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四庫提要 > 禮類 | 上頁 下頁 |
陳氏禮記集說補正 |
|
《陳氏禮記集說補正》,三十八卷(內府藏本) 國朝納喇性德撰。性德有《刪補合訂大易集義粹言》,已著錄。 是編因陳澔《禮記集說》疏舛太甚,乃為條析而辨之。凡澔所遺者謂之「補」,澔所誤者謂之「正」。皆先列《經》文,次列澔說,而援引考證以著其失。其無所補正者,則《經》文與澔說並不載焉。頗采宋元明人之論,於鄭《注》、孔《疏》亦時立異同。大抵考訓詁名物者十之三四,辨義理是非者十之六七。以澔注多主義理,故隨文駁詰者亦多也。凡澔之說皆一一溯其本自何人,頗為詳核,而愛博嗜奇,亦往往泛采異說。如《曲禮》「席間函丈」,澔以兩席並中間為一丈。性德引《文王世子》席之制三尺三寸三分寸之一駁之,是也。而又引王肅本文作「杖」,謂可容執杖以指揮,則更謬於《集說》矣。《月令》「群鳥養羞」,性德既雲《集說》未為不是,而又引《夏小正》「丹鳥羞白鳥」及項安世「人以鳥為羞」之說,雲足廣異聞。則明知《集說》之不誤,而強綴此二條矣。《曾子問》魯昭公慈母一條,既用鄭《注》、孔《疏》以補澔注,又引陸佃之謬解,蔓延於《集說》之外。是正陸氏,非正《集說》矣。凡斯之類,皆徵引繁富,愛不能割之故。然綜核眾論,原委分明,凡所指摘,切中者十之八九。即其據理推求者,如《曲禮》「很毋求勝,分毋求多」,澔注稱「況求勝者未必能勝,求多者未必能多」,性德則謂「此乃不忮不求,懲忿窒欲之事。陳氏所雲,不免計較得失。若是則可以必勝,可以必多,將不難於為之矣」。是雖立澔於旁,恐亦無以複應也。然則讀澔注者,又何可廢是編與?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