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中國章回小說考證 | 上頁 下頁
考證《紅樓夢》的新材料(5)


  五 脂本與戚本

  現行的《紅樓夢》本子,百廿回本以程甲本(高鶚本)為最古,八十回本以戚蓼生本為最古,戚本更古于高本,那是無可疑的。平伯在數年前對於戚本曾有很大的懷疑,竟說他「決是輾轉傳抄後的本子,不但不免錯誤,且也不免改竄」(《〈紅樓夢〉辨》,上,一二六)。但我曾用脂硯齋殘本細校戚本,始知戚本一定在高本之前,凡平伯所疑高本勝於戚本之處(一三五—一三七),皆戚本為原文,而高本為改本。但那些例子都很微細,我在此文裡不及討論,現在要談幾個更重要之點。

  我用脂本校戚本的結果,使我斷定脂本與戚本的前二十八回同出於一個有評的原本,但脂本為直接抄本,而戚本是間接傳抄本。

  何以曉得兩本同出於一個有評的原本呢?戚本前四十回之中,有一半有批評,一半沒有批評;四十回以下全無批評。我仔細研究戚本前四十回,斷定原底本是全有批評的,不過抄手不止一個人,有人連評抄下,有人躲懶便把評語刪了。試看下表:

  看這個區分,我們可以猜想當時抄手有二人,先是每人分頭抄一回,故甲抄手專抄奇數,便有評;乙抄手抄偶數,便無評;至十二回以下甲抄手連抄十五回,都有評;乙抄手連抄九回,都無評。

  戚本前二十八回,所有評語,幾乎全是脂本所有的,意思與文字全同,故知兩本同出於一個有評的原底本。試更舉幾條例為鐵證。戚本第一回云:

  一家鄉官姓甄(真假之甄寶玉亦借此音,後不注)名費廢,字士隱。

  脂本作

  一家鄉官,姓甄(真。後之甄寶玉亦借此音,後不注)名費(廢),字士隱。

  戚本第一條評注誤把「真」字連下去讀,故改「後」為「假」,文法遂不通。第二條注「廢」字誤作正文,更不通了。此可見兩本同出一源,而戚本傳抄在後。

  第五回寫薛寶釵之美,戚本作

  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此句定評),想世人目中各有所取也。按黛玉、寶釵二人一如嬌花,一如纖柳,各極其妙,此乃世人性分甘苦不同之故耳。

  今檢脂本,始知「想世人目中」以下四十二字都是評注,緊接「此句定評」四字之後。此更可見二本同源,而戚本在後。

  平伯說戚本有脫誤,上舉兩例便可證明他的話不錯。

  我因此推想得兩個結論:

  (1)《紅樓夢》的最初底本是有評注的。

  (2)最初的評注至少有一部分是曹雪芹自己作的,其餘或是他的親信朋友如脂硯齋之流的。

  何以說底本是有評注的呢?脂本抄於乾隆甲戌,那時作者尚生存,全書未完,已是「重評」的了,可以見甲戌以前的底本便有評注了。戚本的評注與脂本的一部分評注全同,可見兩本同出的底本都有評注。又高鶚所據底本也有評注。平伯指出第三十七回賈芸與寶玉的書信末尾寫著

  男芸跪書一笑,

  檢戚本始知「一笑」二字是評注,誤入正文。程甲本如此,程乙本也如此。平伯說,「高氏所依據的抄本也有這批語,和戚本一樣,這都是奇巧的事」(《〈紅樓夢〉辨》上,一四四)。其實這並非「奇巧」,只證明高鶚的底本也出於那有評注的原本而已(高程刻本合刪評注)。

  原底本既有評注,是誰作的呢?作者自加評注本是小說家的常事;況且有許多評注全是作者自注的口氣,如上文引的第一回「甄」字下注云:

  真。後之甄寶玉亦借此音,後不注。

  這豈是別人的口氣嗎?又如第四回門子對賈雨村說的「護官符」口號,每句下皆有詳注,無注便不可懂,今本一律刪去了。今抄脂本原文如下:

  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諺俗口碑,其口碑排寫得明白,下面皆注著始祖官爵並房次。石頭亦曾照樣抄寫一張。今據石上所抄云: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甯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除甯、榮親派八房在都外,現原籍住者十二房。)(適按,二十房,誤作十二房,今依戚本改正。)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房分共十八,都中現住者十房,原籍現住八房。)(適戚本誤作二十)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紫微舍人薛公之後,現領內府帑銀行商,共八房分。)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後,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適按,在籍二字誤脫,今據戚本補。)

  這四條注都是作者原書所有的,現在都被刪去了。脂本裡,這四條注也都用朱筆寫在夾縫,與別的評注一樣抄寫。我因此疑心這些原有的評注之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作者自己作的。又如第一回「無材補天,幻形人世」兩句有評注云:

  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慚恨。

  這樣的話當然是作者自己說的。

  以上說脂本與戚本同出於一個有評注的原本,而戚本傳抄在後。但因為戚本傳抄在後,《紅樓夢》的底本已經過不少的修改了,故戚本有些地方與脂本不同。有些地方也許是作者自己改削的;但大部分的改動似乎都是旁人斟酌改動的;有些地方似是被抄寫的人有意刪去,或無意抄錯的。

  如上文引的全書「凡例」,似是抄書人躲懶刪去的,如翻刻書的人往往刪去序跋以節省刻資,同是一種打算盤的辦法。第一回序例,今本雖保存了,卻刪去不少的字,又刪去了那首「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很好的詩。原本不但有評注,還有許多回有總評,寫在每回正文之前,與這第一回的序例相像,大概也是作者自己作的。還有一些總評寫在每回之後,也是墨筆楷書,但似是評書者加的,不是作者原有的了。現在只有第二回的總評保存在戚本之內,則戚本第二回前十二行及詩四句是也。此外如第六回,第十三回,十四回,十五回,十六回,每回之前皆有總評,戚本皆不曾收入。又第六回,二十五回,二十六回,二十七回,二十八回,每回之後皆有「總批」多條,現在只有四條(廿七回及廿八回後)被收在戚本之內。這種刪削大概是抄書人刪去的。

  有些地方似是有意刪削改動的。如第二回說元春與寶玉的年歲,脂本作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這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

  戚本便改作了

  不想後來又生了一位公子。

  這明是有意改動的了。又戚本第一回寫那位頑石

  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豐神迥異,來至石下,席地而坐,長談,見一塊鮮明瑩潔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拏。那僧托於掌上,……

  這一段各本大體皆如此;但其實文義不很可通,因為上面明說是頑石,怎麼忽已變成寶玉了?今檢脂本,此段多出四百二十余字,全被人刪掉了。其文如下:

  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豐神迥別,說說笑笑,來至峰下,坐于石邊,高談快論。先是說些雲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後便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說道:「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適問(聞)二位談那人世間榮耀繁華,心切慕之。弟子質雖粗蠢,性卻稍通。況見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天濟世之材,利物濟人之德。如蒙發一點慈心,攜帶弟子,得入紅塵,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里,受享幾年,自當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二仙師聽畢,齊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紅塵中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到不如不去的好。」這石凡心已熾,那裡聽得進這話去?乃複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強制,乃歎道:「此亦靜極思動,無中生有之數也。既如此,我們便攜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時,切莫後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說你性靈,卻又如此質蠢,並更無奇貴之處。如此,也只好踮腳而已。也罷,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一)助。待劫終之日,複還本質,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頭聽了,感謝不盡。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將一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佩可拿。

  這一長段,文章雖有點囉嗦,情節卻不可少。大概後人嫌他稍繁,遂全刪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