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胡適文存 | 上頁 下頁
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3)


  (十三)附則

  (甲)句,點,分,冒,問,驚歎六種符號,最好都放在字的下面。

  (乙)每句之末,最好是空一格。

  (丙)每段開端,必須低兩格。

  附錄 舊式點句符號

  (一)圈號 。

  表示一句或一分句。

  (例)子說。(新式用句號。)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後。所惡于後、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新式前五圈用分號,後一圈用冒號。)

  鄉黨自好者不為、而謂賢者為之乎。(新式用問號。)

  放了他罷。他是一個無罪的好人。(新式用分號。)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新式用冒號。)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材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新式第一圈及第六圈用冒號,第二至五圈用點號。)

  王庶幾改之。予日望之。(新式用驚嘆號。)

  野哉、由也。(新式用驚嘆號。)

  (二)點號 、

  (1)凡新式用點號之處,都可用點。

  (例)參看上文點號下所舉各例。

  (2)有時可代分號。

  (例)他到這個時候還不曾來、我們先走罷。

  這把刀子太鈍了、拿那把鋸子來。

  (3)總起下文的冒號,如下文不很長,都可用點。

  (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此例可用圈,也可用點。如「君子有九思」,下舉九事,太長了,故須用圈。)

  《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歟。(引語之前,無論引語長短,當該用點,不當用圈。)

  (4)驚歎詞若是很短的,可用點。

  (例)唉、豎子不足與謀。

  (附注)用舊式點句符號時,別種符號雖可勉強刪去,但引號似乎總不可少。若能加上私名號,便更好了。

  三 理由

  我們以為文字沒有標點符號,便發生種種困難;有了符號的幫助,可使文字的效力格外完全,格外廣大。綜計沒有標點符號的大害處約有三種,小害處不可勝舉。

  (一)沒有標點符號,平常人不能「斷句」,書報便都成無用,教育便不能普及。此害易見,不須例證。

  (二)沒有標點符號,意思有時不能明白表示,容易使人誤解。

  (例)歸有光的《寒花葬志》有「孺人每令婢倚幾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孺人又指予以為笑」二十四字,可作兩種讀法,便有兩種不同的解說。

  (1)孺人每令婢倚幾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

  (2)孺人每令婢倚幾旁飯;即飯,目眶冉冉動。

  又如《荀子·正名篇》說:「異形離心交喻異物名實互紐」十二個字,楊倞注讀成三個四字句,郝懿行讀成兩個六字句,意思便大不相同了。假使著書的人用了標點符號,便不須注解的人隨意亂猜了。

  (三)沒有標點符號,決不能教授文法。因為一篇之中,有章節的分段;一章一節之中,有句的分斷;一句之中,有分句(Clause),兼詞(Phrase嚴複譯為「仂語」),小頓(Pause,高元譯為「讀」)的區別;分句之中,又有主句和從句的分別:凡此種種區分,若沒有標點符號,決不能明白表示;既不能明白表示這些區別,文法的教授必不能滿意。

  (例)《左傳》,昭七年:

  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猶能憑依於人,以為淫厲;況良霄——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孫,子耳之子,敝邑之卿,從政三世矣(鄭雖無腆,抑諺曰,「蕞爾國」,而三世執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憑厚矣,而強死,能為鬼,不亦宜乎?

  這一長句,若從文法結構上分析起來,非用許多符號不可。若沒有符號,必致囫圇吞下去,文法上各部分互相照應的地方必不能看出來。若全用一種圈子,豈不成了十幾句了,那能表示造句的文法呢?

  因為這些害處,所以這幾年以來國內國外的中國學者很有些人提倡採用一種新式的標點符號。鼓吹最早的是《科學雜誌》。《科學》雖是橫行的,也曾討論直行標點的用法。後來《新青年》、《太平洋》、《新潮》、《每週評論》、《北京法政學報》等直行的雜誌也儘量採用新式的標點。國立北京大學所出版的《大學叢書》、《大學月刊》及《模範文選》、《學術文錄》等書也多用標點。上海的《東方雜誌》也有全用標點的文章。這幾年的實地試驗,引起了許多討論,現在國內明白事理的人,對於符號的形式雖然還有幾點異同的意見,但是對於標點符號的重要用處,大概都沒有懷疑的了。

  因此我們想請教育部把這幾種標點符號頒行全國,使全國的學校都用符號幫助教授;使全國的報館漸漸採用符號,以便讀者;使全國的印刷所和書店早日造就出一班能排印符號的工人,漸漸的把一切書籍都用符號排印,以省讀書人的腦力,以謀教育的普及。這是我們的希望。

  馬裕藻 周作人

  提議人 朱希祖 劉 複

  錢玄同 胡 適

  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修正 胡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