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胡適文存 | 上頁 下頁 |
中學國文的教授(2) |
|
次說國語文的教授法。 (1)小說與戲劇,先由教員指定分量,自何處起,至何處止,由學生自己閱看。 講堂上止有討論,不用講解。 (2)指定分量之法,須用一件事的始末起結作一次的教材。如《水滸》劫「生辰綱」一件事作一次,鬧江州又作一次;《儒林外史》嚴貢生兄弟作一次,杜少卿作一次,婁家弟兄又作一次;又《西遊記》前八回作一次。 (3)課堂上討論,須跟著材料變換,不能一定。例如《鏡花緣》上寫林之洋在女兒國穿耳纏足一段,是問題小說,教員應該使學生明白作者「設身處地」的意思,借此引起他們研究社會問題的興趣。又如《西遊記》前八回是神話滑稽小說,教員應該使學生懂得作者為什麼要寫一個莊嚴的天宮盛會被一個猴子搗亂了。又如《儒林外史》寫鮑文卿一段,教員應該使學生把嚴貢生一段比較著看,使他們知道什麼叫做人類平等,什麼叫做衣冠禽獸。 (4)無論是小說,是戲劇,教員應該點出佈局,描寫的技術,文章的體裁,等等。 (5)讀戲劇時,可選精采的部分令學生分任戲裡的人物,高聲演讀。若能在台上演做,那更好了。 (6)長篇的議論文與學術文,也由學生自己預備,上課時教員指導學生討論。討論應注重: (甲)本文的解剖:分段,分小節。 (乙)本文的材料如何分配使用。 (丙)本文的論理:看好文章的思想條理,遠勝於讀一部法式的論理學。 四 演說與辯論 須認明這兩項是國語與國語文的實用教法。凡能演說,能辯論的人,沒有不會做國語文的。做文章的第一個條件只是思想有條理,有層次。演說辯論最能幫助學生養成有條理系統的思想能力。 (1)擇題 演說題須避太抽象,太攏統的題目。如「宗教」,如「愛國」,如「社會改造」等題,最能養成誇大的心理,攏統的思想。從前小學堂國文題如「富國強兵策」等等,就是犯了這個毛病。中學生演說應該選「肥皂何以能去污垢?」「松柏何以能冬青?」「本村紳士某某人賣選舉票的可恥」一類的具體題目。辯論題須選兩方面都有理可說的題;如「鴉片宜嚴禁」只有一方面,是不可用的。 (2)方法 演說辯論的班次不宜人數太多,太多了一個人每年輪不著幾回;也不宜太少,太少了演說的人沒有趣味。每班可分作小組,每組不可過十六人。演說不宜太長,十分鐘盡夠了。演說的人須先一星期就選定題目,先作一個大綱,請教員看過,然後每段發揮,作成全篇演說。辯論須先分組,每組兩人,或三人。選定主張或反對的方面後,每組自己去搜集材料,商量分配的方法,發言的先後。 辯論分兩步。第一步是「立論」,每組的組員按預定的次序發言。第二步是「駁論」,每組反駁對手的理由。預備辯論時,每組須計算反對黨大概要提出什麼理由來,須先預備反駁的材料。這種預備有兩大益處:(1)可以養成敏捷精細的思想能力,(2)可以養成智識上的互助精神。辯論演說時,教員與學生各備鉛筆,記錄可批評的論點與姿勢,下次上課時,大家提出討論。 五 古文的教材與教授法 先說中學古文的教材。 (1)第一學年 第一年專讀近人的文章。例如梁任公、康長素、嚴幾道、章行嚴、章太炎等人的散文,都可選讀。此外還應該多看小說。林琴南早年譯的小說,如《茶花女遺事》、《戰血餘腥記》、《撒克遜劫後英雄略》、《十字軍英雄記》,朱樹人的《穡者傳》等書,都可以看。還有著作不多的學者,如蔡孑民《答林琴南書》,吳稚暉《上下古今談序》,又如我的朋友李守常、李劍農、高一涵做的古文,都可以選讀。平心而論,章行嚴一派的古文,李守常、李劍農、高一涵等在內——最沒有流弊,文法很精密,論理也好,最適宜于中學模範近古文之用。 (2)第二三四學年 後三年應該多讀古人的古文。我主張分兩種教材: (甲)選本。不分種類,但依時代的先後,選兩三百篇文理通暢,內容可取的文章。從《老子》、《論語》、《檀弓》、《左傳》,一直到姚鼐、曾國藩,每一個時代文體上的重要變遷,都應該有代表。這就是最切實的中國文學史,此外中學堂用不著什麼中國文學史了。 (乙)自修的古文書。最重要的還是學生自己看的書。一個中學堂的畢業生應該看過下列的幾部書: (a)史書:《資治通鑒》或《四史》(或《通鑒紀事本末》)。 (b)子書:《孟子》、《墨子》、《荀子》、《韓非子》、《淮南子》、《論衡》等等。 (c)文學書:《詩經》是不可不看的。此外可隨學生性之所近,選習兩三部專集,如陶潛、杜甫、王安石、陳同甫……之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