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胡適考證集 | 上頁 下頁 |
《水滸傳》後考(3) |
|
第四,看上文引的百廿回本的發凡,可知新百回本有和原本《水滸傳》不同的許多地方:(1)閣婆事曾經「移置」,(2)加入征遼一段,(3)刪去田虎一段,(4)又刪去王慶一段,(5)發凡又說,「古本有羅氏致語,相傳燈花婆婆等事,既不可複見」。這又可印證周亮工《書影》說的「故老傳聞,羅氏《水滸傳》一百回,各以妖異語冠其首;嘉靖時郭武定重刻其書,削其致語,獨存本傳」的話是可信的。我去年誤認《征四寇》每回前面的詩句即是周氏說的妖異語(頁四八),那是錯了(「致語」考見後)。羅氏原本的致語當刻百廿回本時已不可複見。但《書影》與百廿回本發凡說的話都可以幫助我的兩個假設:「原百回本是很幼稚的」,「原百回本與新百回事本大不相同」。 第五,百廿回本的發凡又說:「忠義者,事君處友之善物也。不忠不義,其人雖生,己朽;其言雖美,弗傳。此一百八人者,忠義之聚于山林者也;此百廿回者,忠義之見於筆墨者也。失之於正史,求之於稗官;失之於衣冠,求之於草野。蓋欲以動君子而使小人亦不得藉以行其私。故李氏複加『忠義』二字,有以也夫!」這樣看來,「忠義」二字是李贄加上去的了。但我們細看《忠義水滸傳》的刻本與譯本,再細看百廿回本的發凡,可以推知《忠義水滸傳》是用郭武定本做底本的;雖另加「忠義」二字,雖加評點(評語甚短,又甚少),但這個本與郭本可算是一個本子。 第六,新百回本的內容我們現在既已知道了,我們從此就可以斷定《征四寇》與其他各本的田虎、王慶兩大段是原百回本留剩下來的。原百回本雖已不可見,但我們看這兩大段便知《水滸傳》的原本的見解與技術實在不高明。我且舉例為證。百十五回本第九十五回寫高俅要報答柳世雄的舊恩,喚提調官張斌曰: 此人是吾恩人,欲與一好差職,代我處置。 張斌稟曰: 只有一個,是十萬禁軍教頭王慶,少四個月便出職。原日因六國差開使臣張來勒我朝廷槍手出試,鬥敵勝負。做了六國賞罰文字,若勝便不來侵我國;若輸與六國,那時每年納六國歲幣。這六國是九子國、都與國、龍馳國、萡泊國、野馬國、新建國。卻得王慶取了軍令狀,就金殿下與「六國強」比槍,被王慶刺死。止有四個月滿,便升總管。太尉要報恩人,只要王慶肯讓,便好。 這種鄙陋的見解,與今本《水滸》寫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一段相比,真有天地的懸隔了。我在《考證》裡(頁四八,又五五)說王進即是原本的王慶,我現在細看各本記王慶得罪高俅的一段,覺得我那個假設是不錯的。即如今本《水滸》第一回寫高俅被開封府尹逐出東京之後,來淮西臨淮州投奔柳世權,後來大赦之後,柳世權寫信把高俅薦給東京開生藥鋪的董將士。這個臨淮州的柳世權即是原本的靈璧縣的柳世雄。臨淮舊治即在明朝的靈璧縣;大概原本作靈璧縣,「施耐庵」嫌他不古,故改為臨淮州。「施耐庸」把王慶提前八十回,改為王進;又把靈璧縣的柳世雄也提前八十回,改為臨淮州的柳世權。王慶的事本無歷史的根據,六國比武的話更鄙陋無據,故被全刪了。田虎的事實也無歷史的根據,故也被全刪了。方臘是有歷史的根據的,故方臘一大段仍保留不刪。明朝的邊患與宋朝略同,都在東北境上,故新百回本加入征遼一大段,以補那刪去的王、田兩寇。況且征遼班師時,魯智深與宋江等同上五臺山參拜智真長老,並不曾提及山西有亂事。原本說田虎之亂起於山西沁州,佔據河北郡縣,都在今山西境內,離五臺山很近。故田虎一大段的地理與事實都和征遼一大段不能並立。這大概也是田虎所以刪去的一個原因。 第七,但百廿回本的發凡裡還有一段話最可注意。他說: 古本有羅氏「致語」,相傳燈花婆婆等事,既不可複見,乃後人有因四大寇之拘而酌損之者,有嫌一百廿回之繁而淘汰之者,皆失。 這幾句話很重要,因為我們從此可以知道李贄評本以前已有一種百二十回本,是我們現在知道的百二十回本的祖宗。這種百二十回本大概是前九十回採用郭本,加入原本的王、田二寇,後十回仍用郭本,遂成百二十回了。大概前七十一回已經在改作時放大了,拉長了,故後來無論如何不能恢復百回之舊,郭本所以不能不刪二寇,這也是一個原因;其餘各本凡不刪二寇的,無論如何刪節,總不能不在百十回以外,也是為了這個緣故。 總結起來,我們可以說: (1)前七十一回,自從郭武定本(新百回本)出來之後,便不曾經過大改動了。文字上的小修正是有的。例如郭本第一回之前有一篇很短的「引首」,專寫宋朝開基以至嘉祐三年,底下才是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今七十回本把「引首」併入第一回,合稱「楔子」。照文字看來,這種歸併與修改恐怕是郭本以後的事,也許是金聖歎做的,因為除了金聖歎本之外,沒有別本是這樣分合的。這是較大的修正。此外,郭本第七十一回發現石碣天文之後便是「梁山泊英雄排坐次」,坐次排定後即是大聚義的宣誓,宣誓後接寫重陽大宴,宋江表示希望朝廷招安之意,武松、李逵都不滿意,宋江憤怒殺李逵,經諸將力勸始赦了他。此下便是山下捉得萊州解燈上京的人,宋江因此想上東京遊玩。各本都有萊州解燈人一段(《征四寇》誤刪此段),但都沒有盧俊義的夢。只有七十回本是有這個夢的。這是最重要的異點。 (2)第二部分——自上東京看燈到招安——各本都有。這一大段之中,有黑旋風喬捉鬼,雙獻頭,喬坐衙等事,都是元曲裡很幼稚的故事,大概這些還是原百回本的遺留物。但這一大段裡有「燕青月夜遇道君」一節,寫的頗好。大概這一大段有潦草因襲的部分,也有用氣力改作的部分。自從郭武定本出來之後,這一大段也就不曾有什麼大改動了。 (3)第三部分——征遼至凱旋——是郭武定本加入的。這一大段之中,寫征遼的幾次戰事實在平常的很。五臺山見智真長老的一節,我疑心是原百回本征田虎的末段,因為田虎在山西作亂,故亂平後魯智深與宋江乘便往遊五臺山。郭武定本既刪田虎的一大段,故把五台參禪的一節留下,作為征遼班師時的事。這一部分自從郭本加入以後,也就無人敢刪去了。 (4)第四部分與第五部分——田虎與王慶兩寇——是原百回本有的,郭本始刪去,至百二十回本又恢復回來;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百二十四回本也都恢復回來。這兩部分的敘述實在沒有文學的價值,但他們的徼倖存留下來也可使我們考見原百回的性質,可以給我們一種比較的材料。最可注意的一點是這兩部分的文字有兩種大不同的本子:一種是百二十回本,一種是百十回本,百十五回本,《征四寇》本,與百二十四回本。百二十回本是用原百回本的材料來重新做過的。何以知道是用原材料呢?因為這裡面的事實如緣纏井一節,即是元曲《黑旋風鬥雞會》的故事,是一證;有許多人物——如瓊英、鄔梨、喬道清、龔端、段家——皆與各本相同,是二證。何以知是重新做過的呢?因為百二十回本寫王慶的事實與各本都不同。各本的回目如下: 高俅恩報柳世雄,王慶被陷配淮西。 王慶遇龔十五郎,滿村嫌黃達鬧場。 王慶打死張太尉,夜走永州遇李傑。 快活林王慶使棒,段三娘招贅王慶。 百二十回本的回目如下: 謀墳地陰險產逆,踏春陽妖豔生奸。 王慶因奸吃官司,龔端被打師軍犯。 張管營因妾弟喪身,范節級為表兄醫臉。 段家莊重招新女婿,房山寨雙並舊強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