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丁文江的傳記 | 上頁 下頁 |
十三 「大上海」的計劃與實施(4) |
|
在君的大哥文濤先生記此事最詳細: 有楊金者,嘗從美國人某習鑽礦術。美人回國,楊落魄不能自存活,或慫恿之,使至北京謁亡弟在君于地質調查所。弟叩以鑽礦術,知其有所長,為介紹於某礦場。不數年,頗有余資,楊乃來北京,以二千金獻弟,……弟卻之,楊固請,弟方為地質調查所募款籌設圖書館,乃請楊以一千金捐為建築之資。 又數年,楊已致富,不從事鑽礦矣,方營麵粉廠於徐州。……亡弟在大連時,一日得函,署名楊樹誠,啟封則五千元匯票也,附以書曰:「公於我,不啻生死人而肉白骨。今我已富,聞公棄官後多債負。我不報公,無以為人。公若見卻,是以我為不義矣。」弟始知樹誠即楊金也,感其誠意,勉受之。(以上均見《獨立》第一八八號) 楊先生的名字,詠霓誤作「聚誠」,當依文濤作「樹誠」。 在君死後,這個很美的故事才由詠霓、文濤兩君的文字傳播出去。《獨立評論》第一九三號又發表了蚌埠的胡振興先生寄來的一篇《誰送給丁文江先生五千元?》。這篇文字裡有幾點可以補充翁、丁兩君的敘述。第一、胡君說,這五千元之中,有兩千元是從前地質調查所的一個學生趙鑒衡君湊送的。趙君知道了楊樹誠君的計劃,他堅決的要求楊君許他搭贈二千元,名義上仍推楊君單獨贈送,因為趙君怕在君不肯收受他的學生的贈金。胡振興君在蚌埠的一個銀行裡服務,所以他知道此事。但在君始終不知道趙鑒衡君的義舉。第二、胡君說:「楊樹誠君本來不識字,他平生只能夠很費力的寫一個楊字」,所以他請在君的另一個學生劉季辰先生寫給他,說明楊君的誠意,並且苦勸他暫行收用,等待將來經濟寬裕時再歸還他。同時劉君又代楊君寫了一封措詞很委婉的信給在君,請他不要拒絕他的一點誠心。 胡振興君文中還略述楊樹誠君的歷史,他說: 楊樹誠君的為人,……確實也有些怪特之處。他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中,自陳他幼小的時候,父母都死了,他曾討過飯。幸由美國教士留養,帶到美國,習成工藝。他對於礦業打鑽及機器技藝,的確經驗豐富。在某礦場打鑽,他曾借重過丁先生。他從打鑽弄得兩萬元,在徐州經營小規模的麵粉廠,刻苦經營,由此起家。……他在這兩年運用他自己的經驗和智力,在本廠造成了九架麵粉機的磨子,連建築機房,添置機件,耗費了數十萬元。……在開機那一天,他的麵粉廠經理才捏了一把汗對人說:「你佬!現在放心了,好危險啊!只有我們三爺才會這樣蠻幹到底!」楊君行三,人稱他「三爺」。 文濤大哥用古文敘述楊君事,其中有些事實可以根據胡君此文修正。他引的楊君給在君的信,當然也是他代擬的古文,不是學地質的劉季辰君代楊君寫的原信。大概當日徐州、蚌埠之間,有這幾個好人,平日佩服在君的為人,當日更佩服他在上海的成績,他們知道了他的生活困難,決定要設法救濟他,於是出錢的出錢,寫信的寫信,讓這一位「曾討過飯」的楊樹誠先生單獨出名,贈送他五千元,使他不便推卻。正如胡振興君說的,「僅僅致送錢財,也不見得有什麼可以讚揚。不過……這五千元……卻顯示出幾個人極可欽佩的高尚風誼。……〔其中那位〕並不很富有的趙鑒衡君慨贈鉅款,還要把姓名隱了,連丁先生始終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也可說是奇之又奇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