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中國哲學史大綱 | 上頁 下頁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二章 孟子 四、教育哲學


  孟子的性善論,不但影響到他的人生觀,並且大有影響於他的教育哲學。他的教育學說有三大要點,都於後世的教育學說大有關係。

  (甲)自動的

  孟子深信人性本善,所以不主張被動的和逼迫的教育,只主張各人自動的教育。他說: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離婁》)

  《公孫醜》篇論養氣的一段,可以與此印證: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孟子說「君子之所行教者五」,那第一種是「有如時雨化之者」。不耘苗也不好,揠苗也不好,最好是及時的雨露。

  (乙)養性的

  人性既本來是善的,教育的宗旨只是要使這本來的善性充分發達。孟子說: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離婁》)

  教育只是要保存這「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人性。《孟子》書中說此點最多,不用細舉了。

  (丙)標準的

  教育雖是自動的,卻不可沒有標準。孟子說:

  羿之教人射必至於彀,學者亦必至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告子》)

  又說:

  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廢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盡心》)

  這標準的教育法,依孟子說來,是教育的捷徑。他說:

  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圓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離婁》)

  前人出了多少力,才造出這種種標準。我們用了這些標準,便可不勞而得前人的益處了。這是標準的教育法的原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