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譯文序跋集 | 上頁 下頁
《豎琴》(1)


  後記

  劄彌亞丁(Evgenii Zamiatin)生於一八八四年,是造船專家,俄國的最大的碎冰船「列寧」,就是他的勞作。在文學上,革命前就已有名,進了大家之列,當革命的內戰時期,他還借「藝術府」「文人府」的演壇為發表機關,朗讀自己的作品,並且是「綏拉比翁的兄弟們」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于文學是頗為盡力的。革命前原是布爾塞維克,後遂脫離,而一切作品,也終於不脫舊智識階級所特有的懷疑和冷笑底態度,現在已經被看作反動的作家,很少有發表作品的機會了。

  《洞窟》是從米川正夫的《勞農露西亞小說集》譯出的,並參用尾瀨敬止的《藝術戰線》裡所載的譯本。說的是饑餓的彼得堡一隅的居民,苦於饑寒,幾乎失了思想的能力,一面變成無能的微弱的生物,一面顯出原始的野蠻時代的狀態來。為病婦而偷柴的男人,終於只得將毒藥讓給她,聽她服毒,這是革命中的無能者的一點小悲劇。寫法雖然好像很晦澀,但仔細一看,是極其明白的。關於十月革命開初的饑餓的作品,中國已經譯過好幾篇了,而這是關於「凍」的一篇好作品。

  淑雪兼珂(Mihail Zoshchenko)也是最初的「綏拉比翁的兄弟們」之一員,他有一篇很短的自傳,說:

  「我於一八九五年生在波爾泰瓦。父親是美術家,出身貴族。一九一三年畢業古典中學,入彼得堡大學的法科,未畢業。一九一五年當了義勇軍向戰線去了,受了傷,還被毒瓦斯所害,心有點異樣,做了參謀大尉。一九一八年,當了義勇兵,加入赤軍,一九一九年以第一名成績回籍。一九二一年從事文學了。我的處女作,於一九二一年登在《彼得堡年報》上。」

  但他的作品總是滑稽的居多,往往使人覺得太過於輕巧。

  在歐美,也有一部分愛好的人,所以譯出的頗不少。這一篇《老耗子》是柔石從《俄國短篇小說傑作集》(Great Rus^sian Short Stories)裡譯過來的,柴林(Leonide Zarine)原譯,因為那時是在豫備《朝華旬刊》的材料,所以選著短篇中的短篇。但這也就是淑雪兼珂作品的標本,見一斑可推全豹的。

  倫支(Lev Lunz)的《在沙漠上》,也出於米川正夫的《勞農露西亞小說集》,原譯者還在卷末寫有一段說明,如下:

  「在青年的『綏拉比翁的兄弟們』之中,最年少的可愛的作家萊夫·倫支,為病魔所苦者將近一年,但至一九二四年五月,終於在漢堡的病院裡長逝了。享年僅二十二。當剛才跨出人生的第一步,創作方面也將自此從事於真切的工作之際,雖有豐饒的天稟,竟不遑很得秋實而去世,在俄國文學,是可以說,殊非微細的損失的。倫支是充滿著光明和歡喜和活潑的力的少年,常常驅除朋友們的沉滯和憂鬱和疲勞,當絕望的瞬息中,灌進力量和希望去,而振起新的勇氣來的『杠杆』。別的『綏拉比翁的兄弟們』一接他的訃報,便悲泣如失同胞,是不為無故的。

  「性情如此的他,在文學上也力斥那舊時代俄國文學特色的沉重的憂鬱的靜底的傾向,而于適合現代生活基調的動底的突進態度,加以張揚。因此他埋頭于研究仲馬和司諦芬生,竭力要領悟那傳奇底,冒險底的作風的真髓,而發見和新的時代精神的合致點。此外,則西班牙的騎士故事,法蘭西的樂劇 ,也是他的熱心研究的對象。『動』的主張者倫支,較之小說,倒在戲劇方面覺得更所加意。因為小說的本來的性質就屬￿『靜』,而戲劇是和這相反的……

  「《在沙漠上》是倫支十九歲時之作,是從《舊約》的《出埃及記》 裡,提出和初革命後的俄國相共通的意義來,將聖書中的話和現代的話,巧施調和,用了有彈力的暗示底的文體,加以表現的。凡這些處所,我相信,都足以窺見他的不平常的才氣。」

  【注釋】

  《豎琴》:魯迅編譯的蘇聯「同路人」作家短篇小說集,一九三三年一月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為《良友文學叢書》之一。

  內收劄彌亞丁的《洞窟》、淑雪兼柯的《老耗子》、倫支的《在沙漠上》、斐定的《果樹園》、雅各武萊夫的《窮苦的人們》、理定的《豎琴》、左祝黎的《亞克與人性》、拉甫列涅夫的《星花》、英培爾的《拉拉的利益》、凱泰耶夫的《物事》等十篇(其中《老耗子》和《物事》系柔石譯,《星花》系曹靖華譯)。

  本篇最初印入《豎琴》單行本,未在報刊上發表過。

  劄彌亞丁(1884—1937)蘇聯「同路人」作家,文學團體「謝拉皮翁兄弟」的贊助者。十月革命前即寫小說,後死於巴黎。著有長篇小說《我們》、《給成年的孩子們的寓言》等。

  「藝術府」、「文人府」:即「藝術之家」、「文學家之家」。

  米川正夫(1891—1962)日本翻譯家、俄國文學研究者。著有《俄國文學思潮》、《蘇聯旅行記》,譯有《托爾斯泰全集》、《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等。《勞農露西亞小說集》,即《工農俄羅斯小說集》,一九二五年東京金星堂發行。

  回籍:據原文,應作復員。

  《彼得堡年報》:未樣。

  柔石(1902—1931)原名趙平復,浙江寧海人,共產黨員,作家。曾任《語絲》編輯,並與魯迅等創辦朝花社。著有中篇小說《二月》、短篇小說《為奴隸的母親》等,並致力於翻譯介紹外國文藝。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於上海龍華。

  《俄國短篇小說傑作集》:英譯本由S.格拉漢編選,一九二九年E.本痕出版社印行。

  《朝花旬刊》:上海朝花社發行的文藝刊物,著重介紹東歐、北歐及弱小民族的作品,由魯迅、柔石主編,一九二九年六月創刊,同年九月停刊。

  倫支(C.D.CFG,1901—1924)蘇聯「同路人」作家,「謝拉皮翁兄弟」中重要人物之一。他崇拜西歐文藝,自稱為「不可調和的西歐派」。

  仲馬:指大仲馬(A.Dumas,1802—1870),法國作家。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二十年後》及《基度山伯爵》等。

  司諦芬生(R.L.Stevenson,1850—1894)通譯斯蒂文生,英國作家。十九世紀末新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著有小說《金銀島》、《化身博士》等。

  西班牙的騎士故事:在西歐中世紀騎士制度影響下,曾出現大批描寫騎士的冒險生活和武功的作品,流行於法國和西班牙。塞萬提斯(西班牙小說家)的長篇小說《堂·吉訶德》,即借用騎士小說的形式,諷刺了騎士制度和騎士文學。

  法蘭西的樂劇:一種通俗的歌劇(mélodrame),內容比較輕鬆,起源於法國,十八世紀後期及十九世紀,流行於英、美各國。

  《舊約》:即《舊約全書》,基督教《聖經》的前半部分(後半部分稱《新約全書》)。《出埃及記》是《舊約》的第二卷,計四十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