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中國章回小說考證 | 上頁 下頁
《三俠五義》序(4)


  三 《三俠五義》與《七俠五義》

  《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是從《龍圖公案》變出來的。我藏的一部《三俠五義》(即亞東此本的底本),光緒八年壬午(一八八二)活字排本,有三篇短序。問竹主人(著者自號)序說:

  是書本名《龍圖公案》,又日《包公案》,說部中演了三十餘回,從此書內又續成六十多本;雖是傳奇志異,難免怪力亂神。茲將此書翻舊出新,添長補短,刪去邪說之事,改出正大之文,極贊忠烈之臣,俠義之事,……故取傳名日「忠烈俠義」四字,集成一百二十回。……

  又有退思主人序說:

  原夫《龍圖》一傳,舊有新編;貂續千言,新成其帙。補就天衣無縫,獨具匠心;裁來雲錦缺痕,別開生面。百二回之通絡貫脈,三五人之義膽俠腸,……

  這可見當時作者和他的朋友都承認這書是用《龍圖公案》作底本的。但《龍圖公案》「雖是傳奇志異,難免怪力亂神」,所以改作的人「將此書翻舊出新,添長補短,刪去邪說之事,改出正大之文」,遂成了一部完全不同的新書。《龍圖公案》裡鬧東京的五鼠是五個妖怪,玉貓是一隻神貓;改作之後,五鼠變成了五個俠士,玉貓變成了「禦貓」展昭,神話變成了人話,志怪之書變成了寫俠義之書了。這樣的改變真是「翻舊出新」,可算是一種極大的進步。

  可惜我們現在還不能知道這部書的作者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依壬午活字本的三篇序看來,這書的原作者自號「問竹主人」。但壬午本還有兩篇序,一篇是入迷道人做的,他說:

  辛未春(一八七一),由友人問竹主人處得是書而卒讀之。……草錄一部而珍藏之。乙亥(一八七五)司榷淮安,公餘時從新校閱,另錄成編,訂為四函。年餘始獲告成。去冬(一八七八)有世好友人退思主人者,……攜去,……付刻於聚珍板。……

  退思主人序也說:

  戊寅冬(一八七八)于友人入迷道人處得是書寫本,知為友人問竹主人互相參合刪定,匯而成卷。

  是此書曾經入迷道人的校閱刪定。

  壬午本首頁題「忠烈俠義傳,石玉崑述」。我們因此知道問竹主人即是石玉崑。石玉崑的事蹟,現在還無從考起。後來光緒庚寅(一八九〇)北京文光樓續刻《小五義》及《續小五義》,序中說有「友人與石玉崑門徒素相往來,……將石先生原稿攜來」。這話大概不可相信。《三俠五義》的末尾有續集的要目,其中不提及徐良;而《小五義》以下,徐良為最重要的人。這是一可疑。《三俠五義》已寫到軍山的聚義,而《小五義》仍從顏按院上任敘起,重述至四十一回之多;情節多與前書不同,文章又很壞,遠不如前集。這是二可疑。《小五義》中,沈仲元架走顏按院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關鍵。然而前集百零六回敘鄧車行刺的事並無氣走沈仲元的話;末尾的要目預告裡也並沒有沈仲元架跑按院的話。這是三可疑。《三俠五義》末尾預告續集「也有不足百回」,而《小五義》與《續小五義》共有二百兒十回。這是四可疑。從文章上看來,《三俠五義》與《小五義》決不是一個人做的。所以《〈小五義〉序》裡的話是不可靠的。然而《〈小五義〉序》卻使我們得一個消息:大概石玉崑此時(一八九〇)已死了。他若不曾死,文光樓主人決不敢扯這個大謊。

  (附記)我從前曾疑心石玉良的原本,也許是很幼稚的,文字略如《小五義》。如果《〈小五義〉序》所說可信,那麼,入迷道人修改年余的功勞真不小了。

  《三俠五義》成書在一八七一年以前,至一八七九年始出版。十年後(一八八九),俞曲園先生(樾)重行改訂一次,把第一回改撰過,改顏查散為顏昚敏,改書名《三俠五義》為《七俠五義》。《七俠五義》本盛行於南方,近年來《三俠五義》舊排本已不易得,南方改本的《七俠五義》已漸漸侵入京津的書坊,將來怕連北方的人也會不知道《三俠五義》這部書了。其實《三俠五義》原本確有勝過曲園先生改本之處。就是曲園先生最不滿意的第一回也遠勝於改本。近來上海戲園裡編《狸貓換太子》新戲,第一本用《三俠五義》第一回作底本,這可見京班的戲子還忘不了《三俠五義》的影響,又可見改本的第一回刪去了那有聲有色的描寫部分便沒有文學的趣味,便不合戲劇的演做了。這回亞東圖書館請俞平伯先生標點此書,全用《三俠五義》作底本,將來定可以使這個本子重新流行於國中,使許多讀者知道這部小說的原本是個什麼樣子。平伯是曲園先生的曾孫。《三俠五義》因曲園先生的表章而盛行於南方,現在《三俠五義》的原本又要靠平伯的標點而保存流傳,這不但是俞家的佳話,也可說是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了。

  曲園先生對於此書曾有很熱烈的賞贊。他的序裡說:

  ……及閱至終篇,見其事蹟新奇,筆意酣恣,描寫既細入毫芒,點染又曲中筋節,正如柳麻子說「武松打店」,初到店內無人,驀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甏皆甕甕有聲:閑中著色,精神百倍。如此筆墨方許作平話小說;如此平話小說方算得天地間另是一種筆墨!

  這篇序雖沒有收入《春在堂集》裡去,然而曲園先生的序跋很少有這樣好的文章,也沒有第二篇流傳這樣廣遠的。曲園先生在學術史上自有位置,正不必靠此序傳後;然而他以一代經學大師的資格來這樣讚賞一部平話小說,他的眼力總算是很可欽佩的了。

  《三俠五義》有因襲的部分,有創造的部分。大概寫包公的部分是因襲的居多,寫各位俠客義士的部分差不多全是創造的。

  第一回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其中各部分大抵是因襲元朝以來的各種傳說,我們在上章已分析過了。這一回裡最有精彩的部分是寫陳琳抱妝盒出宮,路遇劉皇后盤詰的一段。這一段是沿用元曲《抱妝盒》第二折的。我摘抄幾段來做例:

  〔劉皇后引宮女沖上雲〕休將我語同他語,未必他心似我心。那寇承禦這小妮子,我差他幹一件心腹事去,他去了大半日才來回話,說已停當了。我心中還信不過他。如今自往金水橋河邊看去:有甚麼動靜,便見分曉。〔做見科,雲〕兀的垂楊那壁不是陳琳?待我叫他一聲。陳琳!〔正末慌科,雲〕是劉娘娘叫,我死也。〔唱〕……(曲刪)……〔做放盒見科〕〔劉皇后雲〕陳琳,你那裡去?〔正末雲〕奴婢往後花園採辦時新果品來。〔劉皇后雲〕別無甚公事麼?〔正末雲〕別無甚公事。〔劉皇后雲〕這等,你去罷。〔正末做捧盒急走科〕〔劉皇后雲〕你且轉來。〔正末回,放盒,跪科,雲〕娘娘有甚分付?〔劉皇后雲〕這廝,我放你去,就如弩箭離弦,腳步兒可走的快。我叫你轉來,就如氈上拖毛,腳步兒可這等慢。必定有些蹊蹺。我問你,……待我揭開盒兒看個明白。果然沒有夾帶,我才放你出去。……取盒兒過來,待我揭開看波。〔正末用手按盒科,雲〕娘娘,這盒蓋開不的。上有黃封御筆,須和娘娘同到萬歲爺跟前面說過時,方才敢開這盒蓋你看。〔劉皇后雲〕我管甚麼黃封御筆!則等我揭開看看。〔正末按住科〕……〔劉皇后做怒科,雲〕陳琳,你不揭開盒兒我看,要我自動手麼?〔正末唱〕

  呀!見娘娘走向前,唉!

  可不我陳琳呵,這死罪應該?

  〔劉皇后雲〕我只要辯[辨]個虛實,觀個真假,審個明白。〔正末唱〕

  他待要辯[辨]個虛實,

  觀個真假,

  弄個明白!

  〔寇承禦慌上科,雲〕請娘娘回去。聖駕幸中宮要排筵宴哩。〔劉皇后雲〕陳琳,恰好了你。若不是駕幸中宮,我肯就放了你出去?……〔並下〕

  我們拿這幾段來比較《三俠五義》第一回寫抱妝盒的一段,可以看出石玉崑沿用元曲,只加上小小的改動,刪去了「駕幸中宮」的話,改成這樣更近情理的寫法:

  ……劉妃聽了,瞧瞧妝盒,又看看陳琳,複又說道:「裡面可有夾帶?……」陳琳當此之際,把死付於度外,將心一橫,不但不怕,反倒從容答道:「並無夾帶。娘娘若是不信,請去皇封,當面開看。」說著話,就要去揭皇封。劉妃一見,連忙攔住道:「既是皇封封定,誰敢私行開看?難道你不知規矩麼?」陳琳叩頭說:「不敢!不敢!」劉妃沉吟半晌;因明日果是八千歲壽辰,便說:「既是如此,去罷!」陳琳起身,手提盒子,才待轉身;忽聽劉妃說:「轉來!」陳琳只得轉身。劉妃又將陳琳上下打量一番,見他面上顏色絲毫不漏,方緩緩的說道:「去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