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第五十八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關勝議取梁山泊


  北京留守多雄偉,四面高城崛然起。
  西風颯颯駿馬鳴,此日冤囚當受死。
  俊義之冤難雪洗,時刻便為刀下鬼。
  紛紛劊子亂如麻,後擁前遮集如蟻。
  英雄忿怒舉青鋒,翻身直下如飛龍。
  步兵騎士悉奔走,凜凜殺氣生寒風。
  六街三市回首望,屍橫骸臥如豬狗。
  可憐力寡難抵當,將身就縛如摧朽。
  他時奮出囹圄中,膽氣英英大如鬥。

  卻說石秀和俊義在城內無路走出,四下人馬把撓鉤搭住,二人盡被捉了。解到梁中書台下,石秀大罵:「害百姓的賊!我哥哥早晚引兵來打城池,踏為平地,把你砍做三截。先教老爺來說知。」

  廳上眾人都唬呆了。梁中書教取大枷來,把二人枷在牢中,分付蔡福監守。蔡福要結識他兩個好漢,每日將酒肉相待。梁中書喚本州新任王太守查,被殺死的七八十人,跌傷的不知其數。報名支給官錢醫治,燒化了屍。當日,城外報來,收了梁山泊帖子十數張,不敢隱瞞,呈上。梁中書看道:

  義士宋江示仰大名府:
  今為大宋,濫官當道,污吏專權,屈陷良民,塗炭百姓。北京城盧俊義乃豪傑之士,今者啟請上山,一同替天行道,特令石秀先來報知,不期俱被擒捉。如若存得二人性命,獻出淫婦姦夫,吾無侵擾。倘若誤傷羽翼,拔寨興兵,同心雪恨。大兵到處,玉石俱焚,殄滅愚頑。義夫節婦,孝子順孫,清慎官吏,切勿驚惶,各安職分。
  諭眾知悉。

  梁中書看了便喚王太守商議,王太守是善懦之人,聽得這話,便稟梁中書曰:「梁山泊這一夥,朝廷幾次收捕他不得,何況我孤城小處!倘若引兵到來,悔之晚矣!且存二人性命,一面寫表奏朝廷,一面奉書呈上蔡太師知道。若將二個殺害,寇兵臨城,深為未便。」

  梁中書依言,便喚兵馬聞達,天王李成到廳商議。李成曰:「量這夥草寇,必不肯擅離巢穴!相公不必憂心,小將領軍離城下寨。草寇若來,教他片甲不回。」

  梁中書大喜,賞了二將而退。次日,李成喚先鋒索超,傳令曰:「宋江兵早晚臨城,你可領兵離城二十五里,槐樹坡下寨。周圍密佈槍刀,四下深藏鹿角。」

  原來這貼子,卻是戴宗聽盧員外、石秀被擒,卻寫告示,四門貼放,保全二人。回寨說知,宋江大驚。吳用曰:「就乘此機會,去取北京錢糧,供山寨之用。」

  便喚鐵面孔目裴宣分撥大小三軍,來日起程。黑旋風做先鋒,點與五百好漢先行。次撥解珍、解寶、孔明、孔亮。第三隊扈三娘,副將孫二娘、顧大嫂。第四撥李應,副將史進、孫新,各領兵五千。中軍主將宋江,軍師吳用,守帳頭領四員:呂方、郭盛、孫立、黃信。前軍頭領秦明,副將韓滔、彭玘。後軍頭領林冲,副將馬麟、鄧飛。左軍頭領呼延灼,副將歐鵬、燕順。右軍頭領花榮,副將陳達、楊春。帶炮手凌振。接應糧草頭領戴宗。分撥已定,依次而行。留下副軍師公孫勝等守把山寨。李俊等守把水寨。

  次日,拔寨都起,前到庾家疃,列成陣勢。李成、索超遠遠望見,李逵手搭雙斧,高聲叫曰:「認得梁山泊好漢黑旋風麼?」

  李成看了,與索超笑曰:「只說梁山泊好漢,原來只是這等醃臢草寇!先鋒,何不先捉此賊?」

  索超曰:「割雞焉用牛刀。自有戰將建功。」

  言未畢,首將王定,挺槍引兵沖將過去。只見山坡後,鑼鼓喧天,撞出兩彪軍馬來。左有解珍、孔明,右有解寶、孔亮,殺將出來。索超勒馬回見,李成曰:「這等草寇,何足懼哉!」

  卻引前部人馬,殺過庾家村來。女將扈三娘、顧大嫂、孫二娘。李成看了曰:「這等賊婆,有甚手段?索超向前,與我擒來。我卻分兵接應。」

  索超輪斧直取一丈青,一丈青勒馬便走。李成驅軍趕來,只聽喊聲振地,一彪人馬追來。李成退入庾家疃時,左沖出解珍、孔亮,右沖出解寶、孔明,各部人馬殺到。三員女將隨後趕來。李成引軍急待回寨,李逵當先攔住。李成、索超奪路而走,大折一陣,收兵下寨。李成、索超使人報知梁中書,差聞達領本部軍馬前來助戰。李成接入寨內,商議退賊之策。

  聞達笑曰:「疥癬之疾,何足介意!來日願決一陣。」

  明日引軍,前到庾家疃,見宋江軍馬來到,聞達將軍馬擺開。宋江陣上,秦明出馬,大叫:「北京濫官污吏,好將盧俊義、石秀送來,淫婦姦夫一同解出,誓不相侵。若是執迷,玉石俱焚。」

  聞達大怒,曰:「誰去擒此賊?」

  索超便勒馬出陣前喝曰:「你是朝廷命官,好人不做,卻去落草!我擒你,碎屍萬段!」

  拍馬輪斧,直取秦明。兩個鬥到二十餘合,不分勝敗。韓滔搭箭射中索超左臂,拖斧便走。宋江鞭稍一指,三軍掩殺過來,殺得人亡馬倒塌。眾軍追過庾家疃,奪了槐樹坡,下寨屯紮。吳用曰:「他兵敗走,心中必怯。可乘勢追殺。」

  宋江傳令,軍將分作四路,連夜進發殺去。

  聞達奔到飛虎峪寨中商議。軍校報說:「山下一路火起。」

  聞達看時,只見山下火把不知其數,當先呼延灼引副將歐鵬、燕順殺來。後面喊聲又起,火光照耀,卻是凌振等小路殺來。聞達引軍奪路而走。前面一彪軍馬攔路,首將林冲,引副將馬麟、鄧飛截住去路。聞達殺開條路,撞著李成,領兵一處,且戰且走,戰到天明,走至城下。梁中書連忙點軍出城接應,緊閉城門,堅閉不出。次日,宋江引兵直抵東門,城下紮寨,準備攻城。梁中書聚眾商議,李成曰:「賊兵臨城,事在危急。相公修書,差人星夜去京師,報與蔡太師知道,申奏朝廷,調兵救應。一面報知近鄰府縣,調兵接應。點民夫上城,守護城池。準備砲石弓弩,旦夕隄防,方保無失。」

  梁中書隨即修書,遣上將王定,領了密書,開城門望東去了。宋江調眾將,引兵圍城攻打。

  卻說王定齎了密書,直到東京呈上,蔡太師看了,問其備細。王定把事情明說一遍,蔡京曰:「你去館驛安下。」

  王定又稟曰:「北京危如壘卵,望太師早早發兵剿除。」

  蔡京曰:「不必多言,自有計議。」

  王定去了。太師即請樞密院童貫,引三衙太尉,都到節堂前。蔡京將北京危急之事說了,眾官各有懼色。只見轉出一人,乃是衙門防禦使保義,姓宣名贊,此人生得面如鍋底,鼻孔朝天,卷髮赤須,虎軀八尺,武藝超群。在王府做郡馬,人呼為醜郡馬。因射連珠箭羸了番將,因此王府招做女婿。郡主嫌他醜陋,氣病而亡。因此不得重用。當日稟曰:「小將有個相識。乃是漢末武安王之後,姓關名勝,此人規模與關雲長相似。使一口青龍偃月刀,人稱為大刀關勝。見為蒲東巡檢,屈在下僚。此人幼讀兵書,深通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若得他來,可以掃清水泊,勦滅強徒。」

  蔡京聽罷大喜,就令宣贊為使,齎了敕書,前往蒲東調取關勝赴京。眾官皆退。

  宣贊領敕上馬,不日,來到蒲東巡檢司前下馬。當日關勝正和郝思文在衙內議事,卻報東京使命至。關勝忙與郝思文迎接入衙。各施禮罷,關勝曰:「故人今日何事到此?」

  宣贊備言:「梁山泊草寇攻打北京城,我在太師跟前舉保兄長赴京。」

  關勝大喜,與宣贊曰:「這個兄弟姓郝名思文。當初他母親夢井木犴投胎,生下此人,因此人喚他做井木犴。能曉十八般武藝。一同前去,立功報國若何?」

  宣贊曰:「最好!」

  催請登程。

  當日關勝即同郝思文,收拾刀馬盔甲,跟隨宣贊起程。來到東京拜見太師,禮畢,蔡京見他龍眉入鬢,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塗硃。太師大喜曰:「梁山泊草寇今困北京,將軍有何妙計以解其圍?」

  關勝稟曰:「這夥草寇占住水泊,今擅離巢穴,自取其禍。久困北京,虛費神力。乞請精兵數萬,先取梁山泊,後拿賊寇。教他首尾不能相救,破賊必矣,此乃圍魏救韓之計。」

  蔡京大喜,即調撥山東、河北精兵一萬五千,郝思文為先鋒,宣贊為合後,關勝為領兵指揮使,步軍太尉段常接應糧草。限日起程,殺奔梁山泊來。正是:要拿天上中秋月,失卻盤中照夜珠。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