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胡適文存 | 上頁 下頁
實驗主義(8)


  以上所記,可說是杜威教育學說的要旨。再總括起來,便只有兩句話:

  (1)「教育即是生活。」

  (2)「教育即是繼續不斷的重新組織經驗,要使經驗的意義格外增加,要使個人主持指揮後來經驗的能力格外增加。」(Democracy and Education,pp.89-90.)

  我所要說的杜威教育哲學,不過是說明這兩句話的哲學根據。我且先解釋這兩句話的意義。

  這兩句話其實即是一句話。(1)即是(2),所以我且解說第二句話。「教育即是繼續不斷的重新組織經驗。」怎麼講呢?經驗即是生活。生活即是應付人生四圍的境地;即是改變所接觸的事物,使有害的變為無害的,使無害的變為有益的。這種活動是人生不能免的。從嬰孩到長大,從長成到老死,都免不了這種活動。這種活動各有教育的作用,因為每一種活動即是增添一點經驗,即是「學」了一種學問。每次所得的經驗,和已有的經驗合攏起來,起一種重新組織;這種重新組織過的經驗,又留作以後經驗的參考資料和應用工具。如此遞進,永永不已。所以說,「教育是繼續不斷的重新組織經驗」。怎麼說「使經驗的意義格外增加」呢?意義的增加就是格外能看出我們所作活動的連貫關係。杜威常舉一個例:有一個小孩子伸手去抓一團火光,把手燙了。

  從此以後,他就知道眼裡所見的某種視覺是和手的某種觸覺有關係的;更進一步,他就知道某種光是和某種熱有關係的。高等的化學家在試驗室裡作種種活動,尋出火光的種種性質,其實同那小孩子的經驗是一樣的道理。總而言之,只是尋出事物的關係。懂得種種關係,便能預先安排某種原因發生某種效果。這便是增加經驗意義。怎麼說「使個人主持後來經驗的能力格外增加」呢?懂得經驗的意義,能安排某種原因發生某種結果,這便是說我們可以推知未來,可以預先籌備怎樣得到良好的結果,怎樣免去不良好的結果。這就是加添我們主持後來經驗的能力了。

  杜威這種教育學說和別人根本不同之處就在於把「目的」和「進行」看作一件事。這句話表面上似乎不通,其實不錯。杜威說:「活動的經驗是占時間的,他的後一步補足他的前一步;前面不曾覺得的關係,也可明白了。後面的結果,表出前面的意義。這種經驗的全體又養成趨向有這種意義的事物的習慣。每一種這樣繼續不斷的經驗是有教育作用的。一切教育只在於有這種經驗。」(同上書頁91-92)

  這種教育學說的哲學根據,就是杜威的實驗主義。實驗主義的大旨,我已在前面說過了。如今單提出杜威哲學中和教育學說最有密切關係的知識論和道德論,略說一點。

  (一)知識論(Democracy and Education,Chap. 25)

  杜威說古代以來的知識論的最大病根,在於經驗派和理性派的區別太嚴了。古代的社會階級很嚴,有勞心的和勞力的,治人的和被治的,出令的和受令的,貴族和小百姓種種區別。所以論知識也有經驗和理性,個體與共相,心與物,心與身,智力與感情種種區別。這許多區別,在現在的民主社會裡都不能成立,都不應該存在。從學理一方面看來,更不能成立。杜威提出三條理由如下:

  (1)現代生理學和心理學互相印證,證明一切心的作用都和神經系統有密切關係。神經系統使一切身體的作用同力合作。外面環境來的激刺和裡面發出的應付作用,都受腦部的節制支配。神經作用,又不但主持應付環境的作用,並且有一種特性,使第一次應付能限定下一次的官能激刺作何樣子。試看一個雕匠雕刻木頭,或是畫師畫他的油畫,便可見神經作用時時刻刻重新組織已有的活動,作為後來活動的預備,使前後的活動成為一貫的連續。處處是「行」,處處是「知」;知即從行來,即在行裡;行即從知來,又即是知。懂得此理,方才可以懂得杜威所說「教育即是生活」的道理。

  (2)生物學發達以來,生物進化的現念使人知道從極簡單的生物進到人類,都有一貫的程序。最低等的有機體,但有應付環境的活動,卻沒有心官可說。後來活動更複雜了,智力的作用漸漸不可少,漸漸更重要。有了智力作用,方才可以預料將來,可以安排佈置。這種生物進化論出世以後,方才有人覺悟從前的人把智力看作一個物外事外的「旁觀者」,把知識看作無求于外,完全獨立存在的,這都是錯了。生物進化論的教訓是說:每個生物是世界的一分子,和世界同受苦,同享福;他所以能居然存在,全靠他能把自己作為環境的一部分,預料未來的結果,使自己的活動適宜於這種變遷的環境。如此看來,人既是世界活動裡面的一個參戰者,可見知識乃是一種參戰話動,知識的價值全靠知識的效能。知識決不是一種冷眼旁觀的廢物。懂得這個道理,方才可以懂得杜威說的「真教育只是兒童被種種社會環境的需要所挑起的才能的活動」。

  (3)近代科學家的方法進步,實驗的方法一面教人怎樣求知識,一面教人怎樣證明所得的知識是否真知識。這種實驗的方法和新起的知識論也極有關係。這種方法有兩種意義。(一)實驗的方法說:除非我們的動作真能發生所期望的變化,決不能說是有了知識,但可說是有了某種假設,某種猜想罷了。真知識是可以試驗出效果來的。(二)實驗的方法又說:思想是有用的;但思想所以有用,正為思想能正確的觀察現在狀況,用來作根據,推知未來的效果,以為應付未來的工具。

  實驗方法的這兩層意義都很重要。第一,凡試驗不出什麼效果來的觀念,不能算是真知識。因此,教育的方法和教材都該受這個標準的批評,經得住這種批評的,方才可以存在。第二,思想的作用不是死的,是活的;是要能根據過去的經驗對付現在,根據過去與現在對付未來。因此,學校的生活須要能養成這種活動的思想力,養成杜威所常說的「創造的智慧」。

  (二)道德論(Democracy and Education,Chap.26)

  杜威論人生的行為道德,也極力反對從前哲學家所固執的種種無謂的區別。

  (1)主內和主外的區別。主內的偏重行為的動機,偏重人的品性。主外的偏重行為的效果,偏重人的動作。其實這都是一偏之見。動機也不是完全在內的,因為動機都是針對一種外面的境地起來的。品性也不是完全在內的,因為品性往往都是行為的結果:行為成了習慣,便是品行。主外的也不對。行為的結果也不是完全在外的,因為有意識的行為都有一種目的,目的就是先已見到的效果。若沒有存心,行為的善惡都不成道德的問題。譬如我無心中掉了十塊錢,有人拾去,救了他一命。結果雖好,算不得是道德。至於行為動作有外有內,更顯而易見了。杜威論道德,不認古人所定的這些區別。他說,平常的行為,本沒有道德和不道德的區別。

  遇著疑難的境地,可以這樣做,也可以那樣做;但是這樣做便有這等效果,那樣做又有那種結果:究竟還是這樣做呢?還該那樣做呢?到了這個選擇去取的時候,方才有一個道德的境地,方才有道德和不道德的問題。這種行為,自始至終,只是一件貫串的活動。沒有什麼內外的區別。最初估量決擇的時候,雖是有些遲疑。究竟疑慮也是活動,決定之後,去彼取此,決心做去,那更是很明顯的活動了。這種行為,和平常的行為並無根本的區別。

  這裡面主持的思想,即是平常猜謎演算術的思想,並沒有一個特別的良知。這裡面所用的參考資料和應用工具,也即是經驗和觀念之類,並無特別神秘的性質。總而言之,杜威論道德根本上不承認主內和主外的分別,知也是外,行也是內;動機也是活動,疑慮也是活動,做出來的結果也是活動。若把行為的一部分認作「內」,一部分認作「外」,那就是把一件整個的活動分作兩截,那就是養成知行不一致的習慣,必致于向活動之外另尋道德的教育。活動之外的道德教育,如我們中國的讀經修身之類,決不能有良好的效果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