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
第七十二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兩嬴童貫 |
|
紅日無光氣障霾,紛紛戈戟兩邊排。 征鼙倒海翻江振,鐵騎追風卷地來。 四鬥五方旗影颺,九宮八卦陣門開。 奸雄童貫摧心膽,卻似當年大會垓。 宋江陣中三隊軍馬,殺得童貫人馬敗走三十里。吳用傳令:「敗軍勿追。」 眾將回寨,定下十面埋伏之計。童貫敗了一陣,心中憂悶,會集眾將商議。酆美、畢勝曰:「樞相休憂,此寇預先布下陣勢。我軍初到,不知虛實,因中賊計。且將軍馬停歇三日,將全部軍馬,分作長蛇之陣而進,必成大功。」 童貫曰:「此計大妙。」 傳令整肅三軍。 至第三日殺奔梁山泊來。八路軍馬分作左右。哨馬回報曰:「前日戰場上,並無一人。」 童貫心疑,來到水泊邊,但見隔水茫茫,都是蘆葦。只見對岸一隻小船上,一人披簑戴笠,執竿釣魚。官軍問那漁人曰:「賊在那裡?」 漁人不答。童貫令放箭射去,正中漁人笠上,一聲響,箭落下水裡去了。再放一箭,射到簑衣上,一聲響,箭也落下水裡去了。眾人大驚,回馬稟曰:「兩箭皆射不透,不知他穿著甚的?」 童貫再令三百能射的來,望著漁人亂射去,箭都落下水裡去了。童貫見射他不死,便差會水戰軍人,赴水過去。那漁人便取棹竿在手,近船來的,都打下水去。那漁人回轉船頭,指著童貫罵曰:「亂國賊臣,來這裡送命!」 童貫大怒,教馬軍放箭。那漁人大笑,棄了簑笠,攢入水去了。那漁人是張順,簑笠都是熟銅打的,箭射不透。張順在水底,拔出腰刀,把五百軍砍截,血水滾起,童貫看得呆了。小校報曰:「山頂黃旗,正在麾動。」 童貫看了,令三百鐵甲哨馬,分作兩隊去哨看。聽得山頂炮響,兩處哨報:「伏兵在此!」 酆美、畢勝教軍士休要亂動,忽山後又炮響,震地飛出一彪軍馬,兩員驍將怎生打扮: 黃旗擁出萬山中,爍爍金光射碧空。 馬似怒濤沖石壁,人如烈火撼天風。 劍洞暗藏插翅虎,寶刀劈破太華宮。 鼓聲震地森羅殿,槍林飛出美髯公。 朱仝、雷橫帶領五千人馬殺來。酆美、畢勝當先,四將各戰到二十餘合,不分勝敗。朱仝、雷橫撥馬便走,酆美、畢勝拍馬趕來。聽得山上炮響,山頂杏黃旗繡著「替天行道」四字,旗下立著宋江等。童貫見了大怒,令人馬殺上山來拿宋江。大軍人馬,分為兩路,卻待上山。山頂上金鼓喧天。童貫怒曰:「吾當自擒這廝。」 酆美諫曰:「彼必有計,不可親往。」 童貫曰:「事已到此,豈可退兵!」 聽得後軍呐喊,探子報說:「正西沖出一彪軍來,把後軍截作兩段。」 童貫急回救時,東邊有一隊人馬殺來。一半紅旗,一半青旗,兩員大將引兵五千殺來。但見: 對對紅旗間翠袍,爭飛軍馬轉山腰。 日烘旗幟青龍見,風擺旌旗朱雀搖。 兩隊精兵皆勇猛,一雙虎將最英豪。 秦明手舞狼牙棍,關勝斜橫偃月刀。 那紅旗是秦明,青旗是關勝。二將喝曰:「童貫早納下首級!」 童貫大怒,令酆美來戰關勝,畢勝去戰秦明。正戰之間,朱仝、雷橫殺來。兩下夾攻,童貫軍兵大亂。酆美、畢勝保著童貫便走。刺斜裡又沖出一彪人馬來,一半白旗,一半黑旗。兩員虎將引五千兵,攔住去路。但見: 炮似轟雷山石裂,綠林深處顯戈矛。 素袍兵出銀河湧,玄甲軍來黑氣浮。 兩股鞭飛風雨響,一條槍到鬼神愁。 左邊大將呼延灼,右邊英雄豹子頭。 那黑旗呼延灼,白旗林冲。二將馬上喝曰:「奸臣童貫,走在那裡去!」 殺入軍中來。段鵬舉接住呼延灼交戰,馬萬里接著林冲廝殺。鬥下數合,馬萬里被林冲一矛刺于馬下。段鵬舉撥馬便走,呼延灼趕來。兩軍混戰,童貫只教奪路且回。前面又沖出一彪步軍來,卻是魯智深、武松殺入陣來。殺得童貫人馬四分五落。酆美、畢勝保著童貫,殺條血路出來,又聽得解珍、解寶引步軍五千殺來,卻得韓天麟、王義併力殺出垓心。前面一彪軍馬又攔住去路,卻是董平、索超,拍馬直取童貫,王義挺槍去迎,被索超手起斧落,砍于馬下。韓天麟被董平一槍搠死。酆美、畢勝保童貫奔走。四下裡金鼓亂鳴,不知何處人馬。童貫搊馬上山坡看時,四面馬步軍兵,一齊殺來。童貫正慌間,山坡下一簇人馬,乃是吳秉彜、李明引殘軍救應。正欲上坡,喊聲又起,飛過楊志、史進截住。李明挺槍來鬥楊志,吳秉彜來戰史進。四將戰至三十余合,吳秉彜被史進斬于馬下,楊志斬了李明。童貫與酆美、畢勝在山坡上見了大驚,不敢下坡。酆美曰:「望見正南大隊官軍,旗旙不倒,必有救軍到。」 看時,卻是周信殺奔山坡邊,來見了童貫,商議曰:「乘晚殺出重圍。」 酆美當先,童貫在中,一齊殺下山坡。聽得四下叫曰:「不要走了童貫!」 眾官軍各路殺到,四更殺出垓心。忽前面一帶火把,乃是盧俊義、楊雄、石秀攔住去路,喝曰:「童貫下馬受縛!」 酆美拍馬舞刀,直取俊義。兩馬鬥到數合,被盧俊義活捉酆美過馬。畢勝、周信、段鵬舉保童貫,望濟州奔走。山坡後又沖出一隊步軍頭目,李逵、鮑旭、項充、李袞殺得官軍四分五落而走。李逵一斧砍死段鵬舉。童貫大敗,奔到溪邊,聽得對溪炮響,箭如飛蝗射來。官軍急上岸,膽碎心裂。樹林邊又轉出一彪軍馬,卻是張清、龔旺、丁得孫直沖將來。周信便來迎敵,被張清飛石打中鼻凹,死于馬下。童貫、畢勝不敢入濟州,引敗軍連夜投東京去了。 宋江素懷歸順之心,不肯盡數追殺,鳴金收軍都回山寨請功。盧俊義活捉酆美,解到寨來。宋江親解其縛。眾將都到堂上。是日殺牛宰馬,重賞三軍。留酆美住了三日,送下山去。酆美大喜,宋江曰:「冒犯威嚴,伏乞恕罪。宋江等本無異心,要與國家出力,望將軍回京申奏。」 酆美拜謝不殺之恩,下山回京。原來用此十面埋伏之計,都是吳用佈置,殺得童貫心膽皆裂,大軍三停折了二停。吳用曰:「童貫回京,未知聖上如何。」 複請戴宗往京打聽虛實。且聽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