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周易內傳 | 上頁 下頁
繫辭上傳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

  謂《彖》《爻》之辭也。「象」,一卦全體之成象;「變」,九六發動之幾應也。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

  謂《彖》《爻》之辭,因象變而征人事也。剛柔因乎時位以為得失。「吉凶」非妄,皆繇道之得失。「小疵」於道未失,而不當其時位,則剛柔差錯,而必有「悔吝」。「無咎」,於道未得,而有因時自靖,不終其過之幾。蓋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雖或所處不幸,而固有可順受之命。故研幾精義,謹小慎微,改過遷善,君子自修之實功,俱於《彖》《爻》著之。《周易》之與後世技術蔔占之書,貞邪義例之分,天地縣隔,於此辨矣。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辭。(齊,在詣反。)

  此言《易》之定體也。「貴賤」猶言尊卑。居中及在上者為貴,在下而不中者為賤。居其「位」,則有其職分之所當然者也。齊與劑通。「小」,陰;「大」,陽也。「卦」謂九、六之爻,麗於六位者,各有宜居,為位之當,陰陽之分劑於此定也。卦位兩設,相遇以成象,而吉凶之故因而系之矣。

  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

  此言《易》之存乎辭者,其示人之意深切也。「介」,善不善之間也。本善也,一有小疵,而即成乎不善,故告之以「悔吝」,使人於此憂之,以慎於微而早辨之。動而有過曰「震」。本有咎而告之故,使人知悔其前之過而補之,則猶可以無咎,《易》之所以警惕夫人而獎勸之於善者至,非但詔以吉凶而已。

  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

  《系傳》言「是故」,有不承上言者,朱子謂喚起下文,如此類是也。「小大」,因象而異。其系于世道之盛衰,治理之治亂,天道聖學之體用,而象有之,則大。其他一事一物之得失,如《噬嗑》《頤》《家人》《革》《井》《歸妹》之類,則小。卦純則辭易,如「潛龍勿用」「直方大」之類。卦雜則辭險,如「荷校」「噬膚」「載鬼」「張弧」之類。蓋人事之不齊,務其大必謹其小,居其易抑必濟其險,奉天道以盡人能,皆不可不備,而《易》皆詔之。

  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指」,示也。「之」,往也。使因其所示而善其行也。張子曰「指之使趨時順利,順性命之理,臻三極之道」是也。務其大則可以致遠,謹其小則可以明微,知其易而安于常,知其險而不憂其變,《易》之為君子謀者至矣。

  右第三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