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水滸大全 > 水滸忠義志傳 | 上頁 下頁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禪林辭去入禪林,知己相逢義斷金。
  且把威風驚破膽,慢將妙理說禪心。
  綽名人號花和尚,道號清名魯智深。
  俗願了時終證果,眼前爭奈沒知音。

  長老曰:「我有個師弟,在東京相國寺住持,喚做智清禪師。我與你這封書去投他,討個職事僧做。贈汝四句偈言,你可終身記取。」

  智深跪下曰:「洒家願聽長老說。」

  四句偈曰:

  遇林而起,遇山而富,
  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智深聽罷,拜了長老,背起包裹,辭了眾僧,離五臺山,徑到鐵匠鋪,打了禪杖、戒刀就行。數日,趙員外自將錢物來五臺山,再塑起金剛,重修亭子。

  且說智深行了半月之路,不投寺院,只投客店安身。正行之間,天色已晚,錯過了宿店。但見:

  山影深沉,槐陰漸沒。
  綠楊影裡,時聞鳥雀歸林。
  紅杏村中,每見牛羊入圈。
  落日帶煙生碧霧,斷霞映水散紅光。
  溪邊釣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犢歸。

  智深又趕行了數里,望見林子裡一所莊院。奔到莊前,與莊客曰:「小僧失了宿頭,欲借貴莊歇宿一宵,明早便行。」

  莊客曰:「我莊上今晚有事,歇不得。」

  只見一個老人出來,智深曰:「小僧五臺山來的,要上東京去幹事。今晚借貴莊歇一宵。劉太公曰:「既是五臺山僧人,隨我進來。」

  智深太公直到正堂,分賓主而坐。智深曰:「敢問老丈高姓?」

  太公曰:「老漢姓劉。此處喚做桃花村。敢問師父俗姓?」

  智深曰:「俺師父是智真長老,與俺取名智深。」

  太公曰:「請師父吃些晚飯。不知肯吃葷腥否?」

  智深曰:「不忌葷酒,但有便吃。」

  太公教莊客將酒肉來。智深也不謙讓,把酒肉飯都吃了。太公曰:「請師父在外面耳房中歇息。夜間鬧嚷,不可出來。」

  智深曰:「小僧看太公不喜歡?莫不怪我來攪擾麼?」

  太公曰:「我家常常齋僧佈施,那爭師父一人。只是我家今夜小女招夫,以此煩惱。」

  智深笑曰:「男大須婚,女長須嫁。這是人倫大事。既然不是情願,如何招他做女婿?」

  太公曰:「老漢止生一女,年方一十九歲。今被桃花山,兩個大王紮了寨柵,聚集數百人,打家劫舍。因來老漢家中討進奉,見了老漢女兒,便撇下二十兩金,一疋紅錦為定禮,擇了今夜,要來入贅。老漢和他爭不得,只得從他,因此煩惱。」

  智深聽了曰:「原來如此。小僧有個道理,教他回心轉意,不來娶你女兒,如何?」

  太公曰:「他是個殺人的魔君,你怎能勾得他回心轉意?」

  智深曰:「洒家在五臺山學得會說因緣。便是鐵石人,也勸得他轉。今晚教你女兒別處藏了,俺卻在你女兒房中勸他,便回心去。」

  太公曰:「若得如此,是我家有福德,遇活佛下降。」

  智深提了禪杖,太公引至房中,將戒刀放在床頭,禪杖倚在床邊,跳在床上去坐了,把銷金帳子放下。

  太公出來,安排酒席,點起燈燭伺候。初更時分,只聽鑼鳴鼓響。太公同莊客出門看時,只見一簇人馬前來。那大王來到莊前下馬,太公慌忙同眾莊客都跪下迎接。大王曰:「你今是我丈人,如何倒跪我?」

  太公曰:「老漢是大王治下。」

  那大王扶起太公,同到廳上,小嘍羅將鼓樂就堂前吹打起來。大王問曰:「我的夫人在那裡?」

  太公曰:「小女害羞,不敢出來。」

  大王笑曰:「難怪他,我先入房與夫人廝見後,卻來吃酒。」

  太公請大王直入去。大王推開房門,見裡面黑洞洞的,曰:「我丈人是做家的人,燈也捨不得點一盞。明日叫小嘍羅去山寨裡,扛一甕油來與他點。」

  智深在床上聽得,忍住笑。那大王摸進房中,叫曰:「娘子,你休要怕羞。我明日要娘子,做人壓寨夫人。」

  一面叫娘子,一面把銷金帳揭起,一手摸著智深肚皮。智深就勢揪住,把手一按,按在床下,一拳打去,那大王叫一聲:「做甚麼便打老公?」

  智深喝曰:「教你認得老婆!」

  拖倒在床邊,拳打腳踢。那大王叫:「救命!」

  劉太公聽的裡面叫救,慌忙拿燈燭,引嘍羅搶將入去。燈下見一個胖大和尚,赤條條騎番大王在床前打。嘍羅向前來救時,智深撇下大王,捉了禪杖,打將出來,小嘍羅發聲喊都走了。那大王走出門前,跳上了馬,飛走大罵劉太公:「老驢!不怕你,就來理會!」

  飛奔去了。劉太公扯住智深曰:「師父,你苦了我一家性命。」

  智深曰:「太公休慌,洒家不是別人,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提轄。因為打死了人,便出家做和尚。休說這兩個,便是一二千軍馬來,洒家也不怕他。」

  太公曰:「師父,卻要救護俺一家兒。且將酒來師父吃,休得要吃醉了。」

  智深曰:「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氣力。」

  太公曰:「隨你吃。」

  卻說桃花山大頭領,正在山寨裡等候消息,只見二頭領紅巾也沒了,身上綠袍扯得粉碎。跳下馬來叫曰:「哥哥救我一救。」

  大頭慌問曰:「怎的來?」

  二頭領曰:「叵耐那老驢把女兒藏了,卻教一個胖和尚,藏在他女兒床上。我卻不隄防,被他揪住拳打腳踢,打得一身傷損。那廝見眾人入來救應,放了手,提起禪杖,打將出來,才得脫身。哥哥替我報仇。」

  大頭領怒曰:「你去保養,我去與你拿那賊禿來。」

  即時捉槍上馬,引眾徑到莊上。莊客報曰:「山上大頭領都來了。」

  智深遂提了禪杖出莊,大叫曰:「匹夫認得洒家否?」

  大頭領大叫曰:「和尚且休動手,你的聲音我認得熟。你且通名姓。」

  智深曰:「洒家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提轄魯達,如今出家做和尚,喚做智深。」

  那大頭領即下馬拜曰:「哥哥別來無恙。」

  智深卻認得是教頭打虎將李忠。李忠問曰:「哥哥緣何做和尚?」

  智深曰:「且和你到裡面敘話。」

  劉太公看見,不敢向前。智深曰:「這是俺兄弟李忠。」

  太公方敢相見。智深把為僧的事說了一遍,及往東京大相國寺去投智清,在他莊上借宿事,亦說一遍。「不想與兄弟相見。恰才俺打的那漢是誰?」

  李忠曰:「小弟自從與哥哥在渭州三人分別,次日聽得哥哥打死鄭屠,我去尋史進商議,又不知他投那裡去了。小弟聽得差人緝捕得緊,也自走了。在這山下經過,那漢先在桃花山紮寨,喚做小霸王周通。引人下山和小弟廝殺,被我贏了,他就請我上山寨,讓我為主,以此落草。」

  智深曰:「兄弟既然在此,劉太公這頭親事,再也休提。」

  太公大喜,安排酒食款待二位。太公將出原定金子、縀疋納還。智深曰:「兄弟,你替他收去。」

  李忠曰:「這個不妨事。且請哥哥同太公到山寨住幾日。」

  太公叫莊客安排轎子。智深帶了禪杖、戒刀,一同李忠、太公上山。到寨前下轎,入到寨中坐定。周通出來見了和尚怒曰:「哥哥卻不與我報仇,倒請他來寨裡。」

  李忠曰:「兄弟,你認得這個和尚麼?」

  周通曰:「我若認得他時,卻不被他打了。」

  李忠笑曰:「這和尚,我常和你說的三拳打死鎮關西的便是。」

  周通納頭便拜。智深答禮曰:「休怪衝撞。」

  四人坐定,智深曰:「周兄弟,你聽我說,劉太公止有一個女兒養老,你若娶了,教他老人家失所。你別選一個好的。原定金子縀疋,將在這裡。你心下如何?」

  周通曰:「就依大哥言語,小弟再不敢。」

  智深曰:「大丈夫作事,休要反悔。」

  周通遂折箭為誓。劉太公拜謝自下山去。

  李忠安排筵席,款待數日,引智深到山前山後觀看景致。果是好座桃花山,四周險峻,只一條路上去,四下裡都是亂草。看了回寨,住了兩日,要辭下山,兩個苦留,智深曰:「俺今出了家,如何肯落草。」

  李忠、周通曰:「哥哥要去時,難以相留。」

  將出白金十兩,送別去了。智深離了桃花山,從早直走到晚,肚中又饑,東觀西望,猛聽得鈴鐸之聲。智深曰:「此處必是個寺院,洒家且去那裡投齋安宿。」

  不知甚麼寺院,且聽下回分解。

  全像水滸傳卷之一終

  新刻全像水滸傳卷之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