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
第一百回 李逵受困于駱谷 宋江智取洮陽城 |
|
幾朵紅花映酒杯,離筵愁思更徘徊。 恩威正好酧深願,名位何須及早催。 夜月輕移旗影動,秋風特選肉聲悲。 將軍未得封侯印,西地兵疲亦可哀。 宋江撥朱武、董平、楊志、徐甯、索超、柴進、穆弘、雷橫、楊雄、石秀等十將鎮守,其餘大隊人馬望洮陽進發。令戴宗催促水軍進越江相會。又見李逵來見宋江曰:「哥哥,如何不與我去出戰?我要領兵攻取洮陽。」 宋江曰:「淮西路徑甚雜,恐有疏失,因此不令你行。」 只見項充、李袞、鮑旭、潘迅、孫安、柏森、鄂全忠、許宣、沈安仁齊曰:「小將等認得此間地理,願幫李哥哥同去立功。」 宋江曰:「各宜用心。」 點一萬人馬與李逵等先行,自統大隊人馬隨後而進。 卻說鎮守洮陽大將二員,一人姓劉名以敬,上黨人氏。一人姓黃名仲實,下邳人氏。俱受五慶偽封都督兵馬使之職。劉以敬父劉進,亦軍官出身。黃仲實幼習兵法。當日正商議宋江兵圍梁州之事,忽報:「上官義令敗殘人民走入洮陽。」 黃仲實即請相見。上官義訴說被蕭引鳳兄弟獻詐降計,襲了梁州,捉得餘呈來見,二公計議再複梁州之策。以敬教解進余呈,餘呈不跪,以敬曰:「汝今被擒,肯降否?」 餘呈曰:「誤遭毒手,恨不食你之肉,何肯順賊!」 罵不絕口。以敬命推出斬之,年才二十八歲。後人有詩為證: 一點忠貞死義心,餘呈不跪實堪欽。 萬古芳名應不泯,至今青史定褒稱。 卻說以敬曰:「公子既失梁州,宋江必長驅來攻洮陽,可一面申文書,與秦王知會,令撥精兵前來救應,這裡點軍準備迎敵。」 忽哨馬報:「有宋軍前來打城。」 劉以敬即同黃仲實、上官義登城上看,認旗號上寫:黑旋風李逵。以敬曰:「久聞這廝是梁山泊第一個凶徒,慣殺人的好漢,必須先擒之,以挫其鋒,使宋江不敢正視洮陽。」 黃仲實曰:「量此一勇之夫,可以計擒。傳令四門堅守。」 仲實曰:「離城東二十里,有一地名駱穀,兩下盡是高山,只有一條路入去,後面阻絕,山頂有一小徑通越江,人馬不堪行。明日交戰,可以詐敗,引入穀中,卻令我軍從小徑走出,隨即將樹木亂石塞斷路徑前面山口,埋伏弓弩手兩邊把住,使他人馬外不能入,內不能出,不消十日之間,李逵所部必餓死于穀裡矣。」 以敬大喜曰:「此計甚妙。」 次日,以敬教心腹牙將于立、柯求兩個帶領步軍五千,多設弓弩山頂埋伏,在駱谷口待宋兵殺入,就把住山口,以絕他後追人馬。于、柯二人引軍去訖。卻教黃仲實部馬軍三千,開西門迎戰。李逵見了,把步軍擺開,手執兩斧立在陣前。鮑旭仗著一口大板刀,隨於側手。項充、李袞各手挽蠻牌列於陣前。黃仲實當先,李逵也不打話,輪起板斧,直搶過陣,鮑旭、項充、李袞便去策應。仲實見逵來得兇猛,撥回馬望東門而走。李逵大叫:「賊將休走!」 仲實引兵直走穀中,李逵不知是計,引眾一併趕入穀中去,後面鮑旭、孫安等領前軍催動人馬來到,不見李逵等。孫安大叫曰:「李兄中了計!」 比及眾將殺入山口策應之時,只見高山兩邊一聲梆子響,埋伏弓弩齊發,鮑旭轉身便走,于、柯二人趕來,許宣、沈安仁向前擋住一陣。于立雖是步戰,卻有千斤之力,揮起鋼刀把沈安仁斬于馬下。許宣挺槍來戰,不想面上中矢而死。孫安力敵,殺退追兵,保得鮑旭、潘迅等走回。于立、柯求令軍士塞斷谷口,哪個能夠入去。李逵等殺入谷中,黃仲實從山徑裡走出,便將亂石樹木塞斷其路。李逵與項充、李袞並二千步軍在穀中不能得出。李逵叫曰:「只管拼死,複殺出去。」 項充曰:「哥哥,且休性急,今中他計,只得小心尋路出去,若殺出山口,必有賊兵守把,枉送性命。」 李逵依其言,與眾人結做一團困在穀中。 卻說宋江升帳,忽報:餘呈不跪受死。宋江哭曰:「余將軍死不辱君,甘受其戮,是宋江之罪也。」 哭之未息,又報:孫安等回。說:「李逵被賊引入深谷困了,又斬沈安仁,射死許宣。今保得眾人回來,只有李逵、項充、李袞並二千步軍不知下落。」 宋江大驚曰:「我正慮李逵不熟地理,故教你們相助出戰,今卻遭困,如之奈何。」 潘迅曰:「不是地理不熟,只因李將軍一勇殺去,因此中計。」 宋江曰:「今困在哪裡?」 潘迅曰:「洮陽城東二十里,地名駱穀,乃是山峻陡絕之地。主帥勿憂,小弟去詢問,有小路通得駱谷之時,即去救之。」 宋江即令潘迅去問路。潘迅引數軍人徑去村落中,遙望見楊柳林中。潘迅問壟上田夫曰:「前面是哪裡?」 田夫答曰:「是楊柳莊,有一善士,姓葉名光孫,在那裡居住。他平日好接待天下有急難之人,若去探他,無有不納。」 潘迅聽說,即同軍人徑到莊上訪問。通了姓名,葉光孫迎入,備酒款待。潘迅說起宋公明久聞賢士大名,專來邀請。葉光孫曰:「某亦久聞宋元帥名望。」 遂同潘迅來見宋江。宋江曰:「義士是誰?」 潘迅曰:「是本處人氏,姓葉名光孫。」 宋江曰:「義士可指引一條路徑去駱穀,救出我軍,必當重報。」 葉光孫曰:「小人祖居於此,屢被王慶殘害,今幸元帥到此,我等重見天日,當引一路,過駱谷便是洮陽西門。」 宋江即請光孫上帳重待,懇請取城之計。葉光孫曰:「小人恨王慶深入骨髓,若主帥委用,雖死不辭,只要有信之人同去方可。」 吳用曰:「汝言有理。」 即遣潘迅、孫安、柏森、安仁美、鄂全忠五員主將,帶領三百餘人,隨葉光孫同去行事。分付曰:「足下此去不可遲懼,我隨後便有軍馬到城外策應。」 葉光孫辭別宋江,同眾回楊柳莊去了。 卻說吳用與宋江傳令會盧元帥,先教凌振準備火炮為號,著令河北將李勝、范簡、夏江、孫岳四員將引一枝軍在此埋伏東山小路,聽號炮起,然後進兵。再撥宋達得、懷英、貢士隆、申屠禮、幹茂五將引一枝軍馬,離城二里屯紮。司存孝、洪資、山士奇、睦祥四將引一枝軍,望南門而進,各待黃昏以後,聽葉光孫消息,就勢取城。諸將得令,各自準備去了。 卻說光孫回至莊上,酒食相待,莊客有八九十人,俱整刀槍弓弩伺候。光孫與孫安等議曰:「此去西門有一小路透駱穀內,須待晚間開路前進,若遇守兵奪刀殺之。」 孫安定計畢。日晚,孫安引眾出莊,徑望深山而來,四下高崖峻嶺,人各扳藤附枝而行。是時九月天氣,涼風透骨,樹木零落,星月之下,葉光孫曰:「前面樹石塞處,正是駱谷之路,並無人守。」 孫安教軍士將木石搬開,孫安等向前去,轉過一山,望山下穀中,見李逵與眾軍人圍繞一團而坐。孫安高叫,李逵聽得聲音,快叫下來相見。孫安六人下嶺見李逵說知:葉兄引路來救,就中定計取洮陽。李逵曰:「若不來救,再過兩日皆餓死於此矣。」 孫安即取帶來乾糧面餅,與李逵眾人分食之。葉光孫曰:「事不宜遲,乘今夜就把將軍與我等綁了,連夜去見守把穀口二將,他若問時,我自有答應。即時帶到城下,著令開門,洮陽可破矣。若等明日,則此計難行矣。」 即忙與眾人走離穀中。葉光孫同孫安等回到莊來,三更時候,即令眾點起火把,各執刀槍,將李逵等綁了,簇擁在中間,解出穀口來。守把二將望見山下火把齊明,大聲發喊,即披掛看時,見山下綁了三四百人來到。葉光孫向前叫曰:「今夜三更,捉得駱穀中走出來宋兵,因不識路徑被莊客捉了,說是梁山泊李逵,恐怕宋兵得知來搶,連夜解來,可速開門。」 守城軍即報劉以敬知道。以敬聽得捉了李逵,想必困餓走出遭擒,不勝之喜,徑來城上看時,火光中認得是自家軍將,即令開西門。葉光孫先把李逵麻繩割斷了,手下遞斧,李逵接過大叫曰:「認得黑旋風麼?」 斧起處,於立頭已落地。項充、李袞已脫去索,項充一刀砍了柯求首級,眾人一齊動手,以敬正點軍殺出,凌振放起炮號,各處宋兵齊進。孫安等殺入西門,早迎著劉以敬,被孫安一劍揮為兩段,就敵樓上放火,城中鼎沸,那黃仲實知軍入城,開水東門望東山小路而走。行不一里,喊聲齊起,火把沖天,朱達得當先攔住,黃仲實無心戀戰,拍馬搶過,一槍已刺死朱達得,懷英隨後趕去,放了一箭,黃仲實應弦而倒,早射下馬。眾軍齊上斬了首級。比及南門,兩下宋兵一併殺將入城,上官義走不出城,自刎而亡。此時天色已明,孫安、葉光孫等已得了洮陽,飛報宋元帥。宋公明大隊都入城中,出榜安民,將佐都來請功。懷英獻黃仲實首級,孫安獻劉以敬首級,殺死牙將不計其數。亂軍中山士奇被敵樓上火墜下燒死,睦祥亂軍殺了。宋江又見折了宋達得、山士奇,傷感不已,請過葉光孫來堂上曰:「足下此功不小,啟奏聖上,就封你鎮守洮陽官職。」 葉光孫曰:「小人乃山野村夫,今特為主帥分上,行此一計,取了洮陽。但願早早征服淮西再睹太平,誠萬幸也。封官,某實不願。」 宋江見其尚義,重賞禮物而去。眾軍報知上官義自刎而死,宋江令剖上官義心肝,以祭餘呈。宋江自作祭文祭曰: 哀哉忠良,喪守綱常。 雖死不跪,受戮志昂。 罵不絕口,魂魄漸茫。 宋江功畢,爾便身亡。 嗚呼哀哉,伏惟尚享。 祭畢,忽空中顯現,言曰:「蒙兄追祭,今歸陰府,亦難報答,兄保貴體,百年之日,再得相會。」 言訖而去。宋江揾淚,回入洮陽,捷報張招討,不勝之喜。且聽下回分解。 此回折將五員:沈安仁、宋達得、許宣、睦祥、山士奇。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