘇聯的無產作家,是十月革命以後,即努力於創作的,一九一八年,無產者教化團③就印行了無產者小說家和詩人的叢書。二十年夏,又開了作家的大會④。而最初的文學者的大結合,則是名為「鍛冶廠」的集團。 但這一集團的作者,是往往負著深的傳統的影響的,因此就少有獨創性,到新經濟政策施行後,誤以為革命近於失敗,折了幻想的翅子,幾乎不能歌唱了。首先對他們宣戰的,是《那巴斯圖》(意云:在前哨)派的批評家,英古羅夫⑤說: 「對於我們的今日,他們在怠工,理由是因為我們的今日,沒有十月那時的燦爛。他們……不願意走下英雄底阿靈比亞⑥來。這太平常了。這不是他們的事。」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無產者作家的一團在《青年衛軍》⑦的編輯室裡集合,決議另組一個「十月團」⑧,「鍛冶廠」和「青年衛軍」的團員,離開舊社,加入者不少,這是「鍛冶廠」分裂的開端。「十月團」的主張,如烈烈威支說,是「內亂已經結束,『暴風雨和襲擊』的時代過去了。而灰色的暴風雨的時代又已到來,在無聊的幔下,暗暗地準備著新的『暴風雨』和新的『襲擊』。」所以抒情詩須用敘事詩和小說來替代;抒情詩也「應該是血,是肉,給我們看活人的心緒和感情,不要表示柏拉圖一流的歡喜了⑨。」 但「青年衛軍」的主張,卻原與「十月團」有些相近的。 革命直後的無產者文學,誠然也以詩歌為最多,內容和技術,傑出的都很少。有才能的革命者,還在血戰的渦中,文壇幾乎全被較為閒散的「同路人」所獨佔。然而還是步步和社會的現實一同進行,漸從抽象的,主觀的而到了具體的,實在的描寫,紀念碑的長篇大作,陸續發表出來,如裡培進斯基的《一周間》⑩,綏拉菲摩維支的《鐵流》⑾,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⑿,就都是一九二三至二四年中的大收穫,且已移植到中國,為我們所熟識的。 站在新的立場上的智識者的作家既經輩出,一面有些「同路人」也和現實接近起來,如伊凡諾夫的《哈蒲》⒀,斐定的《都市與年》,也被稱為蘇聯文壇上的重要收穫。先前的勢如水火的作家,現在似乎漸漸有些融洽了。然而這文學上的接近,淵源其實是很不相同的。珂剛教授在所著的《偉大的十年的文學》中說: 「無產者文學雖然經過了幾多的變遷,各團體間有過爭鬥,但總是以一個觀念為標幟,發展下去的。這觀念,就是將文學看作階級底表現,無產階級的世界感的藝術底形式化,組織意識,使意志向著一定的行動的因子,最後,則是戰鬥時候的觀念形態底武器。縱使各團體間,頗有不相一致的地方,但我們從不見有誰想要復興一種超階級的,自足的,價值內在的,和生活毫無關係的文學。無產者文學是從生活出發,不是從文學性出發的。雖然因為作家們的眼界擴張,以及從直接鬥爭的主題,移向心理問題,倫理問題,感情,情熱,人心的細微的經驗,那些稱為永久底全人類的主題的一切問題去,而『文學性』也愈加占得光榮的地位;所謂藝術底手法,表現法,技巧之類,又會有重要的意義;學習藝術,研究藝術,研究藝術的技法等事,成了急務,公認為切要的口號;有時還好像文學繞了一個大圈子,又回到原先的處所了。 「所謂『同路人』的文學,是開拓了別一條路的。他們從文學走到生活去。他們從價值內在底技巧出發。他們先將革命看作藝術底作品的題材,自說是對於一切傾向性的敵人,夢想著無關于傾向的作家的自由的共和國。 然而這些『純粹的』文學主義者們——而且他們大抵是青年——終於也不能不被拉進全線沸騰著的戰爭裡去了。他們參加了戰爭。於是從革命底實生活到達了文學的無產階級作家們,和從文學到達了革命底實生活的『同路人們』,就在最初的十年之終會面了。最初的十年的終末,組織了蘇聯作家的聯盟⒁。將在這聯盟之下,互相提攜,前進了。最初的十年的終末,由這樣偉大的試練來作紀念,是毫不足怪的。」 由此可見在一九二七年頃,蘇聯的「同路人」已因受了現實的薰陶,瞭解了革命,而革命者則由努力和教養,獲得了文學。但僅僅這幾年的洗練,其實是還不能消泯痕跡的。我們看起作品來,總覺得前者雖寫革命或建設,時時總顯出旁觀的神情,而後者一落筆,就無一不自己就在裡邊,都是自己們的事。 可惜我所見的無產者作家的短篇小說很有限,這十篇之中,首先的兩篇,還是「同路人」的,後八篇中的兩篇 ⒂,也是由商借而來的別人所譯,然而是極可信賴的譯本,而偉大的作者,遺漏的還很多,好在大抵別有長篇,可供閱讀,所以現在也不再等待,收羅了。 至於作者小傳及譯本所據的本子,也都寫在《後記》裡,和《豎琴》一樣。 臨末,我並且在此聲謝那幫助我搜集傳記材料的朋友。 一九三二年九月十八夜,魯迅記。 【注釋】 《一天的工作》:魯迅在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三年間編譯的蘇聯短篇小說集,一九三三年三月由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列為《良友文學叢書》之一。內收畢力涅克的《苦蓬》、綏甫林娜的《肥料》、略悉珂的《鐵的靜寂》、聶維洛夫的《我要活》、瑪拉式庚的《工人》、綏拉菲摩維支的《一天的工作》和《岔道夫》、孚爾瑪諾夫的《革命的英雄們》、唆羅訶夫的《父親》、班菲洛夫和伊連珂夫合寫的《枯煤,人們和耐火磚》等作品十篇。其中綏拉菲摩維支的兩篇為文尹(楊之華)譯。《苦蓬》、《肥料》和《我要活》三篇在收入單行本前,曾分別發表於《東方雜誌》半月刊、《北斗》月刊和《文學月報》。 ②本篇最初印入《一天的工作》單行本,未在報刊上發表過。 ③無產者教化團:即「無產階級文化協會」,蘇聯早期文化組織,成立於一九一七年九月,十月革命後,全國各大城市都設有分部,並出版定期刊物《無產者文化》、《汽笛》等。在理論和實踐上,他們都犯有錯誤,一九二〇年列寧曾給予批評。一九三二年解散。 ④作家的大會:指一九二〇年五月「全俄無產階級作家協會」在莫斯科舉行的作家大會,出席者有代表二十五個城市的作家一百五十人。 ⑤英古羅夫:《在崗位上》派的文藝評論家。 這裡引用的他的話,見於他作的《論損失》一文,載《在崗位上》雜誌創刊號(一九二三年)上。 ⑥阿靈比亞:即奧林匹斯,希臘北部的高山,希臘神話中諸神的住所,古希臘人視為神山。 ⑦《青年衛軍》:即《青年近衛軍》,文學藝術和通俗科學雜誌,俄共青年團中央的機關刊物,一九二二年創刊於莫斯科,與同年十月成立的文學團體「青年近衛軍」社有密切關係。一九二三年三月「青年近衛軍」社與「十月」社、「工人之春」社同參加「莫斯科無產階級作家協會」。 ⑧「十月團」:即「十月」社,蘇聯早期的文學團體,一九二二年十二月成立。核心人物有原屬「鍛冶場」社的馬雷希金,「青年近衛軍」社的培賽勉斯基,「工人之春」社的索柯洛夫和未參加團體的裡別進斯基等。 ⑨柏拉圖一流的歡喜:指幻想或理想的快樂。柏拉圖(Plato前427—前347),古希臘哲學家,著有《理想國》、《饗宴篇》等。 ⑩裡培進斯基(1898—1959)通譯裡別進斯基,蘇聯作家。《一周間》,描寫內戰時期鬥爭的小說,有蔣光慈譯本,一九三〇年一月上海北新書局出版。 ⑾綏拉菲摩維支(1863—1949)蘇聯作家。早期作品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一九〇五年革命後,轉而以工人革命鬥爭為主題。《鐵流》,描寫紅軍遊擊隊與敵人鬥爭的長篇小說,發表於一九二四年,有曹靖華譯本,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上海三閒書屋出版,魯迅寫有《編校後記》,現收入《集外集拾遺》。 ⑿革拉特珂夫(1883—1958)蘇聯作家,早年參加革命,曾被沙皇政府逮捕及流放,十月革命後參加國內戰爭和衛國戰爭。《士敏土》(現譯《水泥》),描寫國內戰爭結束後工人階級為恢復生產而鬥爭的長篇小說,發表於一九二五年,有董紹明、蔡詠裳合譯本,一九三二年七月上海新生命書局出版。 ⒀《哈蒲》:伊凡諾夫發表於一九二五年的小說,描寫在西伯利亞獵狐的故事。 ⒁蘇聯作家的聯盟:指一九二八年在莫斯科成立的「全蘇聯無產階級作家協會」。一九三二年,聯共(布)中央作出《關於改組文學藝術團體的決議》,後解散,成立「蘇聯作家協會」。 ⒂這裡所說「首先的兩篇」,指《苦蓬》和《肥料》;「後八篇中的兩篇」,指《一天的工作》和《岔道夫》。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