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清]紀昀等 編纂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簡稱四庫提要、四庫全書總目、四庫總目,共二百卷,清永瑢、紀昀等編纂。
  全書共分經史子集四部、44類、67個子目,錄收《四庫全書》的著作3461種、79307卷,又附錄了未收入《四庫全書》的著作6793種、93551卷。各書之下編有內容提要,「先列作者之爵裡,以論世知人;次考本書之得失,權眾說之異同;以及文字增刪、篇帙分合,皆詳為定辨,巨細不遺;而人品學術之醇疵、國紀朝章之法戒,亦未嘗不各昭彰癉,用著懲戒」,詳為考辨。

  總目完成後,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武英殿刊印,是為殿本。乾隆六十年(1795年)杭州官府根據文瀾閣所藏殿本重刻,是為浙本。同治七年(1868年),廣東又以浙本為底本翻刻,是為粵本。三刻本中,以殿本最佳,以浙本流傳最廣。
  此書較顯著的缺點是朱程理學的影響太深,蔑視和詆毀西學。
  (2020/12/30-2021/1/6,夢遠整理,2024年6月初校,其中偏僻字或尚有脫漏)
封面
門目(原書目錄) 凡例二十則
經部總敘
易類(166部) 易類存目(319部)
書類(58部) 書類存目(19部)
詩類(63部) 詩類存目(84部)
禮類(82部) 禮類存目(140部)
春秋類(115部) 春秋類存目(118部)
孝經類(11部) 孝經類存目(18部)
五經總義類(32部) 五經總義類存目(43部)
四書類(62部) 四書類存目(101部)
樂類(22部) 樂類存目(42部)
小學類(83部) 小學類存目(137部)
史部總敘
正史類(38部) 正史類存目(7部)
編年類(38部) 編年類存目(37部)
紀事本末類(22部) 紀事本末類存目(4部)
別史類(20部) 別史類存目(36部)
雜史類(22部) 雜史類存目(179部)
詔令奏議類(39部) 詔令奏議類存目(96部)
傳記類(60部) 傳記類存目(410部)
史鈔類(3部) 史鈔類存目(40部)
載記類(23部) 載記類存目(21部)
時令類(3部) 時令類存目(11部)
地理類(150部) 地理類存目(432部)
職官類(21部) 職官類存目(50部)
政書類(57部) 政書類存目(113部)
目錄類(47部) 目錄類存目(36部)
史評類(22部) 史評類存目(100部)
子部總敘
儒家類(112部) 儒家類存目(307部)
兵家類(20部) 兵家類存目(47部)
法家類(8部) 法家類存目(19部)
農家類(10部) 農家類存目(部)
醫家類(98部) 醫家類存目(99部)
天文算法類(56部) 天文算法類存目(27部)
術數類(50部) 術數類存目(148部)
藝術類(81部) 藝術類存目(80部)
譜錄類(56部) 譜錄類存目(89部)
雜家類(190部) 雜家類存目(665部)
類書類(65部) 類書類存目(218部)
小說家類(123部) 小說家類存目(196部)
釋家類(13部) 釋家類存目(11部)
道家類(44部) 道家類存目(110部)
集部總敘
楚辭類(6部) 楚辭類存目(17部)
別集類(961部) 別集類存目(1567部)
總集類(167部) 總集類存目(398部)
詩文評類(64部) 詩文評類存目(85部)
詞曲類(81部) 詞曲類存目(57部)
附錄
卷首聖諭 進《四庫全書》表
欽定四庫全書勘閱繕校諸臣職名  

返回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