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中國哲學史大綱 | 上頁 下頁 |
第十一篇 荀子 第三章 心理學與名學 一、論心 |
|
荀子說性惡,單指情欲一方面。但人的情欲之外,還有一個心。心的作用極為重要。荀子說: 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正名》) 例如人見可欲之物,覺得此物可以欲,是「情然」;估量此物該要不該要,是「心為之擇」;估量定了,才去取此物,是「能為之動」。情欲與動作之間,全靠這個「心」作一把天平秤。所以說: 心也者,道之工宰也。(《正名》)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解蔽》) 心與情欲的關係,如下: 凡語治而待去欲者,無以道欲而困於有欲者也。凡語治而待寡欲者,無以節欲而困於多欲者也。……欲不待可得,而求者從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從所可,受乎心也。〔天性有欲,心為之制節。〕(此九字,今本闕。今據久保愛所據宋本及韓本增)……故欲過之而動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則欲雖多,奚傷於治?欲不及而動過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則欲雖寡,奚止於亂?故治亂在於心之所可,亡於情之所欲。……以欲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故雖為守門,欲不可去,性之具也。雖為天子,欲不可盡(此下疑脫四字)。欲雖不可盡,求可盡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道者進則近盡,退則節求,天下莫之若也。凡人莫不從其所可而去其所不可。知道之莫之若也,而不從道者,無之有也。……故可道而從之,奚以損之而亂?不可道而離之,奚以益之而治?(《正名》) 這一節說人不必去欲,但求導欲;不必寡欲,但求有節;最要緊的是先須有一個「所可中理」的心作主宰。「心之所可中理,則欲雖多奚傷於治」這種議論,極合近世教育心理,真是荀子的特色。大概這裡也有「別墨」的樂利主義的影響(看第八篇第二章)。 荀子以為「凡人莫不從其所可而去其所不可」,可是心以為可得。但是要使「心之所可中理」不是容易做到。正如《中庸》上說的「中庸之道」,說來很易,做到卻極不易。所以荀子往往把心來比一種權度。他說: 凡人之取也,所欲未嘗粹而來也;其去也,所惡未嘗粹而往也。故人無動而不與權俱。……權不正,則禍托於欲而人以為福;福托於惡,而人以為禍:此亦人所以惑於禍福也。道者,古今之正權也。離道而內自擇,則不知禍福之所托(《正名》。《解蔽篇》所說與此同)。 故《解蔽》篇說: 故心不可不知道。心不知道,則不可道而可非道。……心知道然後可道,可道然後能守道以禁非道。 這裡的「可」字,與上文所引《正名》篇一長段的「可」字,同是許可之可。 要有正確合理的知識,方才可以有正確合理的可與不可。可與不可沒有錯誤,一切好惡去取便也沒有過失。這是荀子的人生哲學的根本觀念。 古代的人生哲學,獨有荀子最注重心理的研究。所以他說心理的狀態和作用也最詳細。他說: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心未嘗不藏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兩也,然而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兩字舊作滿。楊注當作兩是也)。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志即是記憶)。然而有所謂虛,不以所已藏害所將受,謂之虛。 心生而有知,知而有異。異也者,同時兼知之。同時兼知之,兩也,然而有所謂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一。 心臥則夢,偷則自行,使之則謀(《說文》:慮難曰謀)。故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 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一而靜,作之則(此處「謂之」「作之」都是命令的動詞。如今言「教他要虛一而靜,還替他立下法式準則」。王引之把「作之」二字作一句,把則字屬下文,說「心有動作,則……」這正犯了《經義述聞》所說「增字解經」的毛病。章太炎《明見篇》解此章說:「作之,彼意也。」更講不通)。將須道者,〔虛〕之。虛則入(舊作人)。將事道者,〔一〕之。一則盡。將思道者,〔靜之〕。靜則察(此文舊不可通。王引之校改為「則將須道者之虛,〔虛〕則入。將事道者之一,〔一〕則盡。將思道者〔之靜〕靜則察」也不成文法。今改校如上,似乎較妥)。……虛一而靜,謂之大清明。萬物莫形而不見,莫見而不論,莫論而失位。……夫惡有蔽矣哉?(《解蔽》) 這一節本很明白,不須詳細解說。章太炎《明見》篇《國故論衡》下用印度哲學來講這一段,把「藏」解作「阿羅耶識」,把「異」解作「異熟」,把「謀」與「自行」解作「散位獨頭意識」,便比原文更難懂了。心能收受一切感覺,故說是「藏」。但是心藏感覺,和罐裡藏錢不同,罐藏滿了,便不能再藏了。心卻不然,藏了這個,還可藏那個。這叫做「不以所已藏害所將受」,這便是「虛」。心又能區別比類。正如《正名》篇所說:「形體色理以目異,聲音清濁……以耳異,甘苦鹹淡……以口異。……」五官感覺的種類極為複雜紛繁,所以說:「同時兼知之,兩也。」感覺雖然複雜,心卻能「緣耳知聲,緣目知形」,比類區別,不致混亂。這是「不以夫一害此一」。這便叫做「一」。心能有種種活動,如夢與思慮之類。但是夢時盡夢,思慮時盡思慮,專心接物時,還依舊能有知識。這是「不以夢劇亂知」,這便是「靜」。心有這三種特性,始能知道。所以那些「未得道而求道」的人,也須做到這三種工夫:第一要虛心,第二要專一,第三要靜心。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