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南遊雜憶 | 上頁 下頁 |
四、廣西的印象(1) |
|
這一年中,遊歷廣西的人發表的記載和言論都很多,都很讚美廣西的建設成績。例如美國傳教家艾迪博士(Shet wood Eddy)用英文發表短文說,「中國各省之中,只有廣西一省可以稱為近於模範省。凡愛國而具有國家的眼光的中國人,必然感覺廣西是他們的光榮。」這是很傾倒的讚語。艾迪是一個見聞頗廣的人,他雖是傳教家,頗能欣賞蘇俄的建設成績,可見他的公道。他說話也很不客氣,他在廣州作公開講演,就很明白的讚美廣西,而大罵廣東政治的貪污。所以他對於廣西的讚語是很誠心的。 我在廣西住了近兩星期,時間不算短了,只可惜廣西的朋友要我繳納特別加重的「買路錢」,——講演的時間太多,觀察的時間太少了,所以我的記載是簡略的,我的印象也是浮泛的。 廣西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全省沒有迷信的,戀古的反動空氣。廣州城裡所見的讀經,祀孔,祀關岳,修寺,造塔,等等中世空氣,在廣西境內全沒有了。當西南政務會議的把祀孔令送到南寧對,白健生先生笑對他的同僚說:「我們的孔廟早已移作別用了,我們要祀孔,還得造個新孔廟!」 廣西全省的廟宇都移作別用了,神像大都打毀了。白健生先生有一天談起他在桂林(舊省會)打毀城隍廟的故事,值得記在這裡。桂林的城隍廟是最得人民崇信的。白健生先生毀廟的命令下來之後,地方人民開會推舉了許多紳士去求白先生的老太太,請她勸阻她的兒子;他們說:「桂林的城隍廟最有靈應,若被毀了,地方人民必蒙其禍殃。」白老太太對她兒子說了,白先生來對各位紳士說:「你們不要怕,人民也不用害怕。我可以出一張告示貼在城隍廟牆上,聲明如有災殃,完全由我白崇禧一人承當,與人民無干。你們可以放心了嗎?」紳士們滿意了。告示貼出去了。毀廟要執行了。奉令的營長派一個連長去執行,連長叫排長去執行,排長不敢再往下推了,只好到廟裡去燒香禱告,說明這是上命差遣,概不由己,禱告已畢,才敢動手打毀神像!省城隍廟尚且不免打毀,其他的廟宇更不能免了。 我們在廣西各地旅行,沒有看見什麼地方有人燒香拜神的。人民都忙於做工,教育也比較普遍,神權的迷信當然不占重要地位了,廟宇裡既沒有神像,燒香的風氣當然不能發達了。 在這個破除種權迷信的風氣裡,只有一個人享受一點特殊的優客。那個人就是總部參軍季雨農先生。季先生是合肥人,能打拳,為人豪爽任俠;當民國十六年,張宗昌部下的兵攻合肥,他用鄉兵守禦縣城甚久。李德鄰先生帶兵去解了合肥之圍,他很賞識這個怪人,就要他跟去革命。季先生是有田地的富人,感於義氣,就跟李德鄰先生走了。後來李德鄰、白健生兩先生都很得他的力,所以他在廣西很受敬禮。這位季參軍頗敬禮神佛,他無事時愛遊山水,凡有好山水岩洞之處,著道路不方便,他每每出錢雇人修路造橋。武鳴附近的起鳳山亭屋就是他修復的。因為他信神佛,他每每在這種舊有神樹的地方,叫人塑幾個小小的神佛像,大都不過一尺來高的土偶,粗劣的好笑。他和我們去遊覽,每到一處有神像之處,他總立正鞠躬,同行的人笑著對我說:「這都是季參軍的菩薩!」聽說柳州立魚山上的小佛像也是季參軍保護的菩薩。廣西的神權是打倒了,只有一位安徽人保護之下,還留下了幾十個小小的神像。 廣西給我的第二個印象是儉樸的風氣。一進了廣西境內,到處都是所謂「灰布化」。學校的學生,教職員,校長;文武官吏,兵士,民團,都穿灰布的制服,戴灰布的帽子,穿有鈕扣的黑布鞋子。這種灰布是本省出的,每套制服連帽子不過四元多錢。一年四季多可以穿,天氣冷時,裡面可加襯衣;更冷時可以穿灰布棉大衣。上至省主席總司令,下至中學生和普通兵士,一律都穿灰布制服,不同的只在軍人綁腿,而文人不綁腿。這種制服的推行,可以省去服裝上的絕大糜費。廣西人的鞋子,尤可供全國的效法。中國鞋子的最大缺點在於鞋身太淺,又無鈕扣,所以鞋子稍舊了,就太寬了,後跟收不緊,就不起步了。廣西布鞋學女鞋的辦法,加一條扣帶,扣在一邊,所以鞋子無論新舊,都是便於跑路爬山。 廣西全省的對外貿易也有很大的入超。提倡儉樸,提倡用土貨,都是挽救入超的最有效方法。在衣服的方面,全省的灰布化可以抵制多少洋布與呢綢的輸入!在飲食嗜好方面,洋貨用的也很少。吸紙煙的人很少,吸的也都是低價的煙捲,最高貴的是美麗牌。喝酒的也似乎不多,喝的多是本省土酒。有一天晚上,邕寧各學術團體請我吃西餐,——我在廣西十四天,只有此一次吃西餐,——我看見侍者把啤酒斟在小葡萄酒杯裡,席上三四十人,一瓶啤酒還倒不完,因為啤酒有汽,是斟不滿杯的。終席只有一大瓶啤酒就可斟兩三巡了。我心裡暗笑廣西人不懂怎樣喝啤酒。後來我仍然問得上海啤酒在邕寧賣一元六角錢一瓶!我才明白這樣珍貴的酒應該用小酒杯斟的了。我們在廣西旅行,使我們更明白:提倡儉樸,提倡士貨,都是積極救國的大事,不是細小的消極行為。 廣西是一個貧窮的省份;不容易擔負新式的建設。所以主持建設的領袖更應該注意到人民的經濟負擔的能力。即如教育,豈不是好事?但辦教育的人和視學(督學)的人眼光一錯,動機一錯,注重之點若在堂皇的校舍,冬夏之操衣等等,那樣的教育在內地就都可以害人擾民了。我們在邕甯、武鳴各地的鄉間看見小學堂的學生差不多全是穿著極破爛的衣褲,腳下多是赤腳,仍有穿鞋,也是穿破爛的鞋子。固然廣西的冬天不大冷,所以無窗戶可遮風的破廟,也不妨用作校舍,赤腳更是平常的事。然而我們在邕寧的時候,稍有陰雨,也就使人覺得寒冷。(此地有「四時常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古話。)鄉間小學生的襤褸赤腳,正可以表示廣西辦學的人的儉樸風氣。我在巨寧鄉間看的那個小學還是「廣西普及國民基礎教育研究院」的一個附屬小學哩。廣西教育廳長雷沛鴻先生正在進行全省普及教育的計劃,請了幾位專家在研究院裡研究實行的步驟和國民基礎教育的內容。他們的計劃大旨是要做到全省每村至少有一個國民基礎學校,要使八歲到十二歲的兒童都能受兩年的基礎教育。我看了那些破衣赤腳的小學生,很相信廣西的普及教育是容易成功的。這種的學堂是廣西人民負擔得起的,這樣的學生是能回到農村生活裡去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