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周易內傳 | 上頁 下頁
繫辭下傳第七章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中古」,殷之末、周之初也。「憂患」者,文王欲吊伐,則恐失君臣之大義,欲服侍,則憂民之毒痡,以健順行乎時位者難,故憂之。周公之居東也亦然。故以研幾精義者,仰合於伏羲之卦得其理,而以垂為天下後世致用崇德之法。舊說謂拘羑裡為文王之憂患,非也。死生榮辱,君子之所弗患,而況聖人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複》,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文王、周公之志,於此九卦而見,以其時位之相若也。《履》《謙》,陰陽孤而處於憂危之位;《複》,微陽初起,而重陰居其上;《恒》,陰陽互相入而相持;《損》《益》,盛衰之始;《困》《井》,陽皆陷於陰中;《巽》,陰伏於下而幹陽;皆殷末周初憂危不寧之象。而聖人履其時,即以九卦為德,則德即成于時位之中,而不他求術以相制勝也。三陳之旨,大率與《大象》取義略同,而參以《彖辭》。「基」,所以自立也;「柄」,持以應物者也;「本」,所自生也;「固」,自持不失也;「修」,裁其情之有餘;「裕」,進其理之未充也。按下雲「《困》以寡怨,《井》以辨義」,此疑傳寫之誤。當雲「《困》,德之地也」,剛雖為柔掩,而有地以自處也;「《井》,德之辨也」,得正而知所擇也;「制」,謂以柔節剛也。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複》小而辨於物;《恒》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易,以豉反。稱,如字。)

  此實陳卦德以申釋上文之意。《履》,說而應乎《乾》,應《乾》則行而不倦,而能至於理,所以為德之基,雖履虎尾而不傷也。《謙》,稱物平施,不失其尊,而物不能掩之,所以為德之柄而終吉。《複》,陽初動而察事幾之善惡於早,所以為德之本,而繇此以入出皆無疾。《恒》,陰入陽中,陽動陰內,陰陽雜矣,而藏於深密以立主,則不以雜為厭患,故為德之固,而立不易方。《損》,懲忿窒欲,先之遏止也難,而後說則易,故為德之修,遏欲者欲已淨而自得也。《益》,遷善改過,日新以進德,而不先立一止境以自畫,故為德之裕,而其益無疆。《困》,剛為柔掩,而能遂其志,則遇窮而心自通,所以為德之地,而于土皆安。《井》,不改而往來皆成乎養以不窮,故為德之辨,而因事制宜,皆利於物。「稱」,舉也。《巽》陰入陽而舉陽於上,以保中位,使不失其尊。「隱」,用其順德以求巽入,所以為德之制,而能裁已亢之陽也。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複》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遠,於怨反。)

  此言聖人當憂患之世,以此九卦之德,修己處人,故上以凝天命,下以順人情,文王以之而成其至德,周公以之而永保沖人,進以成大業,而退不傷於道之正,故九卦時雖危,而可因之以為德。蓋陰陽之化,雖消長純雜之不一,而深體之則道皆存焉,亦所謂「雜而不越」也。《履》以健行和,和而不流。《謙》非徒自卑屈,且以制禮而使人不能逾,所以操天下之柄而制其妄。「自知」者,獨知之謂,慎於獨而非幾早絕,以順帝則而受天命者,此其本也。「一德」,則德固矣。忿欲損而害自遠。遷善則道行而物自利。窮則怨,怨物者物亦怨之;安於《困》,則於物無侮。《井》,一陰一陽,上下分而皆成其則,以之因時制義,辨而宜矣。《巽》順而隱,以濟時之變,則不激於裁制而制自行,聖人之權也。以此九卦之德處憂患,外達物情之變,而內自居於大正,聖人之德所以至也。他卦非無處憂患之道,而但陳九卦者,夫子深知二聖人之用心,非人所易測也。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內省者,自知之謂也。然則《複》尤其至者與!故曰:「《複》,德之本也。」

  右第七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