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第八十一回 兀顏光陣列渾天像 宋公明夢授玄女法


  羊角風旋天地黑,黃沙漠漠雲陰烈。大遼兵發山嶽摧,萬里乾坤皆失色。
  皂雕旗展烏雲飛,沙柳箭發流星馳。連環駿馬追風急,虎臂強弓縮地追。
  千池荷葉青氈笠,鐵甲鋪兵映日寒。紅纓棍擺豺狼子,寶雕弓挽烏龍脊。
  胡笳共賀天山歌,鼓角振起白駱駝。番王左右持鉞斧,統軍前後橫金戈。
  瀚海風翻動人馬,乳酪香飄宴君罷。海青放起鴻雁愁,豹子鳴時神鬼怕。
  番奴平掩貂鼠袍,健兒戲舞魚腹刀。十萬番兵耀英武,虎熊弦動聲悲號。
  幽州城下人兵攘,連珠炮發轟天響。神兵飛下九天來,四海茫茫人忻仰。

  宋江見遼兵勢大,慌忙收軍,退回永清縣屯劄。便與盧俊義等曰:「今日雖是勝他一陣,損他兩個先鋒,我看遼兵其勢浩大,來日交鋒,恐寡不敵眾,如之奈何?」

  吳用曰:「昔晉謝玄五萬人馬,破苻堅百萬雄兵。此是寡能敵眾矣,何為懼哉!可傳令各寨眾將,來日務要旗旙嚴整,弓弩上弦,刀劍出鞘,深栽鹿角,堅守寨柵,只擺九宮八卦陣勢。若他來打陣,依次而起。縱他有百萬之眾,安敢衝突!」

  宋江曰:「此計甚妙。」

  即傳令五更造飯,平明盡拔寨而起,前抵昌平縣,即將軍馬擺開。秦明在前,呼延灼在後,關勝在左,林冲居右,東南索超,東北徐甯,西南董平,西北楊志,宋江自守中軍。步軍令作一處,擺一陣於後。盧俊義、魯智深、武松三個為主,準備廝殺。

  陣勢已完,遙望遼兵遠遠而來。前軍都是皂旗,一隊有七座旗門,每門有一匹馬,各有一員將領,頭頂黑盔,身披玄甲,上穿皂袍,坐騎烏馬,手中一般軍器,正按北方鬥、牛、女、虛、危、室、壁。七門之內,總設一員大將,按上界北方玄武水星。乃是番將曲利出清,引三千披髮甲士,按北方五炁星君,正似:凍雲截斷東方日,黑氣平吞北海風。有詩為證:

  兵按北方玄武象,黑旗黑鎧黑刀槍。
  烏雲影裡玄冥降,凜凜威風不可當。

  又見遼兵左軍盡是青旗,一隊也有七座旗門,每門有一疋馬,各有一員大將。頭頂四縫盔,身披柳葉甲,上穿青色袍,坐下青驄馬,手執一般兵器,正按東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門之內,總設一員大將,按上界東方青龍木星。乃是番將只兒拂郎,引三千兵馬,按東震九炁星君,正似:翠色點開黃道路,青霞截斷紫雲根。有詩為證:

  青龍驅陣下天曹,青蓋青旗青戰袍。
  共向山前呈武勇,堂堂殺氣透雲霄。

  右軍盡是白旗,一隊也有七座旗門,每門有一疋馬,各有一員大將。怎生打扮?頭頂水磨盔,身披銀鎧甲,上披素羅袍,坐騎雪白馬,各執一般軍器,正按西方奎、婁、胃、昴、畢、觜、參。七門之內,總設一員大將軍,按上界西方咸池金星。乃是番將烏利可安,引三千白纓素騎人馬,按西兌七炁星君,正似:征駝卷盡明山雪,番將斜披玉井水。有詩為證:

  太白分兵下九天,白雪光明素袍鮮。
  巨鱗翻海人難敵,擾得蒼龍夜不眠。

  後軍盡是緋紅旗,一隊亦有七座旗門,每門有一疋馬,各有一員大將。頭戴硃紅盔,身披茜紅袍,坐騎赤兔馬,正按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軫。七門之內,總設一員把總,正按上界南方朱雀火星。乃是番將洞仙文榮,引三千紅衣軍,按南離三炁星君,正似:離宮走出六丁神,霹靂震開三昧火。有詩為證:

  祝融飛令下離宮,十萬貔貅烈火紅。
  閃閃赤雲棲澗穀,陣前誰敢去當鋒。

  陣前左有一隊人馬,盡是金冠金甲,緋袍朱纓,紅旗赤馬,簇擁一員大將,乃是遼國禦弟耶律得重,按太陽星君。正似:金烏捧出扶桑國,火傘初離東海洋。有詩為證:

  海神英武出扶桑,耶律提兵按太陽。
  雄略嘉謀播遼國,堂堂兵陣遠鷹揚。

  陣前右有一隊女兵,盡是銀花弁冠,銀鉤鎖子甲,素袍,白旗白馬,乃是遼國天壽公主答裡孛,按上界太陰星君。正似:玉兔團團離海島,水輪皎皎照瑤台。有詩為證:

  貌似春煙籠芍藥,顏如秋水映芙容。
  玉筍輕搦龍泉劍,到處交兵占上風。

  兩隊陣中,團團一道盡是黃旗,軍都騎黃馬,隊中有四員大將,各領兵三千,分於四角守護。東南方一員大將,青袍金甲,金冠,坐騎粉青馬,按上界羅睺星君,乃是皇侄耶律得榮。西南一員大將,紫袍銀甲,寶冠,使一口寶刀,坐騎海騮馬,按上界計都星君,乃是皇侄耶律得華。東北一員大將,綠袍銀甲,手執方天畫戟,坐騎五明黃馬,按上界紫炁星君,乃是皇侄耶律得忠。西北一員大將,白袍銅甲,手仗七星寶劍,坐騎踢雪烏馬,按上界月孛星君,乃是皇侄耶律得信。黃軍陣中,那員上將,按上界中央鎮星,左有白旄,右有黃鉞,前立朱旙,後遮皂蓋,周回旗號,按二十四氣、六十四卦,明分陰陽,旋璣玉衡,混沌之象。那員大將頭戴紫金盔,身披蜀錦袍,坐騎銀騌馬,手提畫杆方天戟。按中宮上星一炁天君,乃是遼國都統軍,大元帥兀顏光。黃旗之後,中軍之內,鳳輦龍車,有一十六對黃甲力士,推捧車駕。輦上坐著大遼郎主,按上界北極紫微大帝,總領鎮星。左邊丞相幽西孛,右邊丞相太師褚堅,按左輔右弼星君。正似:一天星斗離乾位,萬象森羅降世間。有詩為證:

  旗旙鎧甲與刀槍,盡按中央土德黃。
  天意豈能人力勝,枉將生命苦相戕。

  那兀顏統軍擺列天陣已定,正如雞卵之形,循環無定,進退有法,真乃奇異。宋江便教射住陣腳。令軍中豎起雲梯,吳用、朱武上臺觀看。宋江與吳用看了,不識此陣。朱武認得,對宋江曰:「此乃太乙混天象陣也。此陣變化無窮,不可造次攻打。」

  吳用曰:「不知他陣內虛實,如何?」

  正商議間,兀顏統軍在中軍傳令:「今日屬金,可差張起、薛雄、呵哩義、王景四將,跟隨烏利可安,出陣攻打。」

  宋江望見對陣七門右軍,或開或閉,那引軍旗自東轉北,北轉西,西轉南。朱武見了乃曰:「今日屬金,天盤左動,必有兵出。」

  說猶未了,五炮齊響,早見對陣擁出軍來。中是金星,四下是金宿,四個引動五旗軍馬,卷殺過來,勢如山倒。宋江軍馬措手不及,望後急退。遼兵兩下夾攻,宋軍大敗。退回本寨。遼兵也不來趕。宋江回寨點軍,頭領孔亮傷刀,李雲中箭,石勇著槍。軍卒中傷,不計其數。隨即發付上車,去後寨令安道全醫治。宋江與盧俊義商議,俊義曰:「來日多著軍馬,撞住他壓陣軍兵。再調兩路軍馬,撞那廝正北門。卻教步軍打入去,看他裡面虛實何如。」

  宋江依其言。

  次日引兵前進,遙望遼兵不遠。宋江便令關勝在左,呼延灼在右,引本部軍,撞退壓陣遼兵。再差花榮、秦明、董平、楊志在左,林冲、徐甯、索超、朱仝在右,兩隊軍兵,來撞皂旗七門。果然衝開陣勢,殺散皂旗人馬。李逵、樊瑞、項充、李袞引五百牌手向前,背後魯智深、楊雄、石秀、解珍、解寶撞殺入混天陣內。只聽四面炮響,東西兩隊黃旗軍殺出前來。宋江兵馬抵當不住,大敗退回原寨,點軍折其大半。杜遷、宋萬又帶重傷。李逵被他撓鉤搭住,活捉去了。宋江聽之,心中納悶。只見小校來報:「有遼將遣使到來。」

  宋江喚入中軍問時,卻是主將差來,要將李逵換轉小將軍。宋江便曰:「明日取小將軍到陣前交換。」

  番使領言語去了。宋江與吳用商議曰:「我等無計可破他陣勢,且把小將軍換轉李逵與他講和罷戰。」

  吳用曰:「且將軍士暫歇,別生良策未遲。」

  次日差人去取兀顏小將軍來,也差人直往兀顏統軍處,見了說曰:「宋先鋒拜意,今送小將軍回來,換這個頭領。即今冬嚴寒,軍士勞苦,教且罷戰,待來春別作商議。」

  兀顏統軍聽了喝曰:「無知辱子,有何面目見咱!不用相換,若要罷戰,教你宋江束手來降,免他一死。若不如此,吾引大隊一到,寸草不留。」

  來者回寨,將此言訴與宋江。宋江只怕救不得李逵,遂帶了兀顏小將軍拔寨便起,直到陣前大叫:「可放過我的人來,吾還你小將軍。不罷戰亦不妨。」

  只見遼兵將李逵送出陣前來與宋江。宋江對換小將軍去了。當日都不廝殺,宋江回寨與諸將計議,呼延灼曰:「我等來日可分十隊軍馬,兩路去當壓寨軍兵,八路齊進,決此一陣。」

  宋江依其言。次早拔寨起軍,分作十隊,兩路軍先去截壓陣軍兵,八路軍馬搖旗呐喊,打入混天陣。聽得陣中呐喊,二十八門齊開,變作一字長蛇之陣,便殺出來。宋江軍馬措手不及,大敗而走。回到本寨折損軍馬數多。宋江撥軍軍將緊守寨柵,堅守不出。

  卻說趙安撫屢次申表朝廷,欽差王文斌押送衣襖到營,宋江接至寨中,把了接風酒。王文斌詢問緣由,宋江曰:「宋某自蒙朝廷差到邊,上托天子洪福齊天,連取四座大郡。今到幽州,不想被遼將兀顏光排個混天象陣,我軍敗三陣,無計可施。今幸得將軍降臨,願賜指教。」

  王文斌曰:「量這個混天陣,何足為奇!王某不才,願到軍前一觀,別有主見。」

  宋江大喜,先令裴宣且將衣襖分散軍將,眾人謝恩已畢,軍中置酒相待。次日王文斌披掛出陣,上將台觀看了,下梯曰:「這個陣勢只如常,不見有甚驚人處。」

  不想文斌不識,只是詐人要譽,便令前軍鼓噪搦戰。宋江馬上喝曰:「番狗敢來交戰?」

  說猶未了,黑旗隊裡第四座門內,飛出大將曲利出清,挺刀出到陣前。王文斌便拍馬挺槍直取出清。鬥十數合,番將賣個破綻,回身便走。王文斌驟馬挺槍,直趕將去,卻被番將回身一刀,將文斌砍于馬下。宋江急令收軍,番兵殺將過來,又折了一陣。因至寨中,動文書申呈趙樞密說:「王文斌自願出戰,身死陣中。」

  趙樞密得報,即寫表申奏朝廷,打發人伴回京。

  趙括徒能讀父書,文斌詭詐又何愚。
  輕生容易談兵策,無怪須臾喪厥軀。

  話說宋江尋思無計可施,寢食俱發。是夜,宋江秉燭沉吟。將近二鼓,神思困倦,伏幾而臥,自覺帳中狂風忽起,冷氣侵人。宋江起身,見一青衣女童向前稽首曰:「領娘娘法旨,特請將軍。」

  宋江曰:「娘娘在何處?」

  女童曰:「離此不遠。」

  宋江便跟女童去,見座大林,青松翠柏。轉過石橋,有紅硃流星門一座。仰見畫棟雕樑,金釘朱戶。女童引宋江從廊下而進,聽得殿上金鐘聲響,玉磬音鳴。女童迎請宋江上殿,至珠簾之下,跪在香案之前。舉目上視,但見祥雲靄靄,紫霧騰騰,九龍座上坐著九天玄女娘娘,女仙侍娘娘之側。娘娘謂宋江曰:「吾傳天書與汝,亦有年矣。今宋天子令汝破遼,勝負如何?」

  宋江俯伏拜奏曰:「多承娘娘賜與天書。今被兀顏光排列混天象陣,臣無計可破,連敗三陣。」

  娘娘曰:「此陣之法,聚陽象也。欲破此陣,要知生克之理。且如他皂旗軍馬,內設水星,按上界北方五炁星君。你可選大將七員,衣甲黃色,撞破他皂旗七門後,命大將七員,各披黃袍直取水星。此是土克水。卻以白旗白袍軍馬,打透他左邊青旗軍陣。此乃是金克木也。卻以紅旗打透右邊白旗軍陣,此乃是火克金也。卻以一枝青旗軍馬,直取中央黃軍陣主將,此乃是木克土也。再選兩枝軍馬,令一枝繡旗花袍軍馬,扮作羅睺星,獨破太陽軍陣。令一枝素旗銀甲軍馬,扮作計都星,直取太陰軍陣。再造二十四部雷車,按二十四氣,直推入遼兵中軍,令公孫勝作起風雷,徑奔入大遼國王駕前,定取全勝。須待夜間依此進兵,一鼓成功。汝當秘受吾言,他日瓊樓金闕,再當重會。」

  令青衣女童送出星主,還本寨去了。有詩為證:

  玉女虛無忽下來,嚴詞特請敘真懷。
  當時傳得幽玄秘,遼主陣圖頃刻開。

  宋江再拜,懇謝出離殿庭。青衣指引,再回舊路,過得石橋,宋江回顧,青衣用手一推,嘿然驚覺,乃是一夢。時正四更,宋江便請軍師吳用,計議破混天象陣。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