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周易內傳 | 上頁 下頁


  (艮下兌上)

  鹹。亨利貞。取女吉。(取,七句反,下同。)

  《鹹》《恒》二卦,皆自《否》《泰》之變而言,是陰陽之動幾也。夫欲效陰陽之動以消《否》而保《泰》,則必相入以為主而效其匡濟,則《未濟》之以撥亂,《既濟》之以反正是也。又其不然,則陽居外以章其用,陰斂而內以守其虛,庶幾天包地外以運行之幾,則《損》《益》是也;而《鹹》《恒》異是。《鹹》以《坤》三之六,往乎上而成悅,以《乾》上之九,來乎三而苟安以止;三、上者,浮動之幾,陰陽相感,而遂相易以往來,所謂物至知知而與物俱化者爾。四之與初,退而自立之位也。《恒》潛移於下,以相入而相動,進則可以為,而退抑可以守,以是為久而固存之道,而不知所遷之失其位,則相持而終不足以為功矣。此二卦者,陽皆內□,而陰皆外著,陰得見其功,而陽反藏於內,求以消《否》而保《泰》,難矣哉!時中之道,進以禮,退以義。浮動而進,進不以禮也;潛移而退,退不以義也。故二卦皆無吉爻,而《鹹》之三、上,《恒》之初,為尤凶吝焉。

  即二卦而較之,《鹹》為愈者,九之居三,六之居上,感而猶不自失者也;《恒》初與四,則尤偷安而失其正矣。是以《鹹》固亨,而於物不傷其利,於己不喪其貞,《恒》則亨乃無咎,利貞而後利有攸往也。《鹹》之「亨」者,已成乎《否》,則不得不動以感,感雖淺而志亦自此而通。若夫感之得失,視乎其後,而已非否塞之故矣。「利貞」者,陽下而止陰之逼,陰上而悅陽以不流,固合於義,而二、五之中得其位,固保其貞也,故視《恒》為愈。「取女吉」者,兩少相得,初不必有深情至理以相與,然剛下而不離其類,則男道不瀆,柔上而之於外,則女子遠父母兄弟之道,故吉也。雖然,於取女之外,無取焉矣。君子擇君而事,輸忱以致身,謀道以交,盡忠而竭信,非夫婦之禮,僅因媒妁而通者也。

  《彖》曰:鹹,感也。

  「鹹」,皆也。物之相與皆者,必其相感者也。「咸」而有心則為感。「咸」,無心之感也。動於外而即感,非出於有心熟審而不容已之情,故曰「鹹」。

  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說,弋雪反。下女之下,胡嫁反。)

  「感應以相與」,謂隨感隨應,不必深相感而已應之。然而陽得位以止陰之濫,陰得位以飾陽而說之。有此德,故其占能亨利貞,而為取女之吉。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凡推言卦德而極贊之者,皆卦之情才本有所不足,而聖人窮理通變,以達天則,見陰陽之變化為兩間必有之理數,初無不善之幾,而但在觀察之審,因而善用之爾。

  夫受物之感而應之,與感物而欲通者,必繇其中,必順其則,必動以漸。而《咸》之無心,一動而即應,此淺人情偽相感之情,君子之所弗取也。然而天地有偶然之施生,聖人有泛應之功化,道大而無憂,則幾甫動而無擇于時位,故陰陽一相接而萬物怒生,無所待也。聖人觸物而應,仁義沛然,若決江河,深求之者固感之以深,淺求之者即感以淺,從其所欲,終不逾矩,天下乃以不疑聖人之難從,而和平旋效,則在天地聖人無心以感而自正。《鹹》之為道,固神化之極致也。

  乃善觀之者,於此而見道之至足,有觸而必通,天地之情,不倦于屈伸。故頑靈淑慝,生成肅殺,甫有所遇,即以其流行之幾應之,而災祥寒暑各得其理。萬物之情,著見而易動,甫與禦之而即止,甫與綏之而即說,一如男女相感于一旦,初不必有固結之情,而可合以終身。聖人見此情也,則知感以貞而貞即應,感以淫而淫即應,性不知撿其心,天下易動而難靜,則外之所感,即為中之所說而安,而天地萬物屈伸之幾,情偽之變,在乍動之幾,勿忽為無關於神理,則天地變而時中之道即因以成能,萬物興而得失之應即決於一念,此乃以善用夫《鹹》而不憂其德之不固者也。

  《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山至高也,而上有澤,不恃高也。君子德厚于己,而受人以虛,則天下無感而不通矣。然為山上之澤,非卑屈也,非中枵也。君子之虛異於老氏之虛,久矣。

  初六,鹹其拇。

  陰陽交感,三與上爾,而六位皆言感者,天地萬物之情,感於外則必動於內,故不感則已,一感則無有能靜者。故君子慎其所感於利害情偽之交,恐一觸而不能自持也。爻之取象於人身者,陰陽感而物生。陽成乎《艮》,而《乾》道成男,陰成乎《兌》,而《坤》道成女。形之已成,形開神發而情生焉。感之所生,一因乎成形以後,物之生也類然。獨取象於人身者《易》之有占,為人告而使人反求諸身,以驗所感也。內卦之感者,股也;外卦之感者,口也。股,屈伸之機;口,情偽之所出也。拇與腓皆隨股而動者也。初去三雖遠,而俱為陽爻,股動而拇必感之象,居下而柔不能自主。占此者,受制於人,而得失亦淺。

  《象》曰「鹹其拇」,志在外也。

  外謂三,就內卦言之,分內外也。「志在外」,己不能有志也。

  六二,鹹其腓(句),凶居(句),吉。

  「凶居」,謂所處之不吉也。「腓」,不能自動而聽股之動者。二比於三,隨三所感而受之,屈伸者必然之理勢,則吉凶皆其固有。六二柔中當位,而無心以待感,則所處即凶,而亦理數之恒有。貧賤患難,素位也;壽夭,正命也,皆莫不吉。凶居而吉,則吉居可知矣。

  《象》曰:雖凶居吉,順不害也。

  順受其正,如腓之順股,則亦何害之有?

  九三,鹹其股,執其隨,往吝。

  「股」,下體屈伸之所繇,以感腓,拇而使動者也。陽自上而來三,以變《否》而使通,乃位剛志進,上與兩陽為類,有隨陽而往之象。蓋偶然以感,而相感之情不固,雖為《艮》之主,而無止道。使終下感二陰,則亨矣;乃情終欲隨陽以往,無固合之志,吝道也。

  《象》曰「鹹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隨人,所執下也。

  「不處」,言無深結二陰,與之終止之意。「所執下」者,感下則為二陰之主,隨上二陽則為三陽之卑役爾。吝于厚施,依人而動,小人之道也。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自股而上,心也。不言心者,府藏之宮,神志魂魄之舍,下自丹田,上至咽,大體之官,皆靈明之府;其言心者,言其會通之牖耳。四超出于屈伸之上,而靈明受感,去上遠而不易動,所以「貞吉」,雖若有悔,而非其固有也。心者,萬感之主,貞淫判於一念之應,故又戒以「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言天下之動,吉凶得失相感者無窮,而心以靈而善動,易為往來所搖,則能貞吉而無悔者,未易也。其義《系傳》備矣。

  《象》曰「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感於害固害,感於利亦害也。「未感」者,心之本體,可以感而不妄感者也。往來無定,而憧憧然以不定之情,則沒於感而志不光大矣。兩設言之,以示得失系於一念,所謂「人心惟危」也。

  九五,鹹其脢,無悔。

  居外而易以感者,上六也。五與相比,不能不為之感。然剛中得位,如背肉之安而不妄動,則亦可以免於悔矣。

  《象》曰「鹹其脢」,志末也。

  「末」,謂上六。謂之末者,為感尤淺,脢可不為之動也。

  上六,鹹其輔頰舌。

  一口耳,而殊言之,謂之「輔頰舌」者,動則俱動,形其躁也。天下之物有理,而應之也以心。上最居外,易以受感,陰舍三而上,不繇中而馳騖於外,此道聽途說所以棄德也。不言凶咎者,得失無常,吉凶無據,《易》不為之謀。占者遇此,勿聽焉可耳。

  《象》曰「鹹其輔頰舌」,滕口說也。

  「滕」,水流滕湧貌。一感而即言,賤可知矣。《兌》為口舌,又為悅。佞人之言,令人可悅,非智者必為之感動。《書》戒「無稽之言」,以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