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胡適文存二集 | 上頁 下頁
這一周(9)


  34

  直系軍人發出許多通電來反對「聯省會議」。吳佩孚說:

  立法之權,屬諸國會。各方如有所見,不妨向國會陳議,用備研究。豈可另尋途徑,僭越職權?

  孫傳芳說:

  一俟憲法告成,則主權所著,何者應畀與中央,何者應畀與地方,必然迎刃而解,又何必再開聯省會議?

  是呵!說的有理呵!然而七日政府卻又下命令召集一個財政會議了。財政會議的發起人自己說:

  目前應召集各省財政人員來京籌商辦法,將各省稅款,何者應歸地方,何者應解中央,劃清許可權,內外相維。

  假如有人引孫傳芳的話來駁張英華,可不是針鋒相對嗎?可憐的人,知二五而不知一十!

  十一年九月三至十日

  35

  我們從前對於王寵惠的內閣,曾有一個要求:要求他們不要沒有計劃的上臺,沒有計劃的下臺。現在「王代閣」已總辭職了。沒有計劃的上臺和沒有計劃的下臺,都實現了。「代閣」時代的困難,我們也知道:同床異夢的閣員,索薪的包圍,名義上——「代閣」——的不分明:這都是實在情形。但現在正式的「王內閣」似乎又要出現了:閣員的色彩雖然不能做到「清一色」,漸漸趨向「湊一色」了;「依法懲辦」的命令似乎可以減少索薪團的包圍了。這個時候出來組閣的人,總應該有個計劃了。我們對於這個第二次的王內閣,仍舊是一個忠告:沒有計劃而來,沒有計劃而去,是可恥的事。

  36

  王寵惠雖不曾宣佈什麼政策,然而北方的軍人已替他發表一個大政策了。直系的軍人反對唐紹儀內閣的許多通電,大意都是說,唐紹儀是主張聯省自治的,所以不配組閣;最配組閣的只有王寵惠。那樣看來,北方軍人早已公認「反對聯省自治」為王寵惠的一種大政方針了。我們盼望王氏對於這一點有一種明白的表示。

  37

  我們請讀者注意本期登出的一篇對於目前時局的計劃。他提出關於政治的兩條辦法,關於財政的四條,我們大致都贊成。我們覺得他這個計劃裡最大膽的是主張由政府公開的調解直奉的私鬥,消除那逼人的戰禍。我們承認這個意見很有供大家注意的價值。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兩大系的軍閥天天練兵籌餉,準備作戰,像兩個不共戴天的敵國一樣,然而政府毫不敢過問,總想等到一系打敗了再來下令捉死老鼠!不但政府如此,國民也不敢過問,也想等到一系打倒之後再來說漂亮話,嘴裡心裡安慰著自己道:「讓軍閥自家打自家,倒了一個少一個」!這是我們的大羞恥!我們盼望國中輿論注意這個逼人的問題:奉、直的問題不解決,我們別想談財政,也別想談外蒙古,也別想談教育,更別想談裁兵和統一。

  38

  教育部召集的學制會議,日內就要開會了,我們對於這個會議,有兩個希望。第一,我們希望到會的教育專家不要太注重學制的改革。學制從硬性的變成有彈性的,固是一大解放。但教育的精神究竟在內容而不在學制的系統。這一次學制會議,依我們懸猜起來,至多不過能做到正式承認或修正後承認去年全國教育會聯合會的新學制原案。至於那更重要的「新學制課程」,決不是六七天的大會能議決的。我們希望學制會議能組織一個長期的新學制課程草案委員會,委託他們從容研究這個問題。第二,我們對於新學制的中學部分,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希望學制會議對於這一部分中的高級中學要特別慎重。現在辦不好四年中學的人,也決辦不好六年的中學。我們主張,現在只可指定少數已有成績的中學,准他們辦高級中學。高級中學須離特別預算,須規定教員的資格。除了幾個教育發達的省分之外,每省此時只可有一個高級中學。以後不妨分期逐漸增加,但此時不可不抱定「甯闕毋濫」的宗旨。這是我們對於學制會議的希望。

  9月11至17日

  39

  我們對於王內閣,曾提出一個解決目前時局的計劃。現在我們對於這一次出來任教育總長的湯爾和,也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本年八月國語統一籌備會第四次年會曾有一個議案,原文是:「請教育部把一切公文改成國語,並且加上標點符號,給全國做個榜樣」。這個議案,我們希望湯氏早日批准實行。標點符號案是教育部頒佈的,小學改用國語案也是教育部頒佈的。教育部既然正式提倡標點符號,既然正式提倡國語,豈可至今還不肯用國語和標點來做公文嗎?況且公文法令的第一要件是要明白無疑。凡是可以使公文格外明白無疑的,都應該採用。所以向來詔令告示口供往往用白話體,並且用句讀。

  這並非創例,不過是推廣向來的一個老法子,使他更精密,更普遍罷了。還有一層,中國的公文裡,保存著無數古代階級政治的遺形物,最不合今日民主共和國的精神。若一律改用白話,不但虛偽的文句可以掃空,階級觀念的根株也就可以一齊掘倒了。所以我們主張中華民國的法律公文應該一律改用白話,一律分段,一律加上新式標點符號;教育部既然正式提倡國語與標點符號,這個改革應該從教育部做起。我們盼望湯爾和這一次出來就職,至少可以做到這一件需要的改革。

  40

  近來中國新聞界捏造新聞的手段,似乎更巧妙了!前不多時,我們在北京《中華新報》上首先讀到漢陽兵工廠被工人炸毀大部分,損失六百余萬元的重大消息;然當日並無他報記載此事,我們還不敢深信;過了兩天,北京各報差不多全有此事了。「三人成市虎」,這事竟很像真的了。然而此事竟是假的。最近的新聞製造家似乎也知道單製造「風聞」的新聞是不足以取信於社會的了,於是他們改換方法,竟來製造「檔」!

  前兩周,各報上登出曹錕、吳佩孚給孫文的第二電,說「先生反對聯省自治,錕等極表同情。……」這一電,當時我們都信以為真,現在洛陽方面卻正式否認此電了。前日(22日)《黃報》登出王寵惠給陳炯明的一個長電報,說什麼「非統一不足以裁兵,非裁兵不足以理財,非理財不足以救亡……」後來我們面問王氏,始知這個電報全是捏造的。研究歷史的人,往往輕視無證據的記載,但他們對「檔的證據」(Document evidence),卻終不敢隨便忽略。現在中國的新聞製造廠竟老實製造「檔的證據」;這個風氣一開,報紙的信用全失,今日不能取信于讀者,將來也全無歷史參考的價值了!

  9月18至24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