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周易外傳 | 上頁 下頁
繫辭上傳第十章


  天下非特有深也,絫淺而積之,則深矣。天下非特有幾也,析大而詳之,則幾矣。舍淺而浚之,略大而察之,謂有深且幾者立於天下之外,捷取焉而以制天下,豈不悖哉!然則天下非特有神也,行乎淺而已深,圖乎大而已幾,有所以至而人莫測其即此而至,斯天下之至神者矣。是故至深者天下也,至幾者天下也。莫深於天下之志,莫幾於天下之務也,故足以相因而底于成與通也。

  奚以明其然也?天下之志亦淺矣,而求其通,則深也。天下之務亦大矣,而溯所成,則幾也。中人以上極于聖,中人以下極于頑,或敝屣天下,或操刃錙銖,或願盡閏堂,或圖度荒裔,其不相通也而欲通之,則杳乎其未易測矣。一事之本末,變之不勝其繁;一代之成毀,開之不俟其钜;質文之尚,達乎幽明;喜怒之情,動乎海嶽;俟之後王而萬祀,逮之編氓而九州,其不易成也而欲成之,則纖乎其無所遺矣。夫未易測者以為通,無所遺者以為成,聖人之于天下,鼎鼎焉,營營焉,愛而存之,敬而盡之,存其志,盡其務,其不敢不忍於天下者,以是為極深而研幾也。

  是故不曰「我高以明而天下之志不足知,我靜以虛而天下之務不足為」。極天下之固有,攘君誶母,皆志之所必悉;極天下之大有,酒漿瓜棗,皆務之所必勤。固有者象也,大有者變也。小大有象,往來有變。無小無大,無往無來,一陰一陽之間,有其至賾而極詳者。豈以增志之所本無,而強務以所不必也哉?

  是故金夫之女,負乘之子,不食之飛,得敵之鼓,志無窮而象與之無窮;濡之衣袽,系之苞桑,前禽之失,得妾之子,務靡盡而變與之靡盡。未易測者,小大之生生不可測也。無所遺者,往來之亹亹不可遺也。若此者,藏天下於爻,府天下於卦,貞天下於《乾》易《坤》簡,以其易簡,推之近遠,抵之幽深,會其參伍,通其錯綜,然後深可極而幾可研。要豈立易簡於事外,以忍於不知,而敢於不為也哉?

  是故志下通於愚賤,而頑讒可格;務積成於典禮,而天鬼不違。《詩》曰「求民之莫」,極深之謂也;《書》曰「所其無逸」,研幾之謂也。夫乃以大通而集成矣。

  彼何晏、夏侯玄之流,麥菽不知,蕭牆不戒,遁即荒薄,而竊其目以相題,戕其身而禍人家國,蓋有由矣。《春秋》之紀事也,篡君召王,無不志也;蜮蜚鷁石,無不詳也。采物之覆亡,陰陽之愆伏,與《易》為表裡。故曰:「《易》言其理,《春秋》見諸行事。」「守經事而知宜」,以極深也;「遭變事而知權」,以研幾也;而固已早合於神矣。太子弘廢商臣之篇,王安石恣「爛報」之誣,宜其與何晏、夏侯之徒異車而同僨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