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周易外傳 | 上頁 下頁
繫辭上傳第十二章


  一

  夫縕者,其所著直略切 也。著者,其所歸也。歸者,其所充也。充者,其所調也。是故無以為之縕,既郛立而不實,亦瓦合而不浹矣;既絕黨而相叛,亦雜類以相越矣。而不見天地之間乎,則豈有堅郛外峙,而龐雜內塞者乎?

  今夫陽以成男,陰以成女,其以達情,即以達性也。飲以養陽,食以養陰,其以輔形,即以充神也。然而牝、牡異質,姬、姜異宗,水、土異產,甘、鹹異味。夫婦之合,非巧媒所能介也。榮衛之分,非良庖所能齊也。于此於彼而各有宜,于此於彼而互有成,宣以不亂,成以不過,則誰為為之而有非其著焉者也?

  以為即器而保器,器無情者也,而惡乎保之?以為離器而用器,則器賤矣,賤者惟貴者之所使,則胡不惟其情之所便以相昵,惟其形之所可受以相取,而又惡乎相調而各有司邪?且盈天地之間,則皆有歸矣。有其表者,有其裡者,則有其著者。著者之于表裡,使其二而可以一用,非既已二而三之也。盈天地之間,何非其著者之充哉?

  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上下之際,密邇而無毫髮之間,則又惡所容其著者?而又非也。天下濟而行,地上承而合。下行之極於重淵,而天恒入以施。上合之極於層霄,而地恒蒸以應。此必有情焉而必有性焉,必有以輔形而有以充神焉。故《乾》曰「時乘六龍以禦天」,《乾》者所以禦天而下濟也;《坤》曰「牝馬地類,行地無疆」,《坤》者所以行地而上承也。盈天地之間皆器矣。器有其表者,有其裡者。成表裡之各用,以合用而底于成,則天德之《乾》,地德之《坤》,非其縕焉者乎?

  是故調之而流動以不滯,充之而凝實以不餒,而後器不死而道不虛生。器不死,則凡器皆虛也;道不虛生,則凡道皆實也。豈得有堅郛峙之以使中屢空也?豈得有龐雜窒之而表裡不親邪?故合二以一者,既分一為二之所固有矣。是故《乾》《坤》與《易》相為保合而不可破。破而毀,毀而息矣。極乎變通,而所縕者常與周旋而不離,而《易》備。

  故夫天下之賾,天下之動,事業之廣,物宜之繁,典禮之別,分為陰,分為陽,表裡相待而二,二異致,而一存乎其人,存乎德行。德行者所以一之也。在天地為《乾》《坤》,在人為德行。《乾》《坤》固以其德行充兩間而調之,而後器不死而道不虛生。

  由此思之,七八九六之數,上生下生之變,吉凶悔吝之辭,以實道而虛器,大哉,充滿流通於天地之間,豈不一誠而無忘哉?若夫懸道於器外以用器,是縕與表裡異體,設器而以道鼓動於中,是表裡真而縕者妄矣。先天之說,橐龠之喻,其于《易》之存人以要天地之歸者,又惡足以知之!

  二

  「謂之」者,從其謂而立之名也。「上下」者,初無定界,從乎所擬議而施之謂也。然則上下無殊畛,而道器無易體,明矣。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謂之道之器也。

  無其道則無其器,人類能言之。雖然,苟有其器矣,豈患無道哉?君子之所不知,而聖人知之;聖人之所不能,而匹夫匹婦能之。人或昧於其道者,其器不成,不成非無器也。

  無其器則無其道,人鮮能言之,而固其誠然者也。洪荒無揖讓之道,唐、虞無吊伐之道,漢、唐無今日之道,則今日無他年之道者多矣。未有弓矢而無射道,未有車馬而無禦道,未有牢醴璧幣、鐘磬管弦而無禮樂之道。則未有子而無父道,未有弟而無兄道,道之可有而且無者多矣。故無其器則無其道,誠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

  故古之聖人,能治器而不能治道。治器者則謂之道,道得則謂之德,器成則謂之行,器用之廣則謂之變通,器效之著則謂之事業。

  故《易》有象,象者像器者也;卦有爻,爻者效器者也;爻有辭,辭者辨器者也。故聖人者,善治器而已矣。自其治而言之,而上之名立焉。上之名立,而下之名亦立焉。上下皆名也,非有涯量之可別者也。

  形而上者,非無形之謂。既有形矣,有形而後有形而上。無形之上,亙古今,通萬變,窮天窮地,窮人窮物,皆所未有者也。故曰:「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踐其下,非踐其上也。

  故聰明者耳目也,睿知者心思也,仁者人也,義者事也,中和者禮樂也,大公至正者刑賞也,利用者水火金木也,厚生者谷蓏絲麻也,正德者君臣父子也。如其舍此而求諸未有器之先,亙古今,通萬變,窮天窮地,窮人窮物,而不能為之名,而況得有其實乎?

  老氏瞀於此,而曰道在虛,虛亦器之虛也。釋氏瞀於此,而曰道在寂,寂亦器之寂也。淫詞炙 而不能離乎器,然且標離器之名以自神,將誰欺乎?

  器而後有形,形而後有上。無形無下,人所言也。無形無上,顯然易見之理,而邪說者淫曼以衍之而不知慚,則君子之所深鑒其愚而惡其妄也。

  故「作者之謂聖」,作器也;「述者之謂明」,述器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神明其器也。識其品式,辨其條理,善其用,定其體,則默而成之,不言而信,皆有成器之在心而據之為德也。

  嗚呼!君子之道,盡夫器而已矣。辭,所以顯器而鼓天下之動,使勉於治器也。王弼曰:「筌非魚,蹄非兔。」愚哉,其言之乎!筌、蹄一器也,魚、兔一器也,兩器不相為通,故可以相致,而可以相舍。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統之乎一形,非以相致,而何容相舍乎?「得言忘象,得意忘言」,以辨虞翻之固陋則可矣,而於道則愈遠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