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胡適考證集 | 上頁 下頁
中國禪學的發展(3)


  第二講 中國禪宗的起來

  往往一個故事,有兩個不同的說法。從前有一個裁縫,辛辛苦苦地省下錢來,送他兒子去念書,他自己仍舊做工,有一次,兒子寄信回家要錢,裁縫不認識字,請隔壁一個殺豬的看信。那個殺豬的屠戶也只認得幾個字,便念道:「爸爸!要錢!趕快拿錢來!」裁縫聽了很生氣,以為兒子從小學念到中學,從中學念到大學,還不知道一點兒禮貌。後來有一位牧師來了,問裁縫為甚生氣。裁縫把原委告訴他,牧師說:「拿信給我看看!」牧師看了信,便說道:「你錯了!這信上明明寫著:『父親大人膝下:我知大人辛苦,老是不敢多用錢。不過近來有幾種必不可少的書籍和物件要買,我的鞋子也破了,我的襪子也穿了,希望大人能寄給我半磅錢,我很感激;假若能寄一磅的話,那更感激不盡!』」裁縫聽了,很高興,並且向牧師說道:「信上真的是這樣寫的嗎?如果是這樣,我立刻就寄兩磅錢去。」這便是一個故事底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殺豬底說法,一種是牧師底說法。

  現在講中國禪宗的起來,也有兩種說法:

  一、舊說,也可以說是殺豬底說法。相傳靈山會上,釋迦拈花,只有大迦葉微笑,於是釋迦將「正法眼藏」傳給大迦葉。從大迦葉以後,一代傳一代,傳到二十八代,便是菩提達摩。達摩在梁武帝時(西元520或526年)到廣東。從廣東到金陵(南京),見過梁武帝。因為武帝不懂「正法眼藏」,於是達摩渡江而去,並且有「一葦渡江」的傳說。渡江後,至北魏,住河南嵩山面壁九年。當時他有兩個弟子:一個叫慧可,達摩很賞識他,於是將法傳與他。從達摩起,為東土的第一代,慧可為第二代,再傳僧璨為第三代,道信為第四代,至第五代為弘忍。五祖弘忍在湖北黃梅縣修行,他門下有兩大弟子:一個有學問,叫做神秀;一個沒有學問,是廣東人,叫做慧能。當時一般門徒,以為傳老師衣缽的,一定是班長神秀,對於外來的廣東佬,很瞧不起,只叫他做劈柴挑水的工作。一天,弘忍欲傳法,召集門徒,令各作一偈,誰作得好,便傳衣缽。當時大家都毫無疑義地以為是班長,但神秀也不敢直接交卷,只題一偈於牆上,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五祖看了,覺得也還不錯,以為一個人能夠這樣修行,也可以了。當時交白卷的門徒,個個都把神秀所做的偈,念來念去。被廚房裡的慧能聽見了,也作一偈,請人題在壁上。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看見了,說:「不行!」用鞋將偈擦去。但到半夜,五祖竟親至廚房,將法傳與慧能,令他即速逃走,躲過幾年,方可傳道。

  慧能走了之後,大家知道五祖已將法傳與廣東佬慧能,都很驚訝,就去追他,不過追不到了。

  慧能到了廣東,躲了許多年,才公然傳道。但那時神秀已在北方自稱六祖了。慧能只能在南方傳道,正好像孫中山先生當時只能在廣東一帶宣傳國民革命一樣。

  慧能後有二大弟子:一為懷讓,一為行思。懷讓後又傳馬祖(道一),行思後又傳石頭(希遷)。馬祖、石頭以後,宗派更多。總之,從如來拈花,到南能北秀,南派五宗,這是舊說。

  二、新說也可以說是牧師底說法。所謂牧師底說法,以為前二十八祖的傳說,拈花微笑的故事,都是假的。這些考證,說來很長,我只講一點兒。

  二十八祖之前二十三祖,還有一點根據,因見於《付法藏因緣傳》(按:此書六卷,元魏吉迦夜等撰)。這書乃是述說印度北方罽賓國一個學派的傳授,和禪宗並沒什麼關係。而且印度人對於歷史很不重視,印度向來沒有歷史,所以印度人向來就沒有歷史的眼光,缺乏時代的觀念;後來西洋人用希臘的材料(如亞力山大東征等事),和中國的材料,才勉強湊成一部印度史。因此,《付法藏傳》所說的,也不見得可靠。即就該書記載而言,到了二十三代師子和尚,因為國王反對佛教,他被國王殺了,罽賓國的佛法在那時也就絕了。後來講佛法傳授的,因為講不過去,不得不捏造幾代,以便傳到達摩;當中加了四代,至達摩便是二十八代。此二十八代,就有兩種說法,現在所傳的與從前的不同。我上次說過:保存古代禪學史料的,一為唐代敦煌的材料,一為日本的材料。從這兩種材料,足以證明現在所傳的二十八代,實始於北宋杭州契嵩和尚的偽造(按:契嵩始作《傳法正宗定祖圖》,定西天之二十八祖,謂《付法藏傳》可焚雲)。即將原有之二十四、五、七代改易,將二十六代升上去,並捏造兩代。此種說法,曾經宋仁宗明令規定(按:嘉祐七年,即1062,奉旨把《定祖圖》收入《藏經》內)。從《傳燈錄》一直傳到現在。由此可見佛家連老祖宗都可以做假。

  我們現在拿敦煌本一看,還可以看出當時禪宗爭法統的激烈。大家都知道中國只有六代;至於印度,究有多少代呢?有的說八代,但釋迦與孔子同時,到梁武帝時約千餘年,八代總不夠吧!於是有二十八代說。但師子殺頭了,於是有二十三代說,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九代說,甚且有五十一代說。優勝劣敗,折衷起來,於是採取了二十八代說。

  關於二十八代說法的變遷,既有敦煌的本子及日本的材料可證,我曾在《記北宋本〈六祖壇經〉》那篇文章裡(見國立山東大學《文史叢刊》第一期),列了一個關於二十八代傳法世系的傳說異同對照表,可以參看。

  以上所說,佛家對於老祖宗都可以做假,其他自可想而知。常言以為達摩未來以前,中國沒有禪學,也是錯誤。關於古代禪宗的歷史,有兩部可靠的書。一是梁慧皎作的《高僧傳》(止於西元519年)。一為唐道宣作的《續高僧傳》(《自序》說:「始距梁之始運,終唐貞觀十有九年」,即止於645年)。在慧皎著書的時候,達摩還沒有來,傳中已有二十一個學禪的,可見梁代以前便有這些學禪的了。至《續高僧傳》中,有一百三十三個學禪的,到唐初止。這都有史可考。並且自後漢末至三國,已有許多書談到學禪的方法,可見中國從二世紀就有了禪學的萌芽。到了晉代(二世紀的晚年),敦煌有名安世高的,譯出《道地經》、《大安般經》等書,有支曜譯出《小道地經》;三世紀的晚年(西元284年),有竺法護又譯出一本大的《修行道地經》;到了晉末,大約是四百零四年,長安有一位大師鳩摩羅什,譯出大批佛書。這是就北方說;至於南方,當四百一十年,廬山也有一位印度和尚名佛馱跋陀羅的,翻譯了一本《達摩多羅禪經》,當時慧遠還請了許多印度和尚幫助他。頂好笑的,剛才我不是說過菩提達摩嗎?《達摩多羅禪經》是410年就譯出來的(按:達摩多羅亦古梵僧名,有四人)。菩提達摩是於500年以後才到中國;乃後來講禪宗傳授的,竟把兩個人混作一個,或竟稱為「菩提達摩多羅」!在梵文中,菩提達摩是Bodhi dharma,達摩多羅是Dharmatrata,明是兩字,豈可混為一談?總之,我們要知道在達摩以前,中國便有人學禪了;說達摩未到時中國沒有禪學,那完全是錯誤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