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周易內傳 | 上頁 下頁 |
頤 |
|
(震下艮上)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頤》之為卦,以卦畫之象而立名。上下二陽,上齶下頷之象也。四陰居中,齒象也。頤之為體,下頷動以齧,上齦止而斷之。《震》動於下,《艮》止於上,亦頷象也。頤所以食,而生人之養賴此為用,故為養也。「貞吉」正乃吉也。天生百物五味以養人,非有不正者也。人之有唇舌齒頰以受養,亦豈有不正者哉?滋其生,充其體,善其氣,凝其性,皆養之功也。《頤》卦之象,中虛而未有物,靜以待養,初無縱欲敗度之失,因乎其所必養,亦何患乎無飲食之正?而小體為大體之所麗,養小體者忘其大體,養大體者初不廢小體,《頤》之貞何弗吉也?乃以其虛以待養,在可貞可淫之間,故戒之曰。所謂貞者,存乎觀與求而已。觀所可養而養之以養人,於可求而求之為口實以自養,則貞也,貞斯吉也。非是弗貞,而何易言吉也?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 養其所當養則正,正則遍給天下之欲而非濫,以天下養一人而非泰,鹹受其福矣。 「觀頤」,觀其所養也。 君子以養人為道者也,然豈以徇人之欲哉!既不吝於養人,而養君子,養小人,養老,養幼,人有等,物有宜,人子不以非所得奉之親,人臣不以非所得奉之君,鼎肉不以勞賢者之拜,秉粟不以為繼富之施,遠宴樂之損友,懲淫酗之惡俗,食以時,用以禮,審察觀度,而正不正見矣。 「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 君子謀道不謀食,非求口實者,然養資於天下之物,豈有不求而自至者哉!求之有道,則謀食即謀道矣。自其小者而言之,如《鄉黨》《內則》所記烹割調和之皆有則,不以取一時之便而傷生,即不使不醇不適之物暴其氣,而使沉溺粗悍以亂其性,則雖小而實大。自其大者而言之,九州之貢,可供玉食,而簞食豆羹,乞人不屑。故伯夷、叔齊餓于首陽,而孔子疏食飲水,樂在其中,禹疏儀狄而為百世師,桓公親易牙而國內亂,所系者大,而必慎之於微,審察觀度,貞不貞,吉不吉,於斯辨矣。 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此又推明《頤》之為道,本無不正,善觀之,則因其時,合其宜,不必如異端之教,日中一食,矯廉之操,死於嗟來,而後為貞。而民物之生皆厚,德皆正。與天地養物之理通,而聖人之為元後父母亦即此以鹹得也。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山下之雷,山上聞之,其聲不正。古雲:衡岳峰頂聞下雷聲如嬰兒。愚嘗驗之,隆隆隱隱,方動即止,信然。飲食言語皆繇於口,言欲出而慎之,食欲入而節之,不宣志而導欲,常使如山下之雷,不迫不濫,樞機謹而心存,嗜欲制而理得,皆所以養德也。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 以全卦立言,謂初為「爾」,「我」謂二上四陰也。「靈龜」,所從問得失者。初九,動之主,得失之幾在焉。本靈龜也,乃躁動而望四陰以垂頤,不自觀而侈於物,宜其凶也。 《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 觀人之朵頤,賤甚矣,而雲「亦不足貴」者,《易》不為賤丈夫謀。若嵇、阮之流,以沉醉相尚,自謂為貴,而豈知其事止飲食,亦不足貴哉!王融雲「為爾寂寂,令鄧禹笑人」,則尤「朵頤」之凶也。 六二,顛頤,拂經,於丘頤,征凶。 陽求,陰與。凡物之養人者,皆地產也;故初為自求養,二以上四陰為養人。「顛」,逆也。野人養君子,下養上,順也;自上養下,逆也。「拂」,違也。「經」,上下相應之常理。「邱」,高也,謂五也。二與五為正應,義當上養,即使下養小人,亦必承君命以行而不敢專;今見初之貪求,就近與之相感,拂君臣令共之大義,不奉命而市私恩,行必凶矣。陳氏厚施於民以奪齊,其免於凶,幸也。汲黯矯詔發粟,史氏侈為美談,揆之孟子搏虎之喻,則固人臣之所不得為,亦凶道也。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也。 掠美市恩,上且為君所惡,下且為同事所側目矣。 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無攸利。 「拂頤」,拂人待養之情而不養也。六三與《震》為體,初之所望養者也,乃位剛志進,而與上九之尊嚴靜止者相應,拂初而不與之頤。當多欲之世而吝於與,雖異於二之市恩徇物,為得其「貞」,亦「凶」道也。小人之欲不可徇,亦不可拂,上既剛正不受其養,又拂小人之情欲,絕物以居,無用於世,故「無攸利」,不能利物,不合義矣。《易》屢言「十年」,要皆終竟之辭。僅言「十年」者,《春秋傳》謂蓍短龜長,以此。聖人不終絕人,而天道十年一變,得失吉凶,通其變而使民不倦。筮不占十年以後,其意深矣。蓍之短,愈於龜之長也。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頤》以養人為道,拂而不養,悖於「觀頤」之道。 六四,顛頤吉,虎視耽耽,其欲逐逐,無咎。 六四正應乎初而施之養,以上養下,亦「顛頤」也。當位而養其所應養,故吉。「虎視」,謂初九。「耽耽」,垂耳貌。虎怒噬則耳豎,耽耽,順而有求也。初九剛躁,本虎也,以有「逐逐」之欲,媚養己者。四以養撫之,疑於徇小人之欲,然居其位,而以君子畜小人之道使之馴服,則固無咎。 《象》曰:顛頤之吉,上施光也。 上謂四居上而臨初也,光者,君子有養民之道,非以徇小人,其志光明。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六五不與二應,拂上養下之常經,而比於上九,以成止體,以之處常得正而吉。然不厭小人之欲,則緩急無與效力,以之涉險,危矣哉!武王伐殷,散巨橋之粟;漢高推食解衣,而韓信效死。飲食之於人,大矣。勿以己之居貞而強人同己,君子達人情,而天下無險阻矣。 《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 能順乎上,則可以安其居矣。 上九,繇頤,厲吉,利涉大川。 人知下頤之動,以齧物而效養,不知非上頤之止,則動者無所施。故《頤》之為功,必繇乎上。上九以剛居高,為《艮》止之主,靜正無欲,止動於發。其以自養者正,則德威立而人不敢妄幹之。所施養於人者罔非其正,吉道也。以之涉險,正己無私,不貪利而妄動,則無不利,涉險者雖務得小人之情,而必端嚴以自處,諸葛孔明所謂「寧靜可以致遠」也。 《象》曰「繇頤厲吉」,大有慶也。 不期人之順己而人自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