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
第五十九回 呼延灼計賺關勝 宋公明智擒索超 |
|
古來豪傑稱三國,西蜀東吳魏之北。 臥龍才智誰能如?呂蒙英銳真奇特。 中間猛將無人比,勇力超群獨關羽。 蔡陽斬首付一笑,芳聲千古傳青史。 豈知世亂英雄亡,後代賢良有孫子。 梁山兵困北京城,百姓紛紛如亂蟻。 梁公請救赴京師,王殿絲綸傳臚旨。 前軍後合虎狼威,左文右武生光輝。 中軍主將是關勝,昂昂志氣煙雲飛。 黃金鎧甲寒光迸,水銀盔展兜鍪重。 面如薰棗美須髯,錦征袍上蟠雙鳳。 襯衫淡染鵝兒黃,雀鞾雕弓金鏃瑩。 紫碧騮駿猛如龍,玉勒錦鞍雙獸並。 寶刀燦燦霜雪光,蓋世英雄不可當。 除此威風真莫比,重生義勇武安王。 關勝辭了蔡京,領人馬離了東京,兵分三隊,望梁山泊來。話分兩頭。卻說宋江與眾將攻城不下,焚香取出玄女天書,正看之間,覺得神思恍惚,便叫小校請軍師吳用商議曰:「我軍圍城多時,城中不敢出戰。梁中書使人去京師告急,必有良將救兵。倘用圍韓救魏之計,不可不慮。正說之間,戴宗來到報說:「東京蔡京拜請蒲東大刀關勝,引軍馬飛奔梁山泊來。寨中頭領請兄長、軍師回寨守把。」 吳用曰:「既然如此,今夜可教步軍先行。留下兩枝軍馬埋伏飛虎峪兩邊,以防城中追趕。」 宋江教花榮、林冲,各引五百軍,在飛虎峪左右埋伏,再教呼延灼同凌振領二十五騎軍馬,將風火炮離城十里,但見追兵來,將號炮放起,兩下伏兵齊出,趕殺追兵。 次日巳牌時候,鳴金收軍。城上望見宋江軍馬,拔寨都起,便去報知梁中書。梁中書隨即喚李成、聞達商議。聞達曰:「必是京師救兵去取梁山泊。這賊恐失巢穴,慌忙回去。可以乘勢追殺,必擒宋江。」 城外報馬到來說:「東京公文約會,引兵去取賊巢。他若退兵,即教追趕。」 梁中書便教李成、聞達各帶二千軍馬,兩路追趕殺來,卻到飛虎穀口,只聽得背後火炮齊響。李成、聞達大驚,忙勒住戰馬看時,後面戰鼓齊鳴。李成、聞達回軍,花榮、林冲兩下殺出,前面呼延灼軍馬殺來,殺得李成、聞達金盔落地,衣甲飄零,敗走入城,堅守不出。 宋江軍馬回近梁山泊,醜郡馬宣贊攔路。宋江約住軍馬下寨,使人赴水上山報知,約會水路兩下救應。水寨頭領張橫、張順:「我兄弟自來寨中,不曾建功。如今蒲東大刀關勝,三路調軍打我寨柵,不若我和你兩個先去劫寨,捉關勝立功。」 張順曰:「我與哥哥只管水軍,倘或不相救應,惹人恥笑。」 張橫曰:「你若不去,我今夜自去。」 張順苦諫不聽。張橫點了小船五十餘隻,每船上只有三五人,各帶蓼葉刀。趁月把小船直抵旱路。此時二更,關勝正在中軍帳內看書,有伏路小校悄悄來報:「蘆花泊裡,多有小船,盡在蘆葦裡面埋伏,不知何意。」 關勝微微冷笑,暗傳號令,教眾軍各人準備埋伏。張橫引三百人悄悄直到寨前,望見帳中燈燭下,關勝手撚長須看兵書。張橫搶上帳來時,房中一聲齊喊,眾軍喊動如天崩地裂,唬得張橫回身便走,四下伏兵齊出,將三百兵盡綁到帳前。關勝教把張橫:「陷車盛了,其餘盡數陷了。等捉宋江,一併解京。」 張順到三阮水寨報說:「哥哥不聽小弟苦諫,去劫關勝營寨,不料被捉。」 阮小七叫曰:「你是他嫡親兄弟,卻不去救他?我兄弟三人自去救他。」 張順曰:「不曾得哥哥將令。」 阮小七曰:「若等將令來時,你哥哥沒了性命!」 張順只得依他。當夜四更,點起水寨大小頭領,一齊殺奔關勝寨來。小軍望見報知主將,關勝隨即喚首將:「如此如此,依計而行。」 當夜三阮在前,張順在後,搶入寨來看時,寨內不見一人。三阮大驚,轉回身便走。一聲鑼響,左右軍馬、步兵分作八路,重疊圍住。張順跳下水去,三阮奪路便走。後軍趕上,撓鉤齊下,把阮小七搭住捉將去了。阮小二、阮小五、張順,卻得李俊、童威、童猛救回。阮小七被捉,囚在陷車之中。張順從水路裡到宋江大寨中,報說消息。宋江便與吳用商議:「怎生退關勝?」 吳用曰:「來日決戰,且看如何。」 只聽戰鼓齊鳴,關勝引兵搦戰,宋江引兵來迎。宋江看關勝一表非俗,回頭與眾將曰:「關將軍話不虛傳!」 林冲挺槍出馬,直取關勝。勝怒曰:「教宋江來決戰。」 宋江喝住林冲,親自出馬,欠身與關勝施禮曰:「鄆城宋江,因朝廷不明,縱容奸臣當道,以此暫居梁山泊替天行道,並無異心。」 關勝喝曰:「天兵到此,尚然抗拒!若不來降,教你粉骨碎身。」 秦明大怒,拍馬來鬥,林冲怕他奪了頭功,飛槍過來,徑奔關勝。三騎馬廝殺,宋江看了,恐傷關勝,便教鳴金收軍。林冲、秦明回寨問曰:「正要擒關勝,兄長何故收兵?」 宋江曰:「賢弟,我等忠義自守,以強凌弱,非所願也。吾看關勝英雄之將,世代忠臣,若得此人上山,宋江情願讓位。」 林冲、秦明不悅。 卻說關勝回寨,伏路小校報說:「有個鬍鬚將軍,疋馬單鞭,要見主帥。」 關勝教喚來帳中相見。關勝燈光之便問:「是誰?」 那人曰:「小將呼延灼便是。先前曾與朝廷統領連環馬軍,征進梁山泊。誰想中賊奸計,失陷軍機,不能回京。聽得將軍到來,不勝之喜。早間陣上林冲、秦明待捉將軍,宋江收軍,恐傷足下。此人素有歸順之心,爭奈眾人不肯。暗與呼延灼商議,正要驅眾人歸順。將軍若是肯從,待明日夜間,從小路直入賊寨,生擒林冲等寇,解京,共立功勳。」 關勝大喜,請入帳置酒相待。備說宋江專立忠義為主,關勝坦然無疑。次日,呼延灼與關勝到陣前,宋江大罵呼延灼曰:「我不曾虧你!緣何夤夜私逃?」 呼延灼曰:「汝等草寇,成何大事!」 宋江令黃信出馬。兩馬相交,呼延灼手起一鞭,把黃信打落馬下。宋江陣前眾將,搶出救了回去。關勝欲令三軍趕殺,呼延灼曰:「吳用廣有神機。若還趕殺,恐中賊計。」 關勝收軍回寨,置酒相待,動問黃信之事。呼延灼曰:「此人原是青州都監,與秦明、花榮一時落草。今日先殺此賊,挫動銳氣。今晚劫寨,必成其事。」 關勝大喜,傳下將令,教郝思文、宣贊兩路接應,自引五百軍馬。是夜,呼延灼當先引路,約行半更,撞見五六十個伏路小軍,低聲問曰:「來者呼將軍麼?宋頭領差我迎接。」 呼延灼喝曰:「休要做聲,隨我馬後。」 縱馬先行,關勝乘馬在後。又轉過一層山嘴,只見遠地一盞紅燈。關勝問曰:「此處是那裡?」 呼延灼曰:「便是宋公明中軍。」 關勝殺奔紅燈之下看時,不見呼延灼。關勝大驚,知道中計,慌忙回馬。聽得四下山上,一齊鼓響。眾軍各自逃生。關勝轉出山嘴,樹林中一聲砲響,四下撓鉤齊出,把關勝搭下雕鞍,奪了刀馬,拿投大寨裡。林冲、花榮自引軍馬,截住郝思文,林冲喝曰:「你主將關勝被擒,你何不下馬受縛?」 郝思文大怒,二馬相交,鬥無數合,花榮挺槍助戰。郝思文勢力不加,回馬便走。撞見扈三娘,撒起紅綿套索,把郝思文拖下馬來綁了,解投大寨。秦明、孫立引軍去捉宣贊。當路迎著,約鬥數合,孫立側首過來,宣贊心慌,被秦明一棍打下馬去,小軍捉了。李應搶奔關勝寨內,救了張橫、阮小七等,奪去糧草馬疋。宋江引眾到忠義堂坐下,把關勝、宣贊、郝思文解來見,宋江慌忙下堂,喝退軍卒,親解其縛。卻扶關勝中椅坐下,拜曰:「亡命狂徒,冒犯虎威,望乞恕罪。」 關勝連忙答禮。呼延灼來伏其罪。關勝見宋江義氣深重,只得回顧宣贊、郝思文曰:「我們被擒,無面回京,但賜一死。」 宋江曰:「將軍何故出此言,倘蒙不棄,一同替天行道。若是見外,便送回京。」 關勝曰:「人稱忠義,話不虛傳。原為部下。」 宋江大喜,設宴慶賀。使人招安逃竄敗軍。差薛永齎書往蒲東,接關勝老小。宋江席上想起盧員外、石秀陷在北京,潸然淚下。吳用曰:「兄長不必憂心,來日起兵去打北京,必然救得。」 關勝曰:「小將無可願為前部。」 宋江大喜。次日傳令,就教宣贊、郝思文領舊軍馬為先鋒。其餘水軍頭領,並同往北京進發。 梁中書與索超起在府中商議軍情,只見探馬報道:「關勝、宣贊、郝思文俱被宋江捉去,梁山泊人見今又到。」 梁中書聽報,手腳無措。索超稟曰:「恩相休憂,小將出擒此賊。」 便引本部人馬出敵。那李成、聞達隨後接應。其時仲冬天氣,連日朔風大起。宋江兵到,索超直至飛虎峪下寨。次日對陣,宋江引呂方、郭盛上高阜處立看。三通戰鼓,關勝出陣,索超出馬。有詩為證: 生居河北最英雄,屢與朝廷立大功。 雙鳳袍籠銀葉鎧,飛魚袋插鐵胎弓。 勇如袁達安齊國,壯若靈神劈華峰。 馬上橫擔金蘸斧,索超名號急先鋒。 索超見了關勝並不打話,輪斧便戰,兩個鬥到十合,李成見索超戰關勝不下,遂舞刀出陣,夾攻關勝。宣贊、郝思文見了,拍馬挺槍迎住。宋江看見,將鞭稍一指,大軍掩殺過去。李成軍馬大敗,退走入城,堅閉不出。當晚彤雲四合,紛紛瑞雪漫空。吳用暗差步軍前去山邊狹處,掘一陷坑,上用土蓋。當夜風急又大,平地約有三尺深雪。城上望見宋江軍馬,站立不定,索超便個三百軍馬,出城衝殺來。宋江軍馬散走,卻教李俊、張順迎敵索超,交戰數合,李俊、張順倒槍便走。引索超至陷坑邊,便叫曰:「前面走的是宋江。」 索超聽了拍馬趕過來,連人和馬,攧將下去。後面伏兵齊起。正是:爛銀深蓋藏圈套,碎玉平鋪作陷坑。畢竟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