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胡適 > 丁文江的傳記 | 上頁 下頁
六 第一次中國內地的旅行


  在君的第一次中國內地旅行,見於他的《漫遊散記》的第一部分。(《獨立評論》第五、六、八、九、十期)

  5月12日,他到了昆明。那時葉浩吾先生(瀚)在雲南高等學堂做監督,他指導在君改服裝,做鋪蓋,雇人夫。他在昆明住了兩個多星期。5月29日上午,他裝了假辮子,留了小鬍子,穿上馬褂袍子,戴著黑紗的瓜皮小帽,同九個夫子,及雲南提學使派的兩名護勇,從昆明出發。

  他走的路線是從昆明過馬龍、沾益、平彝,入貴州省境,經過亦資孔、毛口河、郎岱、安順,到貴陽。從貴陽經過龍裡、貴定、清平、施秉、黃平到鎮遠。他的一個同鄉從雲南普洱府知府任上回籍,約他在鎮遠候他同坐民船下水、沅江,到湖南的常德。在常德,他同他的同鄉分手,他自己雇小火輪到長沙。從長沙到漢口,經過上海回家。

  從昆明到鎮遠,陸路走了一個月,6月29日才到鎮遠。7月6日從鎮遠坐船,7月13日到常德。他的遊記沒有說明他用的是陽曆或陰曆,有時他說「1911年5月10日到了勞開」,有時他說「宣統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到了鎮遠」。那年陰曆有閏六月,而他的遊記從沒有提及閏六月,故我們可以斷定他用的是陽曆。陽曆5月29日從昆明出發,已是陰曆五月初二日了。7月13日到常德,已是陰曆六月十八日了。他經過長沙、漢口、上海(文淵按:在君家兄從漢口回家鄉,沒有經過上海。他是從漢口坐江輪直達南京。當時我奉了先父之命(我那時十五歲)。同了一個有旅行經驗的一個男僕,早先到了南京。去接候他。那時同鎮(黃橋)他的友人朱先志。是日本士官畢業生,在南京新軍當管帶。家兄和他是在日本認識的。家兄到了南京,他人為招待,每次也有我。我們以後從南京坐江輪回泰興,到八葦港下輪船,換乘民船去黃橋。),他到上海大概在陽曆的七月底,陰曆的閏六月初了。

  我的朋友房兆楹先生和他的夫人杜聯喆女士合編的《增校清朝進士題名碑錄》的「附錄一」有《宣統三年遊學畢業的進士名錄》,其年「五月」有周家彥等五十七人的名錄(頁二四三——二四四),地質學者丁文江、章鴻釗、李四光(文淵按:家兄回家後,少住,就趕去北京,應遊學畢業考試,大約在陰曆八月的時候。地質學者李四光決不在內,房先生于此。必有錯誤。李四光先生在武昌起義以後,曾任教育廳廳長,以後自請以官費留學英國,習地質。我在1919年秋天到了英倫時。曾和丁巽甫去訪問過他,他在另一小城,已忘其名。家兄考中進士以後,回家的時候,就順道到了蘇州。他為省錢起見,就在蘇州和家嫂史久元女士結了婚,那時家嫂父母雙亡寄居在其六嬸左太夫人處。)三人也在此五十七人之內。依上文的年月推算,丁文江在宣統三年舊曆五月,還正在雲南、貴州旅行,決不會在北京應遊學畢業的考試。據房先生的自序,遊學畢業進士的名錄是從《學部官報》及《東方雜誌》采輯出的。此中可能有學部彙報國外留學生畢業名單,而被誤列為遊學畢業進士名錄的。在君遊記裡的年月至少可以幫助訂正房、杜兩先生的書中這一榜的錯誤,這一點是值得指出的。

  在君的第一次內地旅行最可以表示他的毅力、勇氣、觀察力。他帶了許多書籍儀器,不走那最容易的海道,偏要走那最困難的雲南、貴州的長途——「每天所看見的,不是光禿禿的石頭山,沒有水,沒有土,沒有樹,沒有人家,就是很深的峽谷,兩岸一上一下都是幾百尺到三千尺;只有峽谷的支穀裡面,或是石山的落水塘附近,偶然有幾處村落」,「通省(貴州)沒有車輪子的影子」。

  他從平彝起,「就自己用指南針步測草圖,並用氣壓錶測量高度」。他發現了武昌輿地學會的地圖,商務印書館的《最新中國地圖》,以及英、德、法、日文的一百萬分之一的地圖,都還是根據康熙年間天主教教士所測的地圖做藍本,所以「一條貫通雲貴兩省的驛道,在地圖上錯誤了二百多年,沒有人發現」。

  他這次旅行不算是調查礦產地質的旅行,只是一個地理學者的旅行,作為他後來在西南調查礦產地質的準備。他在貴州的黃果樹,恰巧逢著「趕場子」的日子,看見許多奇裝異服的女人,引起了他注意到貴州的土著民族,狆家子、青苗、花苗等。他自己說:「這第一次與西南土著民族的接觸,很引起了我對於人種學的興趣。」(民國三年,他第二次來遊,才開始做西南人種學的研究。)

  作為地理學者的旅行,他的一篇《一千五百里的水路》(《獨立》九期),記水與沅江,是一篇很美,很有趣味的遊記。例如這一段:

  在黔陽城西,沅水的正源從西來會〔合水〕。水的顏色是紅黃的,沅水是清的,所以沅水又叫做清水江。兩條水會合的地方,清水與混水合流,界限起初看得很明白,一直到城南,方才完全混合。

  這樣能作細密觀察的一位地理學者,只因為要挑出一些「比較有興趣的事情,給適之補篇幅」,所以他描寫貴州人民吃鹽的法子,偶然不小心,說的話就引起貴州朋友的抗議了。在君說:

  我一到了貴州境內,就看見辣子,少看見鹽粑。大路邊的飯鋪子,桌上陳列的是白米飯、辣子、豆腐、素菜,但是菜裡面都沒有一顆一粒鹽屑。

  在君死後,我的貴州朋友「壽生」先生曾指出,辣子同鹽分不得家,丁先生看不見菜裡有「一顆一粒鹽屑」,正同他看不見辣子的鹹味一樣,「誰見過有鹽屑的菜!」(壽生《文人不可知而不作》,《獨立》第一九六期)貴州人吃鹽比江浙人吃得更鹹,「食時菜數越少,吃鹽越重」。外省遊人單用眼睛去看,不用嘴去嘗,所以說錯話了。

  在君從常德坐小火輪到長沙,為的是要拜訪他的恩師龍研仙先生。據朱經農記得的在君游南嶽時,有一首說:

  海外歸來初入湘,長沙拜謁再登堂。
  回頭廿五年前事,天柱峰前淚滿腔。

  從1911年7月到1935年12月,可以說是二十五年前事了。

  在君回到家鄉,大約在七月尾。七十多天之後,武昌革命就爆發了。丁文濤先生說:

  弟自英學成歸國,適辛亥革命,邑中警報頻傳,不逞之徒乘機煽亂,萑苻遍地。弟抵裡,倡編地方保衛團。經費不給,則典鬻以濟之。又手定條教,早夜躬親訓練,以備不虞。卒之市民安堵,風鶴不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