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胡適文存二集 | 上頁 下頁 |
費經虞與費密(5) |
|
(2)費氏論經學傳授源流 用帝王公卿治安天下的政治史作道統,這是費氏父子的一種道統論。但他們另作一種《道脈譜》,敘七十子之後經學傳授的統系,表示儒學傳授並不曾中斷,並沒有宋儒說的「孟子沒而不得其傳焉」的事。這也是用歷史的事實來證明宋儒的道統論的虛妄。費密作《道脈譜論》(《弘道書》上),簡直是一篇儒學史論。他說: 秦人焚書,經文盡失。儒者壁藏之,塚藏之,子若孫口授之,二三門人討論纂述之:保秘深厚,幸獲不墜。經已絕複存者,先秦諸儒之力也。 漢興,……正定訛殘,互述傳義,共立學官。……經久亡而複彰者,漢儒之力也。 自漢而後,中罹兵事,書傳佚落。六朝以來諸儒於經注解音釋,或得其遺以補亡脫,至唐始會為十二經;上自朝廷,下逮草野,皆有其書。經如絲複盛者,魏、晉、隋、唐諸儒力也。(上,十七) 自《宋史》分「道學」「儒林」為兩途,後人遂輕視漢魏以下的經師,以為他們未聞大道;而道統所寄,竟像真在那些得千聖不傳之絕學的周、程、張、朱諸人了。費氏父子不認政治史上三代以後全是「勢力把持,牽滯過日」,也不認學術史上孟子以後儒學遂無傳人。他們用歷史事實來指出秦、漢以下的傳經諸儒皆是七十子的真正傳人。但從歷史上看來,漢儒尤為重要。他們說: 然漢儒,冡子也;後儒,叔季也。漢儒雖未事七十子,去古未遠,初當君子五世之澤,一也。尚傳聞先秦古書,故家遺俗,二也。未罹永嘉之亂,舊章〔未〕散失,三也。(上,廿七) 這不但代表費氏家學,並且代表清朝學者的「漢學運動」。這三層理由,其實只是一個理由,其實只是「去古未遠」四個字。清代學者所以推崇漢儒,只是因為漢儒「去古未遠」,比較後代的宋、明臆說為更可信任。這個態度是歷史的態度。宋明儒者的毛病在於缺乏歷史的態度。他們的思想富於自由創造的成分,確有古人所不曾道過的;但他們不認這是他們自己的創見,卻偏要說這是古經的真義。這並不是他們有心作偽欺人,只是缺乏歷史的眼光,不知不覺地把他們自己的創見誤認作千餘年前孔子、孟子的真諦。後來他們的經說既成了學術思想界的無上權威,後人無法可以推翻他們。只有從歷史上立腳,指出宋、明儒者生當千餘年之後,萬不能推翻那「去古未遠」的漢儒的權威。清代的漢學運動的真意義在此;上文引的費密主張漢儒所以最可崇信的三層理由,要算是這個運動的最明白的說明了。 人皆知漢學盛於清代,而很少人知道這個尊崇漢儒的運動在明朝中葉已很興盛。費氏父子富於歷史的興趣,自言他們的主張乃是宋、元、明三朝學者屢次主張的。在一處(上,廿二)他們列舉宋朝司馬光、歐陽修以下,直到明末的錢謙益等,凡一百零二人,都是主張漢唐諸儒可以繼承七十子的。他引明朝的學者的話,更可以表示明朝中葉以後反理學,重漢學的傾向。如王鏊說: 漢初六經皆出秦火煨燼之末,孔壁剝蝕之餘。然去古未遠,尚遺孔門之舊。諸儒掇補葺,專門名家,各守其師之說。其後鄭康成之徒箋注訓釋,不遺餘力,其功不可誣也。宋儒性理學行,漢儒之說盡廢。其間有不可盡廢者,今猶見之《十三經注疏》,惟閩中有板。閩本亡,漢儒之學或幾乎息矣。 又引鄭曉的話: 宋儒論漢儒駁雜,譏其訓詁,恐未足以服漢儒之心。宋儒取資漢儒者,十之七八。宋諸經書傳注盡有不及漢儒者。 又引歸有光的話: 光鑽研六經,溯其源本。秦火以後,儒者專門名家,確有指授。古聖賢之蘊奧未必久晦于漢唐,而乍辟于有宋。 又引新安黃洪憲的話: 經藝奧微,漢儒精通其旨。使非《注疏》先行於世,則扃鐍未啟,宋儒之學未必能窺其堂奧。……矧漢去古未遠,表章之後,遺書四出;諸儒校讎未必無據焉,可盡訾哉? 這皆可表見尊崇漢儒的風氣不起於明末清初。費密又敘他的直接淵源有四個人: (1)張朝瑞作《孔門傳道錄》,紀七十子。 (2)朱睦㮮作《授經圖》,列漢儒。 (3)鄧元錫作《學校志》,從七十子序及近代。 (4)王圻作《道統考》,取儒林世系,收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諸儒于宋之前,著論明其不可廢。 因為這四個人的書不大行於世,所以費經虞父子推廣這個意思,「遵聖門定旨,輯為《中傳正紀》」。此書今不傳了,但據《新繁志》及《貫道堂集》所稱,「《中傳正紀》一百二十卷,序儒者授受源流,為傳八百餘篇,儒林二千有奇」。《中傳》的意思即是我們在上文說過的「通諸四民之謂中」。他們自己又下定義道: 中者,聖人傳道準繩也。不本中以修身,僻好而已;不本中以言治,偏黨而已;不本中以明學,過不及而已。故謂之中傳。(上,廿二) 據《新繁志》載的書目,費密還有《中旨定論》一卷,《中旨正錄》二卷,《中旨辨錄》二卷,《中旨統論》二卷,《中旨申惑》二卷。這可見「中」字是費氏家學的一個中心觀念。 《道脈譜》似是《中傳正紀》的一種圖表,「畫圖詳其世次,述傳授之宗系」。此譜亦不傳。但章學誠引《貫道堂集》,說費密「自推其學出於子夏七十二傳」,大概此譜必有許多牽強附會的地方,怪不得章氏要說他「妄誕不經」了。 《道脈譜論》的後半列舉五種反對的議論,並舉五種答覆。其第二辨云: 周公沒,聖人之道不行;孟軻死,聖人之學不傳。道不行,百世無善治;學不傳,千載無真儒。河南程氏兩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傳。蓋千四百年之後,乃得不傳之學於遺經而承道統。 費密駁他道: ……既不敢自為傳,雲得之遺經,是遺經也,漢、唐諸儒……興之繼之,初非一人力,非一代力獲傳此遺經也。……傳此遺經以惠後世,使得因之以識聖門所述先王之遺,何一二儒生竄亂經文,悍然自是,皆黜削不以為傳也?不亦太過乎? 其第三辨云: 漢、唐傳遺經,信矣;未得性命微旨,不聞道也。漢、唐只可言傳經,宋始傳道。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