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中國章回小說考證 | 上頁 下頁 |
百二十回本《忠義水滸傳》序(5) |
|
胡應麟說: 餘二十年前所見《水滸傳》本,尚極足尋味。十數載來,為閩中坊賈刊落,止錄事實,中間游詞餘韻神情寄寓處,一概刪之,遂不堪覆瓿。後數十年,無原本印證,此書將永廢。 胡應麟生於一五五一年(據王世貞《石羊生傳》),當嘉靖三十年。他的死年不可考,他的文集(《少室山房類稿》,有《四庫全書》本,有《續金華叢書》本。)裡無萬曆庚子(一六〇〇)以後的文字,他死時大概年約五十歲。他說的「二十年前所見《水滸傳》本」,當是他少年時,約當隆慶、萬曆之間,當西曆一五七二年左右。他所見的本子,正是新安刻的所謂郭本。他說那種本子「尚極足尋味」,中間多有「游詞餘韻神情寄寓處」,更證以上文所引「王進開章」的話,我們可以斷定郭本的文字必定和李贄批點的《忠義水滸傳》百回本相差不遠。 李贄(卓吾)死在萬曆三十年(一六〇二),年七十六。今世所傳《忠義水滸傳》,大概出於李贄死後。因為他愛批點雜書,故坊賈翻刻《水滸傳》,也就借重這一位身死牢獄而名譽更大的名人。日本岡島璞翻刻的《忠義水滸傳》,有李贄的《讀〈忠義水滸傳〉序》一篇。此序雖收在《焚書》及《李氏文集》,但《焚書》與《文集》皆是李贄死後的輯本,不足為據。此如《三國演義》之有金聖歎的「外書」,似是書坊選家的假託。若李氏批點本《水滸傳》出在一六〇〇年以前,胡應麟藏書最多,又很推崇《水滸傳》,不應該不見此本。故我疑心李氏批點本是一六〇〇年以後刻印的,大概去李氏之死不很久,約當一六〇五年左右。大概郭本流傳不多,而閩中坊賈刪節的本子卻很盛行,當時文學家如胡應麟之流,都曾感覺惋惜,於是坊賈有刻郭本的必要,遂假託于李贄批點之本。試看岡島璞翻刻本所保存的李贄批語,與百二十回本的批語,差不多沒有一個字相同的。如第二回,兩本各有十幾條眉批,但只有一條相同,兩本同是所謂李贄批點本,而有這樣的大不同,故我們可以斷定兩本同是假託于李贄的。 這種李氏百回本,大概是根據于郭本的,故我們可以從這種本子上推論郭本的性質。 郭本似是用已有的「X」、「Y」、「Z」等本子來重新改造過的。「X」本的事蹟大略,似乎全採用了。「Y」本的田虎、王慶兩大段,太幼稚了,太荒唐了,實在沒有採用的價值。但郭本的改作者卻看中了王慶被高俅陷害的一小段,所以他把這一段提出來,把王慶改作了王進,柳世雄改作了柳世權,把稱王割據的王慶改作了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孝子,把一段無意識的故事改作了一段最悲哀動人又最深刻的《水滸》開篇。此外,王慶和田虎的兩大段便全刪去了。 郭本雖根據「X」、「Y」等本子,但其中創作的成分必然很多。這位改作者(施耐庵或汪道昆)起手確想用全副精力做一部偉大的小說,很想放手去做,不受舊材料的拘束,故起首的四十回(從王進寫到大鬧江州),真是絕妙的文字。這四十回可以完全算是創作的文字,是《水滸傳》最精彩的部分。但作者到了四十回以後,氣力漸漸不加了,漸漸地回到舊材料裡去,草草地把一百零八人都擠進來,草草地招安他們,草草地送他們出去征方臘。這些部分都遠不如前四十回的精彩了。七十回以下更潦草得厲害,把元曲裡許多幼稚的《水滸》故事,如李逵喬坐衙、李逵負荊、燕青射雁等等,都穿插進去。拼來湊去,還湊不滿一百回。王慶、田虎兩段既全刪了,只好把「Z」本中篇幅較短的征遼國一段故事加進去。 故郭本和所謂李卓吾批點的百回本《水滸傳》,是用「X」本事蹟的全部而大加改造,加上「Z」本的征遼故事,又加上從「Y」本借來重新改造過的王進與高俅的故事作為開篇,但完全刪除了王慶、田虎兩大部分。 但據胡應麟所說,十六世紀的晚年,閩中坊賈刻有刪節本的《水滸傳》(其說引見上文)。鄧之誠先生《骨董瑣記》卷三引金壇王氏《小品》說: 此書每回前各有楔子,今俱不傳。予見建陽書坊中所刻諸書,節縮紙板,求其易售,諸書多被刊削。此書亦建陽書坊翻刻時刪落者。 每回前各有楔子,是不可能的事;此與周亮工《書影》所說「一百回各以妖異語引其首」,同是以訛傳訛,後文我另有討論。王彥泓所記建陽書坊刪削《水滸》事,可與胡應麟所記互相印證,同是當時人士的記載。此種刪節的《水滸傳》,我們現在所見的,有百十五回本,有百二十四回本;雖未見而知道的,有百十回本。這些本子都比李卓吾批點本簡略得多。魯迅先生稱這些本子為「簡本」,但他不信百十五回本就是胡應麟說的閩中坊賈刪節本。他以為百十五回簡本「文詞蹇拙,體制紛紜,中間詩歌亦多鄙俗,甚似草創初就,未加潤色者。雖非原本,蓋近之矣」。魯迅主張百十五回簡本的成就「殆當先於繁本」。他的理由是:「以其用字造句,與繁本每有差違,倘是刪存,無煩改作也。」 魯迅先生所舉的理由,頗不能使我心服。他論金聖歎七十回本時,曾說: 然文中有因刪去詩詞而語氣遂參差者,則所據殆仍是百回本耳。 這可見「倘是刪存,無煩改作」之說不能完全成立。再試看我所得的百二十四回本刪節更厲害了,但改作之處更多。如魯迅所引林沖雪中行沽的一段: 在百回本(日本翻明本)有六百零一字(百二十回本同) 在百十五回本 有二百四十八字 在百二十四回本 只有一百四十一字 可見百二十四回本是刪節最甚的本子,然而這個本子也有很分明的改作之處。如林沖在天王堂遇著酒生兒李小二,小二夫妻在酒店裡偷聽得陸虞候同管營差撥的陰謀,他們報告林沖,勸他注意,林沖因此帶了刀,每日上街去尋他的仇人,以後才是接管草料場的文章。這一大段在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裡都有二千字之多,在百十五回本裡也有一千一百多字。但在百二十四回本裡,李小二夫妻同他們的酒店都沒有了。只說有一天,一個酒保來請管營與差撥吃酒,他們到了店裡,見兩個軍官打扮的人,自稱陸謙、富安,把高太尉的書信給管營與差撥看了,他們定下計策,分手而去。全文只有三百五十多個字。故若添上李小二夫妻的故事,須有一千一百到二千字;若刪了他們,改造一番,三百多字便夠用了。這可見刪節也往往正有改作的必要,故魯迅先生「刪存無煩改作」之說不能證明百十五回本之近于古本,也不能證明此種簡本成於百回繁本之先。俞平伯先生也主張此說,同一錯誤。 今日市上最風行的每頁插圖的節本小說多種,專為小孩子和下流社會做的,俗名「畫書」。每頁上圖畫差不多占全頁,圖畫上方印著四五十個字的本文,其中有《水滸傳》、《西遊記》、《薛仁貴征東》等等,刪節之處最多,有時因刪節上的需要,往往改動原文,以便刪節。看了這些本子,便知「刪存無煩改作」之說是不能成立的。 故我主張,百十回本和百二十四回本等簡本大概都是胡應麟所說的坊賈刪節本:其中從誤走妖魔到招安後征遼的部分,和後文征方臘到卷末,都是刪節百回郭本的;其中間插入征田虎、王慶的部分,是採用百回郭本以前的舊本(上文叫做「Y」本)的。加入這兩大段,又不曾刪去征遼一段,便不止百回了。故有百十回到百二十四回的參差。 外面通行的《征四寇》,即是從這坊賈刪節本出來的。我從前認《征四寇》是從「原百回本」出來的,那是我的誤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