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第七十三回 十節度議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敗高太尉


  當日戴宗往京,劉唐稟曰:「小弟同去。」

  宋江大喜。當時兩個收拾下山去了。卻說童貫、畢勝引殘兵回東京入城,通報高太尉相見,請入後堂坐定。童貫把敗軍要由,結果八路都監說一遍。高太尉曰:「樞相休要煩惱。我和你去稟太師,再作道理。」

  童貫、高俅徑投太師府參見,淚如雨下。蔡京曰:「且休煩惱。我已知你折軍之事。」

  高俅曰:「賊居水泊,非船不能征討。樞相只以馬步軍征勦,因此失利。」

  蔡京曰:「你折多軍馬,怎敢教聖上得知!」

  童貫再拜曰:「望乞太師遮蓋!」

  蔡京曰:「明日只奏暑熱,軍士不伏水土,權且罷戰回兵。」

  高俅曰:「若得太師肯保奏我親去征勦,一鼓可擒。」

  蔡京曰:「若太尉肯去,明日保你為帥。」

  高俅曰:「若得聖旨,便造船只,水陸並進,指日成功。」

  蔡京曰:「這事容易。」

  正說間,門吏報:「酆美回了。」

  大師喚進,問其緣故。酆美拜罷,敘說:「宋江但是活捉上山的,盡數放回,不肯殺害。因此小將得見鈞顏。」

  高俅曰:「這是賊人詭計。今後不點近處軍馬,直往山東、河北揀選精兵。」

  蔡京眾人計議已定,各自回府。

  次日早朝,蔡京奏曰:「昨命童貫統率大軍,征進梁山泊草寇。近因天時炎熱,軍士不伏水土,權且罷兵而回。」

  天子曰:「似此炎熱,不復去矣!」

  蔡京曰:「童樞密著于太乙宮待罪,別令人為帥,再去征伐。乞請聖旨。」

  天子曰:「此寇乃腹心大患,不可不除。誰與寡人分憂?」

  高俅奏曰:「微臣願效犬馬,去勦此賊。」

  天子曰:「既太尉肯去,任卿選調軍馬。」

  高俅又奏:「梁山泊方圓八百餘里,非使舟船不能得進。臣乞聖旨,於梁山泊近處,採伐木植,督匠造船,或用官錢收買民船,以為征伐之用。」

  天子曰:「從卿處置。」

  高俅又奏:「只容寬限,以圖成功。」

  天子命取錦袍金甲,賜與高俅。擇吉日出師。當日朝散,高俅與蔡京曰:「前者有十節度使,多曾與國家建功,武藝精熟。請發十道劄付文書,仰各部所屬兵一萬,前赴濟州調用。」

  那十個節度是誰:

  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
  上党太原節度使徐京,
  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
  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
  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
  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
  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
  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
  瑯琊彭城節度使顧元鎮,
  清河天水節度使劉忠。

  這十節度使,舊日都是綠林叢中出身,後受招安,得就此職。中書省發十道公文,調這十路軍馬去了。金陵建康府有水軍統制官,喚做劉夢龍。那人初生之時,其母夢見一條黑龍入腹中,感而遂生。及至長大,善知水性。舊在西川峽江破賊有功,升授都統制,部領一萬五千水軍,守鎮江南。高俅取這支水軍前來聽調。又差步軍太尉牛那喜,拘刷河道船隻,來濟州調用。高俅帳前有兩員名將党世英、黨世雄,兄弟二人見做統制官。又去禦營內,選精兵一萬五千,通共各處軍馬一十三萬。諸路差官供送糧草。高太尉連日整點軍伍。

  戴宗、劉唐打聽消息,回寨報說。宋江聞報大驚,吳用曰:「仁兄勿憂。昔日諸葛武侯用三千兵,破曹操八十萬軍。小生久聞十節度的名,多與朝廷建功。只是當初無他對手。如今一班好弟兄,兄長何足懼哉!他十路軍來,教他吃我一驚。」

  宋江曰:「軍師如何驚他?」

  吳用曰:「他十路軍馬都到濟州取齊。先令兩個去濟州界上,先殺他一陣。這是報信與高俅知道。」

  宋江遂令張清、董平各帶一千軍馬前去。又撥水軍頭領,準備泊子裡奪船。調撥已定。

  卻說高俅先撥御林軍馬出城,又選教坊司哥兒舞女三十余人,隨軍消遣。吉日祭旗登程,大小官員都在長亭餞別。高太尉戎裝披掛,騎一疋金鞍戰馬擁在中軍。後面許多殿帥、統制、官軍提轄、兵馬防禦、團練等官,軍馬十分齊整,望濟州進發。於路上縱容軍兵,擄掠黎民,來到濟州。有節度使王文德,領一路軍馬奔濟州來。到地名鳳尾坡,聽得鑼響,一彪軍馬,當先一將乃是董平,喝曰:「來的那裡兵?早下馬受縛!」

  王文德大怒,罵曰:「反國草寇!」

  拍馬提槍,直取董平。董平挺雙槍來迎。鬥到三十合,不分勝敗。王文德見嬴不得董平,分付眾軍直沖,喊殺過來。董平後趕王文德,正走之間,前面又撞出一彪軍來,當先張清,大喝:「休走!」

  手起一石子,打在王文德頭盔上。文德伏鞍奔走,兩將追上,側首沖出一軍來。王文德看時,卻是江夏節度使楊溫軍馬救應。董平、張清兩路軍去了。王文德與楊溫同入濟州。太守張叔夜接待各路軍馬。數日之間報來:「高太尉大軍到了。」

  十節度迎接入城安歇。高太尉傳令,教十路軍馬城外屯紮,近山下寨。砍伐木植,搬擄人家門扇窗,搭蓋窩鋪,十分搔擾。高太尉在帥府內定論:無銀兩使用者,都充頭陣。有銀兩者,留在中軍,虛功濫報。似此奸弊,非止一端。有詩為證:

  無錢疲卒當頭陣,用倖精強殿后軍。
  正法廢來真可歎,貪夫贓吏競紛紜。

  不數日,劉夢龍戰船到,參見。高俅便喚十節度使商議。王煥等稟覆曰:「太尉先令馬步軍去探路,引賊出戰,然後卻調水路戰船,去勦賊巢,令其兩下不能相顧,可破矣。」

  高太尉從之。即撥王煥、徐京為前部;王文德、梅展為合後;張開、楊溫為右軍;韓存保、李從吉為左軍;顧元鎮、劉忠為前後救應使。黨世雄引三千精兵,協助劉夢龍水軍船隻。得令,各整備交鋒。次日平明,高俅親自出城,水陸並進,望梁山泊來。

  且說董平、張清回寨說知。宋江與頭領統率大軍下山,見官兵到,前軍射住陣腳,。先鋒王煥出陣,使一條長槍,馬上大叫:「無端草寇,認得大將王煥麼?」

  宋江出馬曰:「王節度,你年紀高大,恐有差誤,枉了一世清名。」

  王煥怒駡:「你這紋面俗吏,安敢抵拒天兵!」

  挺槍殺來。宋江馬後林冲出陣,兩馬相交,戰到二十合,不分勝敗。兩邊鳴金,各歸本陣。只見節度使劉忠馬上欠身,稟太尉曰:「小將願決一戰。」

  高太尉便使劉忠出戰。宋江馬後呼延灼來迎。劉忠使一口大杆刀。二將交鋒,約鬥二十合,呼延灼隔過大刀,一鞭打死劉忠於馬下。高俅見折一個節度使,急差顧元鎮拍馬出陣。宋江背後董平出戰。兩個鬥不到十合,顧元鎮勒馬,望陣而走。董平拍馬趕來,顧元鎮拈弓搭箭,番身射來,正中董平右臂,棄槍而走。顧元鎮趕來,呼延灼、林冲兩騎殺出,救董平歸陣。高太尉揮軍混戰,宋江人馬敵不住,四散逃走。高太尉直趕到水泊邊,卻調人去接應水路船隻。

  且說劉夢龍和黨世雄駕舟望梁山泊來,正行之間,只聽得山坡上炮響,蘆葦裡埋伏小船齊出,沖斷官船,前後不應。劉夢龍和黨世雄急回船時,淺港內都用小船裝載草木填塞斷了,那櫓槳竟搖不動。眾軍棄船下水,劉夢龍赴過水岸。党世雄教水軍尋港汊深處搖去。只見三隻小船,是阮氏三雄,各執蓼葉槍殺近前來。黨世雄立在船頭,與阮小二交鋒。阮小五、阮小七逼近身來。党世雄見不是路,跳下水去,只見水底下鑽起張橫來,劈頭揪住,提上岸來。高太尉見船隻,都被梁山泊收去,船上縛的都是劉夢龍水軍。傳令收兵。比及要退,聽得四下裡火炮齊響,不知幾路軍馬殺來。畢竟高俅怎的脫身?且聽下回分解。

  新刻全像水滸傳卷之十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