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周易內傳 | 上頁 下頁
繫辭下傳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夫,音扶。行,下孟反。易,以豉反。)

  《乾》《坤》,謂《易》所並建以統卦爻者。言天下之至健者,惟《乾》之德行也;天下之至順者,惟《坤》之德行也。舉凡天化物情,運行而不撓者,皆陽氣上舒;其運焉而即動,噓焉而即靈,無所不效以成能者,皆陰性之固然。《乾》純乎陽,《坤》純乎陰,健順之至矣。健順至,而險阻無不可知矣。危而難於行者曰「險」,滯而不通者曰「阻」。陽氣之舒,極天下之殊情異質,而皆有以動之,則出入於險,而周知其故。陰一於順,則雖凝為重濁,有所窒礙,而或翕或辟,承天時行,以不滯於阻,而自知其通。是以六陽六陰並建以偕行,升降盈虛,為主為輔於物化人情者,以其純而不雜,易簡之德,備天下險阻之變而無不通。六十二卦、三百八十四爻,無非《乾》《坤》之所自為,則抑無非《乾》《坤》之所自知也。

  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斖斖者。是故變化雲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來。(說,弋雪反。)

  「侯之」二字,《本義》雲衍文,承上文而言:知其理而得之,則夫人心得所安而說矣;知其變而盡之,則夫人不定之慮可因之以研矣;知其理,知其變,為事物之所自成,則天下斖斖不窮之功可就矣。《易》以健順易簡歷險阻,而無非其所自效而自知,故以《易》之變化驗人之雲為,而無不可知。「吉事」,謂吉禮祭也,祭則筮日、筮屍、筮牲。「祥」,福也,祭而神享為福。「象事」,有形象之事。「知器」,謂知制器。「制器者尚其象」也。「占事」,筮庶事也。通幽明,括事物於六十四卦爻象之間,而統不出於六陰六陽之變化。蓋人之雲為,皆陰陽必動之幾,而或剛或柔之得失,一本於健順以為德行。知其本則知其化,而險阻皆通,《周易》之道所以合天而盡人也。

  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與,羊洳反。)

  上言《易》之為道,此則原筮所自設,而極贊其妙也。六位為三才之道,陰陽為高卑之實。《河圖》分五十有五於五位,天地所設也。畫其象,名其卦,系以辭而斷以占,著變化於雲為,聖人成之也。大衍五十,而用四十有九,分二掛一,歸奇過揲,審七、八、九、六之變以求肖乎理,人謀也。分而為二,多寡成于無心不測之神,鬼謀也。人盡其理,鬼妙其變,所以百姓苟以義問,無不可與其能事,無艱深詰曲之難知,而大行於天下矣。若龜之見兆,但有鬼謀而無人謀;後世推測之數,如《壬》《遁》之類,有人謀而無鬼謀;三才之道不存焉,可揣吉凶,而不能詔人以憂患之故。聖人之製作所以不可及也。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

  此以下言占者之法。八卦既各有象,其貞悔交錯而為六十四卦,皆天化物情之象也。爻、彖,其辭也。「情」者,既成象而變動,必有情實也。雜居而得失異,得則吉,失則凶,未之或爽也。占者於其象之相雜,而求其辭之情,則吉凶之故顯矣。

  變通以利言,吉凶以情遷。

  陰陽之交相變而自相通,皆乘一時之利,而所利者有得有失,因乎情之正不正,而吉凶異矣。

  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惡,烏路反。)

  此以推明變通雜居而吉凶可見之理,示占者知得失之繇也。情屬￿彼而與相離合曰「攻取」。上言「攻」,下言「取」,互文見意。愛則相取,惡則相攻。攻取之得,則應天順人而吉;失,則致寇而凶。其相攻取也,近則攻不力,遠則取不便,故其得失未甚而為悔吝。「情」,實也;「情偽」猶言誠偽。誠者其理所宜感,偽者非所感而妄感也。感以實則利,以偽則害,此相雜之變通,或應或不應,或孚或不孚,因乎八卦相錯,剛柔相雜,愛惡遠近情偽之殊情,而同一位、同一爻,在此而吉,在彼而凶,各以其時位為象、為情,占者所宜因象以求辭也。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句),或害之,悔且吝。

  此舉大凡以為之例,占者可即此以究情之遷也。近有二:相比也,相應也,皆近也。相得有二:異而相應,同而相孚也。相得則吉,否則凶。時欲相濟,則利於相應;時欲相協,則利於孚。「或害之」者,情非不相得,而為中爻所牽制,以害其交,則事幸成而必悔,事未成而吝,如《同人》六二與五相得,以三、四害之,故凶。

  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遊,失其守者其辭屈。

  「慚」者,欲言而若不能出諸口。「枝」者,不以正告,且為旁出之言,以觀人之意。「吉人」,善而凝福之人。「游」,如泅水者,浮而不定。「失其守」,謂典守而失之。「屈」,無以自伸也。情見乎辭類如此。《易》因爻象之得失,而體其情以為辭,乃系吉凶於下,所以知險阻而盡情偽,如《大有》之類,其辭寡矣。慚者,如《觀》之六二,陰長得中位而將叛,故窺而不出以相見。枝者,如《睽》上九之類。多者,如《無妄》彖辭之類。遊者,如《震》上六之類。屈者,如《夬》上六之類。險阻皆因其象以為辭,而惟健順易簡之德不逆億而先覺,故能盡知而傳之。

  右第十二章。此章言《易》所以前知之故,而示占者玩辭觀象以盡變之道,略舉一隅之義例,在讀《易》者之善通爾。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